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擇校的5大典型誤區,看看你中了幾個?

1

排名是唯一標準

中國的家長和學生一直以來都相當重視學校的排名。但其實我們一直反覆強調:目前針對美國高中沒有一個權威的排名。現有的排名主要以學術水平或升入常春藤的學生數量等單項指標為主。還有些排名是公立和私立學校的混合排名。

首先,對於中國學生來說,一是公立高中大部分不能發I-20,只能通過1年交換生的方式就讀。少部分可以發放I-20的高中,也只接受1年F-1簽證的國際學生就讀;第二,不是所有私立學校都招收國際學生。所以這樣的排名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參考的價值有限。

大家都知道,每一年《US News and World Report》都會發布美國大學排行榜。但就私立中學而言,目前沒有一個非常權威的排名。究其原因,一個是相比大學高中數量要多得多,其次就讀中學的學生年齡還小,出於保護隱私的顧慮,初高中的信息相對不是那麼透明,所以排名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

2

一味看學校的大學入學成績

每所高中的大學入學成績都值得參考,但SAT和ACT成績一定不是唯一的標準!因為首先,考試總人數不同,基數越大考試均分可能會越低,這到哪裡都是正常現象。但這不意味著學校學術能力就差;

第二,學生可以多次參加SAT和ACT考試,到底統計的第幾次也無從得知,這樣會導致考試成績的計算不是太客觀和全面。說實在的,大學入學成績與自己孩子最後進到什麼樣的大學就讀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家長需要重視的是學校的整體學術水平和學術氛圍。

3

抱有先出去,再轉學的想法

這樣的想法並不可取。首先,在國內做申請時孩子還有父母和顧問老師在旁邊指導和把關,如果當時都沒能申請到一個各方面都比較滿意的學校,當孩子一個人在外求學的話,把希望寄託於之後轉學到好的學校,可能性並不大。

第二,高年級轉學有些冒險。比如在11年級時轉學,這個時候同時面臨著大學申請的準備工作,學生一方面要學習,一方面要做考試準備,還要同時兼顧轉學事宜,這對孩子來說壓力太大。

第三,如果中途轉學,孩子和新學校的老師相處時間不長,如果老師不夠了解孩子的情況或者孩子在短期內表現不夠突出的話,對於之後申請大學會有負面影響,因為孩子很難拿到足夠分量的老師推薦信,而高中老師的推薦信又恰恰是美國大學比較看重的部分。

我們不是說不可以轉學,只是建議家長不能抱著這種心態去申請學校。申請時就要認真負責地選擇,多考慮的周全和長遠一些。

4

中國學生多的學校一定不去

中國學生數量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辯證的看。中國學生數量就如鹽,多了不行,也不能沒有。關鍵要通過看學生的總體比例、中國學生在各年級分佈情況、學校未來的招生計劃等等來做綜合判斷。有中國學生的學校,新入學的學生能夠較快的適應,學校也有較多管理國際學生的經驗。

如果中國學生數量非常少甚至沒有,不僅在語言和學習的適應方面一定需要較長的時間,而且可能存在歧視以及校方對國際學生沒有管理經驗的情況。所以對於中國學生多這個現象,不能一棍子打死。

5

沒達到最低分數線,一定沒有機會

最低分數線也是近幾年出現的新事物。這種劃定一個類似中國高考分數線其實從精神上並不符合多元化的招生原則,但也是學校在面對大量來自中國申請時不得不採取的“控制人數”之舉。

美高申請考量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從學校角度來說,他們也不希望錯失一個除了語言成績之外其他各方面都特別優秀的學生。所以大多數招生官心中會有一個大概的成績區間(往下浮動2-3分左右)。只要你的成績落在這個範圍內他們一般都會給機會,尤其是那些特意來校園面試表現出誠意的家長。

在一次招生會上,美國私立高中Pomfret School國際招生負責人Mr. Joseph Kremer曾這樣天表述他們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我們錄取的平均分數是93分,我們對於託福分數的要求是有彈性的,我們的學生有分數高達112的,也有落在85-90之間的。對於中國學生,這大概就是我們最低錄取分數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