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靜:“跟我談談永恆”|中俄青年論壇紀行

项静:“跟我谈谈永恒”|中俄青年论坛纪行

莫斯科中俄青年論壇紀行

项静:“跟我谈谈永恒”|中俄青年论坛纪行

2018年4月3日,由鄭體武、滕肖瀾、楊繡麗、哥舒意、甫躍輝和我組成的上海代表團到達莫斯科,開始為期五天的文學之行。

當天上午我們參觀了修建於1934年的中央文學之家,這是蘇聯時期重要的文學場館,一直延用至今,作家們在這裡聚會吃飯,舉行重大的文學活動。牆壁上是作家的名言警句和肖像畫,廳裡放著各種版本的著作,俄國朋友們幫著介紹,哪一張桌子是高爾基經常坐的,哪一個作家是經常醉酒的,彷彿能看到人潮鼎沸的盛況。下午我們徒步參觀克里姆林宮,沿途看到莫斯科各個時期的建築,晴空豔陽下,渾圓飽滿的穹頂,層次疊砌的架構,色彩豐富而又和諧。所經之處,遇到很多作家、藝術家、科學家的銅像,靜靜地矗立在公園裡、街邊上,甚至嵌在牆壁裡,阿赫瑪託娃、布寧、柴可夫斯基、高爾基、阿·托爾斯泰……銅像上一般都有一束新鮮的花,據說這是此地經常見到的風景,可見俄羅斯人民對於文學藝術的熱愛。

项静:“跟我谈谈永恒”|中俄青年论坛纪行
项静:“跟我谈谈永恒”|中俄青年论坛纪行

莫斯科街頭 普希金和托爾斯泰雕塑

4月4日上午開始第二屆中俄文學青年論壇主題研討。今年是高爾基誕辰150週年,高爾基對青年說,“你們要兼收幷蓄,最後成為自己”。俄羅斯作家主席尼·伊萬諾夫說,這也可看作是我們這次論壇的宗旨。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範先榮公使也到會致辭,他認為兩國青年論壇,有利於促進兩國之間的互相瞭解,有利於兩個具有悠久文化歷史傳統大國強國之間的瞭解,應該建立機制促進這類文學藝術交往和文化交流。據悉,第一屆中俄兩國青年論壇召開後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學成果,幾位俄國青年作家成為全國文學獎獲得者,也成為青年作家活動的主持者和組織者。論壇促成新的思想和文學作品的誕生,促進了青年作家的成長。

项静:“跟我谈谈永恒”|中俄青年论坛纪行

高爾基

作家滕肖瀾向俄國作家展示了上海市作協門類齊全的雜誌陣容,介紹它們的辦刊宗旨和作者、稿費、發行的情況。帶到會上的《收穫》《上海文學》《思南文學選刊》《上海文化》《萌芽》《上海詩人》雜誌成為亮點,論壇上被俄國作家們傳遞翻閱。甫躍輝、楊繡麗和我則結合自己的創作討論了目前青年寫作的優勢和問題,探討鄉村文學、青年作家的歷史寫作、詩歌中的抒情與節制等問題。俄國青年作家則介紹了他們的生態狀況、寫作題材、特點。雙方都期望從彼此的發言中捕捉到感興趣的話題,找到共振的節點,熱烈地就文學傳統、影響的焦慮、出版制度、市場和稿費等話題交流。值得一提的是,俄國重要的作家學者,有影響力的文學雜誌主編們都蒞臨此次論壇,就民族文學與世界文學等話題表達自己的關切。

项静:“跟我谈谈永恒”|中俄青年论坛纪行

高莽

相關鏈接

下午,俄羅國作協外委會主席奧列格·巴維金主持召開了高莽紀念活動,以照片的方式回顧了高莽先生多年來奔走俄羅斯文學界的往事,深切緬懷了這位中俄兩國文學的使者。奧列格先生多年來熱心中俄文化交流,是中國作家的老朋友,他分享了眾多交流中的小故事和幾百張中俄交流的活動照片。稍後,兩國青年作家參觀了高爾基博物館,詳細瞭解了高爾基的成長和文學成就。據介紹,高爾基在蘇聯解體後威望受到挑戰,社會上倒高爾基的呼聲很高,經過二十多年的社會發展,高爾基卻依然還具有很高的社會知名度和威望,這跟我們在中國瞭解到的情況略有偏差。

