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至今仍在運行

京張鐵路1905年開工,1909年建成通車。從北京至張家口,全長201千米,是一條令中國人揚眉吐氣大長志氣的鐵路,主持築造此路的中國工程師詹天佑,從此名揚天下。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至今仍在運行

此為詹天佑身著官服的半身照。詹天佑是負責京張鐵路建設的總工程師,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

修築這條路最大難點,在今天北京八達嶺附近關溝一段,這裡山高坡陡,很難施工。詹天佑表現出超凡的才能,率領一批他親自培養出來的中國第一代有文化的鐵路工人,克服千難萬險,不僅成功地採用了“人字形”線路設計,路成之後,列車用兩臺機車,一臺在前牽引,一臺在後頂推,使列車能順利地通過南口—青龍橋—康莊這段坡度達33‰的關溝段線路。此舉,還使關鍵部位原定需1800米長的八達嶺隧道縮短為1091米,大大節省了成本,縮短了工期。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至今仍在運行

人字形示意圖

詹天佑不僅設計並親自主持修築了這條鐵路,還聘請了攝影師譚錦堂先生,從開工到通車拍攝了高水準的照片,記錄了這條鐵路建設的種種細節。

這裡呈現的照片,分別拍攝於京張鐵路沿途的北京南口車站、青龍橋車站和張家口車站。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至今仍在運行

1909年10月2日早上拍攝於南口火車站:工人觀成專車。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至今仍在運行

驗道專車:此為京張鐵路修成時修路人員在驗道專車前的合影。右起第三人是詹天佑

專列出發前,在人群的歡呼和慶賀聲中,詹天佑發表了演說,高度評價鐵路工人的貢獻:“非有體力魄力,心靈手敏之人,莫克竣工。”京張鐵路的建成,不僅為詹天佑在世界上贏得了聲譽,更重要的是為整個中國鐵路工程技術界在世界上贏得了地位,更讓世界工程界從中感受到中國第一代鐵路工人的真正“不得了”!

詹天佑專門在“觀成大員和貴賓”們乘坐的“觀成花車”專列最後,加掛了兩節“工人觀成專車”。可見車上的工人皆一手握筆,一手持簿。而他們正是詹天佑著力培養的中國第一代有文化的鐵路工人。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至今仍在運行

1909年10月2日下午,張垣即今天張家口火車站:觀成商界歡迎。

1909年10月2日,京張鐵路通車的消息傳遍古老的張垣大地。張垣商界奔走相告,扶老攜幼奔向火車站。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至今仍在運行

1909年10月2日,青龍橋火車站:站房。第一任站長率全站員工在站臺上。

青龍橋火車站,在全中國的火車站中,不僅最長壽,而且這座車站就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本人的墓園!這座清朝末年中國人自己設計自己施工建設於1908年,1909年10月2日開始正式使用的車站,一百多年從未停止或中斷使用。青龍橋車站與站房,是目前我國保護最好的一座百年車站。雖然火車站早已不再辦理客運業務,但每天列車仍然進出不斷。

這座一百多歲的車站以及站房,不僅仍保留著百年前的外觀,連運營方式都沒改變。每天經此過往的所有列車都必須在這裡短暫停靠後,再經過著名的“人字形鐵路”折返繼續前行。青龍橋火車站所在的南口至八達嶺段,是百年京張鐵路如今保留較完整的一段。青龍橋火車站於2008年被首都博物館確定為我國工業遺產,目前,百年老站房和詹天佑的墓,都進行了修繕並恢復原貌,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向全國公眾開放。

京張鐵路通車大典當天,詹天佑親率文武百官及一眾洋人,乘“觀成花車”專列一路“觀成”到達青龍橋火車站。晚清重臣徐世昌專門率眾下車在站內“觀成”,還進入詹天佑在設計青龍橋車站時專為他預備的貴賓室休息。歷經百年滄桑變化,但這間貴賓室如今已經恢復原先的模樣。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至今仍在運行

即將完工的青龍橋停車場由西南遙望。

這幅照片的左上方,是被切斷的長城,這是被中國鐵路切開的第一個長城斷口。照片裡可見一座小橋,至今仍在使用中。照片中心位置的青龍橋車站站房已經基本完工,站房後邊的那一間房屋,就是詹天佑專門設計的“貴賓室”,這間詹天佑專門設計的貴賓室的門框上,今天依然掛著“貴賓室”的招牌,成為至今唯一留存並仍在使用的“大清國火車站貴賓室”的孤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