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除去海洋,地球是什麼形狀?

除去海洋,大氣層,再看地球,還是球體的嗎?是什麼形狀?行星是都是球體的,還是形狀各異?

  • 先放結論:

    除去海洋,大氣層,再看地球,還是球體的嗎?

    是球形,而且是一個接近完美的球形。

    因為地球上的山脈高原海溝的地形起伏對於地球的半徑和整體形狀來說,宏觀影響微乎其微,對平均半徑6400 km的地球來說,最大高程差不過二三十千米(從最高的山到最深的海溝),如果按真實比例看地球,且不考慮不同地形地貌(雪、山脈、陸地、海洋水系等等)本身的顏色和質地差異的話,人眼其實是看不出來微縮版地球有起伏的,甚至連一個“兩極稍扁”的橢球形都看不出來(赤道半徑6378.1 km,極半徑6356.8 km ,扁率只有0.0033528)。

    所以把海洋的水抽乾後的真實比例的地球看起來什麼樣?

    NOAA網站可以下載到地球地形的格網數據(Topography and Digital Terrain Data),包括陸地地形數據和陸地+海底地形數據,這其中還包括考慮冰架高度的地形數據和去掉南極格林蘭島和北極冰架的地形數據兩種,因為題設只說抽乾海水,所以我們就不去掉南北極冰架了。

    如果除去海洋,地球是什麼形狀?

    畫成三維的,形狀對應實際的地形起伏,顏色代表地形起伏的大小。

    下圖左邊兩張是上圖的左半球,右邊兩張是上圖的右半球,

    下圖上面兩張不同顏色對應上圖的高程起伏,下面兩張是把所有地貌和明暗全去掉看到的樣子(當然實際上不可能看到這樣的)。

    但無論哪種,都可以稱得上是“即使抽乾海水也簡直不要太圓哦”,是不可能看出最開始那幾張扭曲的不規則形態,也不可能看著像“乾癟的橘子”的~

    如果除去海洋,地球是什麼形狀?

    至於這個圖嘛,大家都懟過了,我強調兩點:

    如果除去海洋,地球是什麼形狀?

    1、大地水準面差距(geoid height)是一個假想的把地球上靜止的平均海水面延伸到陸地上的這個封閉的面和地球的參考橢球面(就是以平均半徑畫個球)的差距,也就是說大地水準面是一個假想的面,看,不,到,的!

    2、大地水準面差距通常比地形起伏的幅度還要小,所以如果肉眼連地形起伏都看不出來的話,大地水準面差距就更不可能看出來了,希望大家看圖的時候看看右邊的標度,然後動動腦子(認真臉)

    如果除去海洋,地球是什麼形狀?

    行星是都是球體的?

    對,因為這就是行星和矮行星的定義,不是球體就不叫行星了。

    行星和矮行星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能夠通過自身重力達到流體靜力學平衡,也就是僅在重力作用下,得是一個球,但在離心作用下,可以稍扁一些。

    也就是說,如果自轉太快的話,可能是橢球。

    不過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裡即使是自轉速度最快的木星和土星(10-11個小時),扁率也只有0.06-0.1,也就是長軸和短軸的比例是10:9,看起來長這樣:

    如果除去海洋,地球是什麼形狀?

    太陽系只有矮行星裡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妊神星,它是一個2322 × 1704 × 1138 km的三軸橢球……也就是說長軸是短軸的兩倍……這是因為妊神星轉得太快了,自轉一圈只要……3.9個小時……

    如果除去海洋,地球是什麼形狀?

    右上角的鵝蛋就是妊神星。來源:NASA
  • 太空精釀微博:太空精釀2194人贊同了該回答

  • 本題配圖是由NASA/DLR的GRACE衛星編隊和ESA的GOCE衛星做出來的重力場異常變化圖,大概什麼意思呢:重力場的極其微弱變化,那種10的後面負N次方的變化。

    通過這種直觀的模式給畫出來,主要是為了給大眾科普用,告訴大家不同區域的重力場變化趨勢區別很大,可以觀察洋流和地球水循環的情況。

    大概相當於展示地球村用(來自http://worldpress.com的)下圖,

如果除去海洋,地球是什麼形狀?

  • 你覺得合適麼?一個樓跟南美洲差不多,法國都修不下一個房子,一頭鯨魚能吃掉半個印尼吧?

    但表示地球村概念還是很合適的。

    如果把地球的水全部集中起來,效果最接近的是下圖(圖源自Jack Cook/Adam Nieman,USGS),

如果除去海洋,地球是什麼形狀?

  • 大水球是地球上所有的水,中水球是所有的淡水,小水球(在中水球下方一個藍色小點)是全人類能用的水。

為了還能讓你看出各個大洲的輪廓,綠色的植物還留著,否則大洲就不是地理書看到的那樣子輪廓了,基本都是平的。

建議以後媒體造新聞抄圖用這個。

為什麼出這個問題,然而只能找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了,這事兒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不造大新聞死不休。

當然,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要關注比較專業的科普選手,而不是讀起來動輒地球完了、驚呆了、NASA剛出重磅新聞了這種比較刺激的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