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活得太失敗的人一般在朋友圈都很成功

在深圳,活得太失敗的人一般在朋友圈都很成功

文 | 大白

這是一個「喪文化」的時代。

喪可以是動詞或形容詞,具體表現為一個人失去目標和希望,沒有情感,沒有意識,不願考慮未來,不想自我奮鬥。

總的來說,喪代表的狀態大概就是——

外面陽光正好,但我什麼都不想幹,只想躺屍,躺到死亡!

在深圳,活得太失敗的人一般在朋友圈都很成功

葛大爺的這一癱,大概是喪文華的鼻祖

奶茶屆的營銷高手——喪茶,特意開在喜茶對面,碌碌無為紅茶、浪費生命綠茶,買不起房瑪奇朵,減肥失敗拿鐵……

這一長串扎心的menu,再加上店裡的黑牆裝飾,不知情的可能以為來到了誰的靈堂。這一切,多麼迎合我們這群追求喪的弄潮鵝啊。

在深圳,活得太失敗的人一般在朋友圈都很成功

「小確幸」指微小而確定的幸福。「小確喪」泛指日常一切會讓人心生頹意的小細節。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小確喪具備強大的傳染性。

你喜歡的女孩今天從你身邊路過時沒理你,喪;

好幾天運動又不吃晚餐體重還蹭蹭往上躥,喪;

不修邊幅去便利店買盒飯碰到前任,喪

……

每天刷朋友圈,都能看到好多人在發洩那種稍縱即逝的掏空感——

「能用錢解決的事情,我一件都解決不了」

「結婚是缺乏判斷力,離婚是缺乏忍耐力,而再婚是喪失記憶力」

他們在我眼中,是那種動不動就失眠到天亮,獨自深夜買醉的安妮寶貝筆下的主人公……

可是現實中,這群小確喪們談戀愛、結婚、買房、培育下一代,一件事兒也沒落下。

我有一種深深的被欺騙的感受。

在深圳,活得太失敗的人一般在朋友圈都很成功

小確喪四大天王

悲傷蛙、馬男波傑克、喪臉貓、鹹魚

這也不奇怪,連以陰暗、壓抑而聞名的安妮寶貝,都結婚生子。

許久不見的老同學,每天在朋友圈裡罵同事、罵房價,前幾天看到他發照片,抱著剛出生的兒子臉笑成一朵菊花,那裡有平時滿臉戾氣的樣子。

許久不見的舊同事,某天發了一張精心PS的自拍,配上哭臉表情,說自己不幸當上房奴,好窮……

我才反應過來,原來他們都是在「假喪」!

為什麼要假裝自己很喪?你經歷過這種情況嗎——

學霸在考試前總說自己沒複習;配圖永遠是陽光沙灘比基尼的美女說自己是肥宅;體重不過百的瘦子永遠說自己是個吃貨……

這些統統都是一種迷惑性的戰術。

這種消極、懶惰、一事無成的形象可以在社交場合裡減少自己對他人的威脅感,是一種自我保護手段。

你以為他是真喪,可說不定他私下裡就升職加薪、戀愛脫單了。

什麼叫真喪!

他們一喪到底,懶得發朋友圈,或者說哪來的勇氣發朋友圈。真喪的人,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已到了絕望的邊緣。

《請回答1994》裡的喜滋滋,是父母眼中有前途也有錢途的醫學新生。

然而他並不喜歡學醫,又不敢向滿懷希望的父母開口。只好每天逃課,躲在小屋子裡聽歌看雜誌順便躺屍,同時又瞞著所有人去打工為了減輕家裡負擔……

他只能獨自承受人生道路選擇的迷茫。

這才叫真喪。他會瞞住所有人,假裝自己過得很好。

實際上,焦急卻又無能為力。

在深圳,大部分喜歡在朋友圈「假喪」的人,可能實際生活中都活得有模有樣。

不過這也無可厚非,很好理解——

長得好看的人說自己丑,只會在社交圈引來很多話題和談資;但是一個長得醜的人,他恨不得夾著尾巴做人,哪敢出聲,真發聲了,也只會讓別人尷尬,不知道如何接話。

有錢人才有資格視金錢如糞土;看遍了世界才有資格說世界沒意思。你活得太失敗,又怎麼好意思吐槽生活本質無趣呢?

你不敢喪,只能每天在朋友圈裡告訴大家「我過得很好,不用擔心我。」

大家交友時還是要把眼睛擦亮點。那些假喪的人,在社交圈發洩完自己的「小確喪」之後都偷偷去熱愛生活了。

而這些真喪的人,在不知不覺中,原本的「難過」之上又生長出了更多自以為是的難過。

不過,也沒有人的喪氣是永遠的。那個真喪的喜滋滋,最後也接受了自己的專業,當上了一名成功的整容醫生。

認識自己,發現自己,也許你的生活就沒那麼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