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藥品批文消失!波及近五千個品種

1.2萬藥品批文消失!波及近五千個品種

其實,近兩年我國頻頻有藥品批文註銷。

1.2萬藥品批文消失!波及近五千個品種

在註銷的批文中,既有企業主動申請,也有國家規定必須撤銷的,如2015年國家局基於用藥安全的考慮,要求撤銷上海現代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匹莫林原料藥和製劑的批文(匹莫林片,國藥準字H31020761;匹莫林,國藥準字H31020760)。

這兩年,12000多條藥品批文消失了

兩年前,我國藥監局藥品批文超過18萬條,截至發稿時止,我國藥品批文剛過17萬條(國產藥品165989條,進口批文4166條),12000多條都消失了!

批文消失的原因都有哪些?

一是藥品批文過了相應有效期,企業沒有及時的再次註冊。在我國,藥品批文的有效期一般為5年,而後需要再次註冊,否則會被註銷。

二是國家加強了監管。一方面是GMP認證,一些無法通過新版GMP認證的品種批文被註銷。2015年(國家決定取消GMP認證是2017年底)為新版GMP認證大限,一批藥企因為無法通過新版GMP認證而關停倒閉,這些企業手中的批文除了少量轉讓以外,大部分批文在到期後自動註銷。

另一方面是國家這幾年加大了限抗令的執行力度,因此與之相關的全身抗感染、大輸液(血液和造血系統用藥)類的品種批文會有所減少。

三是企業主動申請。大多企業都是生產和銷售少數幾個主打品種,大部分批文是閒置的,有一些十分老舊的、競爭廠家眾多的、而本企業多年不生產和銷售的品種企業也會主動申請註銷批件節省批文維護成本。

都是哪些藥品批文消失了?

其中,從批文條數來看主要集中在全身抗感染、消化、血液和造血系統(注:如大輸液類的葡萄糖、氯化鈉等早ATC編碼中均歸為該類),這一定程度與前文提到的國家“限抗令”監管加強有關。具體情況如下表:

1.2萬藥品批文消失!波及近五千個品種

注:根據藥監局公開資料整理,供參考。

從品種情況來看,涉及品種超過4300個。

消失條數前20位的品種,單個品種批文消失的數量均在35條以上,其中超過100條的品種有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氧和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四個,有三個屬於輸液,這類產品的批文重複程度極高。具體情況如下表:

1.2萬藥品批文消失!波及近五千個品種

注:根據藥監局公開資料整理,供參考。

我國藥品批文的消失將進入加速階段!

在未來幾年,隨著國家藥品監管政策導向及供給側改革的精神,我國藥品批文將會加速消失!

口服制劑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強勢推進

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強勢推進,會導致大批藥品批文消失。這兩年如火如荼開展的289個口服基藥一致性再評價初步進展可知,不僅有諸多批文難以通過一致性再評價,還有很多企業主動放棄一致性再評價,藥品批文將大量消失。

就以原計劃原則上應於2018年年底要完成一致性評價的289個口服基藥品種來看,共涉及批准文號17000餘條,約佔我國現在總藥品批文數量的1/10。但截至目前,17000餘條批准文號中有近80%無BE臨床試驗登記、無BE申請申報、無已通過一致性評價。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的要求,應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其中需開展臨床有效性試驗和存在特殊情形的品種,應在2021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註冊。可見,即使有特殊情況者最遲也需要在2021年完成,大批藥品批文消失在所難免。

而目前主力開展的289個品種僅是我國藥品批文總數的1/10之一,隨著後續一致性評價範圍的擴大,將會有更多的批文面臨消失。

注射劑監管趨嚴,化學仿製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已提上日程

國家鼓勵藥品創新的政策導向,對注射劑的監管趨嚴;化學藥注射劑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已提上日程。

2017年10月,《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注:下簡稱《創新意見》)發佈,在文件中一方面明確提到嚴格注射劑的審評審批;另一方面開展藥品注射劑再評價。

兩點其實可以用一句話進行概括:今後能獲批的或通過再評價的注射劑將成為稀缺資源,言外之意就是現有的注射劑批文將會大面積消失。對注射劑加強監管也符合世衛組織提倡的“能吃藥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原則。

在2017年12月底,關於化學藥注射劑仿製藥的一致性評價也開始徵求意見,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關於注射劑的一致性評價也會到來。按照國家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相關規定,將會有大量批文會消失。

目前,我國共有化學藥仿製藥注射劑批文在33,000條左右,涉及1000餘個品種。單一品種批文數超過100條的品種近70個。其中葡萄糖注射用批文超過1800餘條。批文超過500條的品種有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滅菌注射用水、維生素B12注射液等。

再回到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來看,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的規定,化學藥品新註冊分類實施前批准上市的其他仿製藥,自首家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後,其他藥品生產企業的相同品種原則上應在3年內完成一致性評價;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註冊。

我國大量的注射劑仿製藥批文重複程度嚴重,而擁有批文的企業實力懸殊,不可能所有的批文都會開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

過度重複藥品申報收緊,“殭屍批文”面臨清理

國家對於過度重複的藥品批文加強監控和監管,大量品種批文過度重複品種再申報收緊,“殭屍批文”面臨清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這幾年國家關於過度重複批文的監測文件發佈較為頻繁,根據2018年年初CFDA發佈《總局關於發佈第三批過度重複藥品提示信息的公告(2018年第16號)》的我國過度重複的藥品提示信息顯示,我國同一品種批文數超過20個的品種有近300個。

其中,將企業近三年無生產和銷售的批文稱之為“殭屍批文”,據筆者整理發現,殭屍批文數量超過400條的品種有40個,超過800條的品種有8個,超過1000條的品種有4個。

具體情況見下表:

1.2萬藥品批文消失!波及近五千個品種

注:根據藥監局公開資料整理,供參考。

國家藥監局列舉過度重複藥品批文的目的是提醒相關藥品生產企業和研發機構,要充分了解市場供需狀況,科學評估藥品研發風險,慎重進行投資經營決策。

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加強對相關藥品註冊申請的受理審查、研製現場核查和生產現場檢查,對已經公佈的過度重複藥品品種,主動做好宣傳工作,引導企業理性研發和申報。

另一方,過度重複的“殭屍批文”至於社會而言也是一種浪費,根據國家的政策導向,未來這些重複程度過高的殭屍批文難逃被清理的“厄運”。

可見,隨著多重因素的不斷疊加,未來幾年我國藥品批文的消失會進入加速度階段!

1.2萬藥品批文消失!波及近五千個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