豐縣王溝,早安!

早安,王溝!每天早上,我都要在心裡默默祝福。

望著北方,我不由得想起藍天、白雲、清清河水,還有那一望無垠的肥沃田野,那裡有我的家,我的所有。

孩童時,與小夥伴們一起跑在鄉間小路上,春天、夏天和秋天都是光著腳,到了冬天,穿上鞋,在路上飛奔著,這鞋底可不一般,是母親用地排子車(平板車)的車外胎做成的,很輕,腳感很好,每次都能跑前幾名。

豐縣王溝,早安!

我也是有夢想的

隨著時光的荏苒,我也走進了學堂,母親領著我,走進了一個寬闊的房子,裡面擺著幾張棗紅色的桌子,還有一個約20多歲的人坐在那裡,一見我與母親進入了房間,很客氣,“您來了,快坐!”我有些害羞,心裡在想:這人長得真好看,白白的。這是我當時找到的最好詞語了,後來,跟著他學習知識,漸漸尋找著恰當的詞語及表述方法,這是後話了。母親用力拉了拉我的手,“向李老師問好!”老師?是多麼陌生的表達啊,我有些手忙腳亂,往母親的身後躲了躲,不過,那個被稱為老師的人依然和顏悅色,“小朋友,你好啊,我們是朋友……”朋友?什麼是朋友?他看出了我的疑惑,“哦,朋友的意思就是你的小夥伴。”然後,伸出了他的手,我不知他要幹什麼,於是,更加後退了幾步。老師沒有生氣,而是拿出了一個紅色木條,約有一個臘把棍子那麼長,“來來,這是什麼顏色啊?”“老師”的話每一句都那麼高深,根本聽不懂,在尷尬中,母親解釋著“這孩子認生,不懂事,這不,送來學習一下。”老師笑著說:“您不要客氣,教會他,是我們的責任,這樣吧,明天來上課吧,其他小朋友都已入學了。”這位老師,就是我的啟蒙老師,李懷送老師,他教了好多學生,至今,有的家庭一家三代都是他的學生,爺爺跟他學了,父親再接著學,再後來,就是孫子又跟著李老師學。

李老師教學十分嚴謹,上一年紀時,他既教數學,又教語文,還教我們唱歌,我們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在我們的三間草屋裡,李老師讓我們進行著比賽,看看哪一組讀得聲音齊、大,雖然北風吹進了教室內,但,我們沒有感覺一絲寒冷,今天想來,這或許就是“專注”或“知識的溫暖”吧,我還記得李老師的話:“孩子們,你們今天好好讀書和學習,你們明天就會到大教室去學習,你們的路也會越來越寬!”在我的心理,李老師是一位富有高尚思想的哲學家,不亞於叔本華、黑格爾等哲學大家。

豐縣王溝,早安!

謝謝李老師們

漸漸地在李莊小學,讀完了初中課程,每天都見到李老師,還有那令我難以忘懷的薛校長、郭校長、張忠田老師、李懷遠老師、李長青老師、李素榮老師、丁慶節老師、史為育老師、史為華老師……請饒恕我吧,如果我把老師的名字全部寫下來,一定可以圍繞地球轉三圈,不,還不止呢。

若是能到單樓街上去讀書,就等於“進城”了,至於豐縣縣城的中學,我是從來不敢想象的,通過老師的教誨,終於考入了單樓聯中,周校長的物理講得很好,而且老師都是講普通話,而我與同學們都還是滿口土話,我們對老師有些好奇,他們為什麼懂得那麼多,講得頭頭是道呢,周校長如是說:“同學們,你們開始學化學了,英語了,你們將來會學更多的知識,知識在哪裡?在書裡、在樹梢上、在瓦片裡、在河溝裡、在食堂裡……”當時,大家都笑了,這是啥啊,知識若說在書裡還是有道理的,但是,隨著進入高中、大學、社會,我終於明白了周校長多年前的這番話,謝謝周校長,您與李老師一樣,都是我學習旅途中的偉大豐碑。

豐縣王溝,早安!

我的恩師我的路

學習讓人謙虛、學習使人進步;知識是精神食糧、知識是智慧源泉。學習與知識相互推斷,相互熟知,知識才能成為人類進步的階梯,學習才能成為知識的好朋友,老師是學習和知識的推動者,老師是學習過程的催化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沒有老師的教誨,學生會走很多彎路,沒有了學生,老師也無用武之地,教室就是學習的戰場,教室分為有形和無形兩種,無形戰場有點出神入化,需要學生高度自律。

我縱然還想用更多的文字來描述我的心情,但,文字僅是一種表達形式,對恩師的感激之情如大海一般深,如藍天一樣高,還是當面致謝得好,努力工作,為社會做出些應有的貢獻,方才不愧對恩師的教誨之恩、培育之情。

感謝每一位老師,你們都是影響了我一生的人!

早安,王溝!

2018.4.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