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成為神話的齊達內,為什麼要走呢?

齊達內走了。

他是弗洛倫蒂諾主席麾下歷任主帥中,唯一一個自己走——而非被炒的。

功成身退。急流勇退。知道球隊已經老去,很難再重續輝煌。明智。果決。

這些原因都有,但真正的關鍵,如上所述:

弗洛倫蒂諾主席。

剛成為神話的齊達內,為什麼要走呢?

齊達內何以如此卓越?是他的戰術比瓜迪奧拉更有開拓性?是他的性格比穆里尼奧更剛硬?是他有弗爵爺那套鐵血班子?

但那老幾位,可都做不到歐冠三連冠。

固然是齊達內運氣夠好,卻別有緣故。

齊達內在球隊的聰明之處,體現為輪換,體現為極簡,體現為放得下身段打反擊。皇馬的戰術不復雜,淘汰賽階段經常是關鍵時刻換一個反擊打邊路就贏了。他當然有許多戰術的小調整,比如上季善用科瓦西奇、伊斯科、莫拉塔、阿森西奧和哈梅斯這些棋子角色,讓傷病對皇馬的影響減到最小;善用後衛們的插上和頭球;上季後半段改掉了433大用反擊442使這個陣容新生,也間接改變了伊斯科和貝爾的職業生涯。

但這些是表象。我們可以說,這種沉靜、明智和大膽,來自於齊達內的戰術眼光,齊達內的威望,齊達內的果決。

以及,齊達內從尤文圖斯帶來的那種意大利哲學。

齊達內從踢球時就很優雅,有大局觀,但更好的在於他的合理;他當教練後,就將這種結果至上的哲學發揮到了極限。

骨子裡,他是個法國+意大利足球哲學的混血。因此結果上足夠卓越。

但這依然只是足球場上的事。

作為對比,容我說一句穆里尼奧:

畢竟皇馬對他的生涯而言,是一道分水嶺。

穆里尼奧當年在波爾圖,到切爾西,到國際米蘭,到皇馬,所到之處,都是先立威風,甚至不惜得罪人,樹立自己的無上地位,如此才好令行禁止。

但穆里尼奧在皇馬就沒那麼順,不是他沒立威風——當時勞爾走掉,穆里尼奧跟巴爾達諾不對付,公開跟《馬卡報》對峙,對卡西利亞斯(和拉莫斯)都不算客氣。

只因為皇馬這地方,太複雜,在這裡當教練,不止是管足球,而是宮廷政治。

穆里尼奧走時,拉莫斯如是說:

“就職業角度而言,穆里尼奧是世界上最好的教練,他執教球隊期間,幫助我們去競爭,讓我們有更高的目標。他對球員的要求很苛刻,這是他的優點,我尊重他。”

但是:

“就球隊總體而言,皇馬需要這樣一位教練:要有雄心、懂得互相尊重,而且要充分信任球員和球隊,在更衣室內能夠起到穩定軍心、控制球員的作用。”

拉莫斯這話的意思,很明白了。

皇馬更衣室裡這幫大腕,球隊上層那些宮廷,需要一個真正能上下歸心的人——老闆也信賴,球員也信賴,而不是一個外來的立威者。

為什麼是齊達內?

“齊達內是一個極其受隊友尊重的球員,十分的專業,嚴格地要求自己,我想說,他特別在乎自己,在乎自己的腳法,他的休息,他的訓練模式。他真的、真的是一個優秀的職業球員。他能夠在任何地方踢球,完成每個動作。”

——這是2003年博斯克教練的說法。

當年齊達內來到皇馬前,弗洛倫蒂諾把他當做一個高價明星。但他們當時第一次見面,主席後來說,“他一坐下來就習慣打量周遭的一切”,“他很謙虛低調。”主席就喜歡他了。

當時英國追訪貝克漢姆的報紙曾想讓齊達內吹幾句自己的盤帶,但齊達內說,他的馬賽迴轉,“不過是個gesture。”

以及,“只有絕對能控制球時才耍。”

以及,“比我有天分的球員多了去了,所以我知道必須努力。”

他是個天生能讓隊友和部下敬服的人,身體力行的沉默者——這樣的人能得下心。

他是皇馬自己人,是老佛爺最偉大的一筆投資——這樣的人,上頭也放心。

剛成為神話的齊達內,為什麼要走呢?

最頂級球隊的教練,技戰術水平啦、理念啦、細節啦,都是有教練組負責的,所以真正關鍵的,還是人。

一個主教練得到上頭信賴才有無限權威,得到下頭的支持才能任意佈陣做試驗。齊達內本身資質傑出天縱奇才資歷雄厚的同時,還是皇馬自己人。

所以哪怕戰績低迷,球隊也信賴他,依然給他權威,讓他放手執行。

主席始終的支持,球員們一以貫之的信賴,這才是齊達內獨一無二的關鍵。

所以,為什麼他要走了?

因為按皇馬現有陣容,無法重續輝煌,勢必需要改變;而改變的話,齊達內和主席的心思有點不一樣。

弗洛倫蒂諾想動C羅——多說一句,弗洛倫蒂諾對貝爾的偏愛和對C羅的複雜心情,是因為C羅是上一任主席卡爾德隆買的。弗洛倫蒂諾愛齊達內,是因為當年齊達內是他搞來皇馬的。

齊達內知道他的關鍵球員老了:C羅33歲了,拉莫斯、莫德里奇和馬塞洛也32了。

皇馬需要改變,齊達內也知道。但這種改變,必須是在主席認可的前提下。

而如上所述,如果不按主席的步驟走,主席對齊達內的信賴——也是齊達內成功的最關鍵根基——會動搖。

如上所述,皇馬這地方是宮廷政治,不像在英超,經理們可以大權獨攬啊。齊達內自己也說,“在這裡當一年教練,抵別的地方十年。”

三連冠之夜我這麼說:

齊達內這個三連冠一拿到,就正式踏上1990年世界盃奪冠後的貝肯鮑爾、夢一時期的克魯伊夫之路了:時代王者級球員生涯+時代統治級教練,完美的足球人——貝利和老馬就是後一個環節差了點兒。

很巧的是,貝肯鮑爾1990年世界盃奪冠後,立刻離開國家隊,再也沒回來。齊達內自己1998年世界盃奪冠的老帥雅凱也是,帶法國隊奪冠後,立刻撤——就在雅凱奪冠前,全法國人都在罵他保守,不用坎通納,不用吉諾拉……

他們走,都不是因為技戰術角度,是政治。

剛成為神話的齊達內,為什麼要走呢?

為什麼許多小球隊教練,或是英超那種經理制,能夠出產幾十年如一日的掌舵者;而歐洲大陸豪門教練走馬燈一樣來回換?

那都不一定是足球場上的事啊。

齊達內這種從來知道怎麼合理規劃一切的人(除了對馬特拉齊那一下沒按捺住火氣),皇馬隊史上駕馭宮廷政治最出色的人,當然也知道這裡頭的危險。

他是弗洛倫蒂諾主席麾下歷任主帥裡,唯一一個自己走——而非被炒的。

再仔細想一下這件事,就瞭解齊達內到底多聰明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