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銷量6億瓶,老乾媽如何用大數據賣辣醬?

每年銷量6億瓶,老乾媽如何用大數據賣辣醬?

今年的數博會,讓「老乾媽大數據平臺」成了全網熱議的焦點。許多人很難將老乾媽這樣的傳統企業與大數據聯想在一起,甚至有人猜測,所謂的大數據平臺,只不過是蹭了營銷趨勢的熱度。

不過,對於老乾媽來說,大數據一直是維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他們利用大數據隨時洞察市場情況,精準佈局市場,已經有幾十個品種遠銷海外,覆蓋全世界150多個國家。同時,在數據驅動的精細化管理下,實現了每年6億瓶的銷量,企業產值也連續三年維持11%的增長。

每年銷量6億瓶,老乾媽如何用大數據賣辣醬?

當我們談到大數據時,側重點往往在這三個字的本身。但實際上,不管方法如何,變現才是企業最需要考慮的問題,我們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於零售。馬雲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以後,這個詞似乎成了整個市場的趨勢,關於這個“新”,沒有絕對標準的答案,在零售業發展的每個階段,皆有新舊之分。就現在的市場來說,新零售就是成本、供應鏈、技術等方面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而大數據,則是這個過程中最有效的一件“工具”。

那麼,老乾媽這樣的傳統企業,是怎樣用大數據來穩坐行業龍頭的位置?

大數據與降低成本

2016年,老乾媽投入了700萬元定製了一套運營大數據監管平臺,通過對爆款產品分析、經銷商分析、原材料價格監控等模塊,優化了材料採購、產品生產、成品銷售

等環節的監控和管理。很多人把商業分為創造價值和傳遞價值兩個過程,而新零售,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提高這兩個過程當中的效率,對於老乾媽這樣的企業來說,材料採購是所有商業活動的起點。

辣椒、菜油、花椒、大豆等輔料是老乾媽辣醬核心的配料,它們的採購和儲備,直接會影響到企業的成本利潤,以及生產是否穩定。雖說每個企業的目標都是“準時生產”,以“0庫存”為目標,但是太多企業很難達到這樣一個動態平衡。

每年銷量6億瓶,老乾媽如何用大數據賣辣醬?

在企業的運行中,過量的庫存就等於浪費,但如果在需要的時候卻沒有庫存,就很有可能使企業陷入生產停滯的窘境,不管是哪種情況,都有很有可能是成本增高,利潤降低。但這些材料又會收到天氣、自然災害、市場儲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很難基於過去的經驗來做出判斷。

在過去,老乾媽使用的方法是把人員分佈到各個原料的主產地,以最快的反應速度來應對市場的變化。即使如此,企業也很難精準的把握瞬息萬變的市場信息,將蒐集來的信息整合成有機的整體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平臺的“原材料價格監控(產地自然災害預警)”模塊,則可以採購中的不穩定因素降到最低。模塊可以根據當地的多發的自然災害,以及歷年市場數據的對比,對原材料的價格作出預警,以幫助企業及時盤點庫存,調整採購戰略,確保原材料的“最佳庫存”。數據顯示,運營大數據監管平臺,為企業節約了

15%-20%的成本

大數據與新品研發

不管市場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老乾媽唯一不變的就是對消費者需求的持續洞察。從1989年陶華碧用磚頭蓋起的“實惠餐廳”開始,她的經營理念就從未發生變化。雖說老乾媽的品質一直為人稱道,但他們的眼光,卻不是盯著產品,也不是盯著競爭對手,而是盯著消費者。

用數據驅使產品的創新,是陶華碧在幾十年前就開始做的事。一開始,她開的餐館專賣涼粉和冷麵,為了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她又特意製作了麻辣醬來當做作料。當她發現大多數客戶是衝著麻辣醬來吃麵的時候,她就改變了自己的產品策略,專心賣起了辣醬。

隨著企業的發展,管理團隊很難通過自身的洞察來制定新品的策略。而大數據的出現,解決了這一煩惱。他們會根據平臺“最受歡迎的產品分析”模塊彙總的數據,對於各銷售區消費者的

口感進行綜合分析,重點關注消費者對香、辣、鹹等指數的反饋情況,對產品加以調整和優化。讓新研發的產品,可以最快、最有效的適應目標市場。

看似一成不變的包裝,其實裝滿了老乾媽對消費者的洞察,以及對市場變化的快速反應。縱觀歷史長河,老乾媽是一家極具胸懷的企業,他的格局是做國民級辣醬,因此,他的每一個經營策略,都是順著社會發展和用戶需求。與其說老乾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不如說他一直是根據消費者的喜好在發展,在變化。

每年銷量6億瓶,老乾媽如何用大數據賣辣醬?

大數據與成品銷售

近兩年,很多人在談C2B,一種真正以消費者為核心的銷售理念。其實,不管這些概念名字如何變化,根本上都是在講供應鏈的效率。企業們在意的,是貨物怎樣以「最短的路徑」傳遞到消費者的手中,而消費者又怎樣能以「最快的速度」接觸到貨物。

雖然對於老乾媽來說,極強的鋪貨能力和極高的品牌忠誠度,讓他們在整體的銷量上從不發愁。但因為傳統的市場反饋和監控體制之後,產品的投放極易發生市場錯位。像是植物油火鍋底料在北方市場受歡迎但配額不足,在西南市場卻配額過剩,而糟辣火鍋底料則反之。雖然整體看來,老乾媽的火鍋底料在南北市場都很受歡迎,但這卻違背了供應鏈效率最大化的初衷。

每年銷量6億瓶,老乾媽如何用大數據賣辣醬?

感覺大數據的實時監測,以顧客需求為核心調整產品的策略,在不同的市場上,供應不同數量的產品,減少該地不受歡迎產品的庫存,以及調貨的煩惱。同時保障該地爆款產品的充足貨源,達到產銷的無縫對接。

在新零售的進程中,越發的感覺到大數據的重要性,即使產品做得再好,如果沒有依託在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上,就很難產生應有的價值。正如大會上所說,數化萬物,萬物皆可數字化,還有什麼理由去拒絕大數據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