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行業內鬥真有郭德綱說的那麼厲害嗎?

isly_0925

有內鬥,也確實是挺厲害的。但是這些東西,不可能寫在相聲人出的書裡。往往都是江湖傳聞,其中的真假只能是朋友自己辨別了。下邊我給大家介紹幾個傳言影響比較大的內鬥事件。

第三代相聲門長貧有本被逐出師門。

貧有本,原名舒五六,相聲祖師爺窮不怕的大徒弟,相聲界“按字排輩”的傳統就是從“貧有本”開始(之後為德、壽、寶、文、明等等)。另外貧有本當年與師父一起搭檔表演,是有記載的第一位相聲捧哏,與朱紹文同為對口相聲的發明人。但是後來貧有本與窮不怕爺倆不和,在窮不怕死後,被眾師兄弟逐出了相聲界。這可以說是相聲史上第一次內鬥。

劉寶瑞大師之死。

劉寶瑞,單口相聲大王,與侯寶林,馬三立齊名的相聲大師。但是劉寶瑞大師之死,至今仍是謎團,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服毒自殺,一種是胃衝孔致死。但是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提到過一位相聲界同行欺壓劉寶瑞大師,臨死之前那天下午,曾經殘酷壓迫劉寶瑞,讓其受盡了苦頭,但是這個人是誰,沒人願意說出來,我查閱資料,只有一篇文章寫出了是郭XX。我想之所以沒人願意捅破這層窗戶紙,也許是因為那個年代本身就顛倒黑白,把大師之死全推到他身上並不公平。但是令人萬分惋惜的是,大師死後屍體遭野狗分食卻事實。

馬季打侯寶林。

侯寶林劉寶瑞都非常喜歡馬季,都想收馬季為徒,後來馬季選了候寶林,但他也跟劉寶瑞學藝,這讓侯寶林有點不滿。 三個人當時關係有些微妙。後來文革,紅小兵揪鬥侯寶林,馬季上來也批判侯寶林的老封建,壓迫自己不讓跟別人學藝。 越說越氣,馬季就用手推了候寶林的肩頭一下。這下壞了,這就有了改革開放後的傳言,說徒弟馬季打了侯寶林一巴掌。但是到底打沒打,侯寶林大師說根本沒有,馬季再接受魯豫採訪是不置可否。後來侯耀華在電視上專門澄清過,說馬季沒有打侯寶林。

楊議海清事件。




楊少華楊議父子是深受相聲愛好者歡迎的父子搭檔,但從楊少華起,他們的師承就不太清楚,楊少華自己說是郭榮啟的徒弟,也有一部分相聲界藝人認可,但是大多數不認可這個師承,這也導致了到楊議這輩,師承成了很大問題,楊議如果真拜師的話,應該屬於文字輩,楊議曾經想拜寶字輩的馬志明為師,但是受到相聲界很多人的阻撓。馬志明無奈,說了一句,我不能收你,收了你,不是連你爸爸都承認了嗎?

後來楊議曾經怒批相聲界亂拜師的問題,楊議表示,“嘴皮子沒有你說相聲幹嘛?不練功幹什麼來?”,“把人逗樂了是最偉大的事情”,“只知道誰有名拜誰,沒有用!”“你不上臺磨去,那活怎麼能瓷實?”“練功練功練功,基本功基本功基本功!沒那個甭說相聲!”,“沒有一個包袱是髒的,那是我們心裡髒!”“輩排的都挺清楚,活在哪呢?”

以上都是一些傳聞,難辨真偽,希望朋友不必太較真。


靖逸軒主

這問題是在直指郭姜。看得懂,也就不藏著掖著了。以前的相聲界是否內鬥,鬥得有多厲害,我不知道,畢竟不為人知的東西太多,不好評論。而現在信息來源廣泛,但卻因太多而不知道真假。評論起來,只能根據自身的好惡、觀感等等主觀臆斷。

老實說,我並不討厭姜,起碼在我童年的時候,聽著他的相聲長大。那時候的笑也是真的,發自內心。因為他老在逢年過節的時候表演,以至於聽到他的聲音便覺得喜慶。

但我們在成長,對好壞和品質的要求也高了起來。姜的作品再不能逗我笑,我甚至漸漸失望,以為相聲就是兩個人說話逗悶子而已,誰都能做到。直到某天,郭的橫空出世。

我以為的說學逗唱,說就是口才好,學就是會口技,逗就是逗悶子,唱就是唱歌。而郭卻說不是!他穿著大褂,走出一股老範,鬧起了傳統!

相聲,原來是這樣說的,原來是老祖宗留下來精煉過的,原來也是要基本功的,原來拿別人的東西用就叫學,唱“太平歌詞”才叫唱。原來,姜居然不會?!

不會可以學啊,可以打磨自己啊。這話是我老師教的。可將心比心,到了他這年紀,掛著相聲大師的身份,去學?去說自己原來不會?國人自然丟不起這臉。現代人反沒有曾經那些老學究的氣度,錯了敢認,不會敢學。於是,唯一的做法就是,說別人不行。

別人又怎麼不行?挑毛病啊。技術行就挑內在,內在好就說長相,總之,必須打壓。正如郭所說,一群不會相聲的相聲大師坐在一起吹吹牛,打打牌,這日子過得多好,卻偏偏來個會說相聲的,怎麼辦?弄死他!

