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平橋區火紅小龍蝦照亮脫貧路

5月25日,走在信陽市平橋區龍井鄉的田埂上,隨處可見被一圈圈攔網圍成的平整水田,水清如鏡的田塊裡,一張張探出水面的蝦網格外引人注目。

下午4時,馮大塘村程莊組的貧困戶邱樹春又迎來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候。看到同村不少人靠養殖小龍蝦鼓起了腰包,勤勞肯幹的他躍躍欲試。在村裡的幫助下,通過技術“取經”,利用自家稻田簡單改造成的3畝蝦塘很快就給邱樹春帶來了實惠。

眼下正是龍蝦熱銷的時節,邱樹春每天下午收網打撈,就近拿到路邊售賣,一天能進賬80~100元。“靠養龍蝦一個月能增加兩三千元,村裡還給我申報了保潔公益崗位,一個月又是1000元,靠著自己的一雙手,生活越來越有奔頭兒了。”日子有了起色,邱樹春脫貧致富的底氣更足了。

邱樹春所在的龍井鄉交通便利、氣候溫潤、淡水資源豐富,塘、壩、堰星羅棋佈。巧藉資源優勢,該鄉積極引導小龍蝦養殖大戶抱團發展,流轉土地、挖田、蓄水……採用“稻蝦共作”的模式,建立了覆蓋龍井、南雷、汪崗、胡溝等12個村、養殖面積共2100餘畝的小龍蝦“聯合社”。

“3月以來,我們按每畝100斤蝦苗進行投放,全鄉投放了大約17萬斤。現在龍蝦已長到8錢至1兩,售價能達到每斤20元以上。一畝水稻收入也就1000元,現在養上小龍蝦,每畝產量按300斤算,一畝就是6000元,收入一下子翻了好幾倍。”龍井村養殖大戶杜曉國的臉上,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與農戶簽訂協議流轉了500畝土地,不僅自己從龍蝦養殖裡嚐到了甜頭,還帶動十幾戶貧困戶發展養殖增收,讓“蝦兵蝦將”蹦出更大效益。

據瞭解,該鄉通過農業專業大戶集中連片流轉水田,實現規模化科學種養,已發展50畝以上的稻蝦共作戶27個,帶動幫扶貧困戶86戶172人。隨著“一水兩用、一田兩用”的蝦稻、稻鰍共作產業的蓬勃發展,該區也將這種產業帶貧模式在全區有條件的貧困戶和養殖合作社中進行推廣,讓稻漁綜合種養成為實現農民脫貧致富夢的又一“法寶”。(大河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