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機會 基金仍看好醫藥白馬

2018年以來,醫藥行業似乎成為A股諸多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機會。經過數月的強勢走向,基金認為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為其中的優質醫藥股帶來增量資金,醫藥行業優質個股有望在2018年剩餘時間繼續受到資金擁護。

醫藥板塊白馬股有望繼續走強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A股,白馬股行情還會進一步走高。以醫藥、白酒、食品飲料為代表的消費白馬股和新能源汽車板塊有望受益於增量資金入場。北上資金5月份更是加速買入MSCI成分股。數據顯示,在外資增持比例排名前100的深股通方面,增持標的股中約四分之一為MSCI成分股,如濰柴動力(02338)、五糧液、雙匯發展、華東醫藥、分眾傳媒等。

招商基金基金經理李佳存表示,從行業基本屬性的角度來看,醫藥行業具有一定的消費品屬性,但它與宏觀週期的相關性非常低,更多是受到國家醫藥方面產業政策的影響。所以說醫藥行業增長景氣度可持續的時間要比白酒和家電股長。李佳存表示看好創新藥產品、品牌中藥、醫療服務、零售連鎖藥店等相關個股。

招商證券(06099)醫藥首席分析師吳斌認為,由於一季報的超預期表現,醫藥股將進入新一輪業績預期向上提升的行情中,且由於醫藥行業短期沒有明顯利空因素,週期股的反彈又缺乏持續性,因此至少在中報出來之前,醫藥行情還將繼續。

合理預期是關鍵

儘管部分醫藥個股可受益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A股等利好因素影響,但部分基金認為白馬股在2018年整體將顯示“疲態”,醫藥行業個股在白馬股中佔據相當比重,因為應當對醫藥行業整體持合理預期,謹防追高。

施羅德投資認為,2018年年初以來,A股市場持續出現劇烈波動。經過2017年由外資買盤帶動的“重估”行情之後,即使是“白馬股”在2018年的表現亦開始出現疲態。我們在2018年年初時認為今年的市場走勢將會持續波動,投資機會也許來自於自下而上的精選中型股。

中銀國際表示,歷史上看,白馬股的業績具有明顯的週期性,這與宏觀經濟的週期性高度相關。而當前,宏觀經濟的庫存週期處在去庫存階段,並運行到中期,名義增速下行的壓力較大。並且,2017年白馬股收入增速前低後高,在高基數下,2018年上半年增速還能維持較高水平,但下半年可能面臨較大壓力。因此,我們認為,白馬板塊的業績具有周期性。從市場來講,ROE已經連續4年上行,估值也並不低,高ROE高PE的情況通常出現在企業高速成長期,難以長期維持。綜合業績與市場,我們認為,以盈利超預期為上漲核心邏輯的白馬股,在2018年很難再有好的時景,建議投資者降低市場預期。

私募基金經理吳悅風表示,投資者應放棄醫藥股會是下跌市的防禦品種的幻想,樹立醫藥股是震盪市(除非純醫藥主題牛市)的進攻品種的理念,理解目前的高估值體系是進攻過程中形成的溢價,這種溢價不會帶來足夠的安全邊際;因此,謹慎對待指數的漲幅空間,但是對於優質個股依然看好,考驗各自的擇股能力和交易能力。“好的貴、便宜的卻有瑕疵”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很久。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