這人性說得多好。

誠如我們工作的團隊,好的團隊是人人想進步,幫你進步,而不好的團隊是,看見你想進步就得拉你下來,弄死你。

感慨之餘,仍不願過多評判。但藝術這東西,民眾喜歡的才是好的。相聲,還是要搞笑,我們太缺笑了。高雅的,我們也懂欣賞,但絕不能是相聲。


豔陽天的雨1

郭德綱言過其實,不可如此放大競爭

所有的行業都有內部競爭,而競爭的手段就有了可取不可取之分,不過所有的爭鬥一般都以公司政治的形式出現,不會演變成仇恨。

比如杜拉拉昇職記,描寫了在白領階層裡的競爭,謝謝競爭無處不在,但是由於演藝行業處於大眾傳播的風口浪尖,所以一般情況下,行業內部的這種競爭不為外行人所傳播。

郭德綱有意識的放大這些競爭,並且把這些競爭上升到赤裸裸的仇恨的層面,一方面是用弱者的形象去博得社會的支持,另一方面也用這個話題招徠顧客,培養粉絲。這樣的做法個人認為有欠考慮,對行業,對社會對自己都不會有什麼好處。


慕容曉春

同行是冤家這句話流傳了多少年,其實還是為了名利二字,不把別人踩下去自己如何穩坐交椅?

內鬥與競爭還是有區別的,競爭雖有良性與惡性之分,但總是可控制的,且在一定程度上對本行業有所促進,只要不是太過分不會造成太大的負面結果。

而內鬥則不然,純粹是耗子扛槍——窩裡橫,只能增加內耗,攪亂隊伍,不往業務技能上努力提高,反而糾結於是是非非、雞毛蒜皮的散事沒完沒了,對誰有益?

就像這個相聲界的門戶、師承之爭,有多大的意義?相聲行與其它演藝行業同屬表演藝術,吃的是不是這碗飯,量活好不好,品德立不立的住,靠內鬥出不了結果,那得人民大眾說了算,沒有觀眾的演員還怎麼說自己是師出名門的正宗流派?

名山大川自然風光秀麗壯美,可你踏上郊外的土丘看夕陽西下一樣可以心情陶醉賦詩吟誦,同是自然風光能給人帶來的愉悅感受能有多大差別?

有師承自然沿革脈絡清楚,無師承誰又能說他從事的不是這一行?歷來無師自通者有之,雜學彙集者也有之,師出名門者眾多,改行下海者也不乏其人。新中國建立後戲劇、曲藝都有學校、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從藝,他們具體是哪個師門?誰又能說他們不是專業演員?

世上各行各業都是從無到有,從幼稚到成熟發展起來的,只要能為這個行業,這個專業增磚加瓦添光彩,有沒有師承很重要嗎?如果非要有師承才能立足,那麼現在所有從業者都是開山鼻祖的後傳弟子,只是在衍化中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罷了。

嚴格說起來,行規是必要的,它可以約束行內弟子的言行,整肅行內風氣。但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某些舊社會形成的行業作風實在與時代發展的需求相悖太大,該改變的還是改變一下好。新中國的舞臺應該有新中國的風貌,各行業組織(協會,學會)也要有符合時代作為的原則和工作方法,去整合,去引導,去規範,而不要一棍子打死,更不要看著內鬥不休無動於衷,甚至添油煽風唯恐天下不亂。畢竟各行業協會還不算是真正的政府機關部門,只是一個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的民間行業專業組織。

要爭高下就到戲臺上去,到社會生活中去。只要認真練功,踏實從藝,群眾喜聞樂見就是行內的角,就是好演員。


馬齒莧

我相信同行是冤家這句話 畢竟我們屬於相聲圈外人 如果用同樣的眼光 從我們所處的圈子考慮問題的話 我覺得是存在的 因為我們的圈子裡就存在內鬥 排擠 相聲藝人也是人 也有功利心 所以內鬥甚至毀謗都是存在的 主流的看不上非主流的 新潮的看不上傳統的 還是那句話 他們也是人 當年謝天順和少馬爺裂穴就是因為職稱的問題造成的 藝人是很心高氣傲的 他們都認為自己屬於業內佼佼者 我個人認為這都屬於正常現象 不違法不違揹人性 只不過這個問題通過老郭之口被無限放大了 沒必要大驚小怪


黃埖不再尒鈥已老

網絡曝光相聲內鬥之事,郭德綱創造了巨大貢獻。郭德綱自己就是相聲內鬥大受害者,苦大仇深。聽過郭德綱一席話,相聲界沒幾個好人,多數像壞人。郭德綱能出淤泥而不染,簡直是奇葩。


429方寸世界

  • 文藝圈裡的內鬥,比郭德綱說的厲害多了!

  • 那是為錢而戰!

  • 老的,有勢力的,一定要壓制年輕的,因為那是掙錢的陣地!!!

  • 注意,舞臺就是戰場,勝利的一方才有資格打掃戰利品!

  • 單單理解一個為錢而戰,就可以想象出那裡刀刀見血的肉搏戰,有多殘酷了吧????


女媧補天造人

郭德綱相聲性情真人,骨子裡酷愛相聲,行動中痴迷相聲,從藝中鑽研相聲,傳承中挖掘相聲,此天賦加苦行僧般磨鍊,在所謂大師與浪得其名前輩排擠打壓下絕處逢生,如風凰涅槃生存,給相聲以新生,功莫大矣!


臥牛君

我記得《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任我行對令狐沖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而恰巧相聲行業在以前也算是跑江湖的藝人之一,再說相聲界流派也很多,所以相聲行業內鬥不也正常.


意馬平巛

相聲由於起源於市井文化,藝人普遍的文化水平不高。導致相聲無法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登堂入室,只能擺地攤。為了混口飯吃,勢必要產生圈地意識,其次加上流派眾多,老藝人們的江湖習氣,肯定會產生不同的圈子。其實傳統的行當都是如此,即使高雅的京劇界也難逃此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