高爾基故居

项静:“跟我谈谈永恒”|中俄青年论坛纪行项静:“跟我谈谈永恒”|中俄青年论坛纪行

第二天我們繼續參觀位於莫斯科市中心卡恰洛夫街6號的高爾基故居,門前釘著一塊牌子:“高爾基於 1931年至1936年曾在這裡住過。”這是一棟灰色的兩層樓房,是俄國富翁、重要的俄國現代派藝術的資助者里亞布申斯基的私宅。房子保持著高爾基原來的生活風貌,可以想象他在這裡生活、寫作、接見朋友們的情景。高爾基的書房裡保存著1.2萬冊書,大約3000本書上留有高爾基所做的記號和眉批,記錄著一個作家的勤勉和思考。高爾基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感情,工作室右側的玻璃櫃裡陳列著高爾基蒐集的部分東方藝術品,其中有許多中國牙雕和其他工藝品。穿行在其中,不由自主地想起魯迅,很多人稱呼他為 “中國的高爾基”,兩個人有著共同的日常習慣,對於各地文學青年的來信和請教,一般都要親自回信。高爾基總共寫了近2萬封信,其中8500封保存在高爾基檔案館裡。高爾基給青年作者退稿或寄書時,往往也親自動手包紮好,寫好地址,這一點魯迅也是如此。在工作室的櫥櫃裡,陳列著高爾基當年用過的剪刀、繩子、膠水等,沉默的時光,遠去的故事,但他們的確留下了一些什麼,等著後來者再次去開啟。

4月6日,我們到達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舉行中俄文學詩會和閉幕式。中國詩人楊繡麗、戴維娜、林馥娜、林旭埜登臺表述自己的文學主張,朗誦自己的詩歌,俄羅斯幾代詩人們也登臺朗誦,從耄耋之年的老詩人到“90後”的新秀,廣袤豐饒的俄羅斯以各種形象出現在詩歌中。

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

项静:“跟我谈谈永恒”|中俄青年论坛纪行

詩會結束後,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羅季奧諾夫發表主題演講,介紹了1992至2016年中國現當代文學在俄羅斯的譯介情況。多年以來,中國文學在俄國的翻譯介紹,傳統文學文化一度佔據中國圖書出版的百分之八十,當代文學則比較少。同樣,俄羅斯文學在當下中國的翻譯數量,也要排到十名以後了,而且主要是俄羅斯文學遺產的翻譯,比如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也因此,在漫長的文化交往中,對於兩國未來的互相翻譯介紹、文化合作,應該更加註重切實的推廣,尋找文化的對接點。

项静:“跟我谈谈永恒”|中俄青年论坛纪行

莫斯科紅場

4月7日我們返回了上海。此次行程時間比較緊張,但在莫斯科幾天的逗留和隻言片語的交談中,還是能夠感受到俄羅斯這個可敬民族的市井風情,他們樂觀、自信、友善,對美好生活充滿嚮往,努力為自己民族和時代的精神狀況言說的青春之氣感染了我們。穿行於具有崇高美的街邊建築群中,波瀾起伏的歷史就在眼前,災難與創造,失敗與挫折彼此交替,而那些偉大的豐富的靈魂,彷彿從未離開,支持著戰鬥的民族繼續前行。回首幾天行程,都是碎片和光影。莫斯科最後一晚,寒意料峭,我們漫步阿爾巴特大街,走到商廈最底層幾乎無人問津的舊書店,看藝術家在廣場上現場作畫塗鴉,街頭藝人演奏的嘹亮的薩克斯響徹街頭,喝醉的流浪漢跑過來用生硬的中文問候我們,跟我們握手,眼前的一切都有點恍惚。微醺的鄭體武教授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在拐角的街邊他停下來等我們,對著我們大聲背誦了一首俄羅斯詩歌,他說翻譯成中文是這樣的:“跟我談談瑣屑吧,跟我談談永恆,讓春天誕生的花朵,像嬰孩一樣躺在你的臂彎之中。”這大概也是所有交流的要義所在。

项静:“跟我谈谈永恒”|中俄青年论坛纪行项静:“跟我谈谈永恒”|中俄青年论坛纪行
项静:“跟我谈谈永恒”|中俄青年论坛纪行项静:“跟我谈谈永恒”|中俄青年论坛纪行

文學照亮生活

公號:iwenxuebao

網站:wxb.whb.cn

郵發:3-22

掃描左邊可進入微店

文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