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感冒後耳朵痛家長別忽視,儘快就醫,這個病3歲內患病率達83%

對兒童來說,中耳炎是最常見的感冒併發症,也是一種發病率非常高的疾病。

最新調查顯示:62%寶寶在1歲內都患過急性中耳炎,3歲內的比例更是高達83%。

寶寶感冒後耳朵痛家長別忽視,儘快就醫,這個病3歲內患病率達83%

一、寶寶患中耳炎可能出現的症狀是什麼?

當寶寶出現以下症狀時,家長一定要留意。

1.寶寶感冒後吵著耳朵痛(小寶寶表現為煩躁或哭鬧),或反應遲鈍。

3.見到寶寶的耳朵裡流出膿性黏液分泌物。

4.寶寶對其他人說話沒有反應,或看電視時經常把聲音開得很大

5.輕微耳痛、耳鳴、耳悶脹感,寶寶可能因此情緒不穩定,夜間易醒,常常哭鬧或拒絕吃奶。

6.長期、頻繁睡覺時打呼,反覆有膿鼻涕、鼻塞或頻繁出現清鼻涕、打噴嚏。

二、家長如何預防中耳炎

中耳炎危害這麼大,那麼平時怎麼預防呢?

1.不要隨意給寶寶掏耳朵

不要擅自用挖耳勺或棉籤給寶寶掏耳朵,如果刺傷寶寶耳內的皮膚粘膜,可能引起中耳炎。

2.耳朵進水別用棉籤清理

給寶寶洗澡、洗頭或寶寶游泳時,耳廓部容易著水,用棉籤清理會將水引入外耳道深部,汙水流入耳朵內發生感染。家長可將鬆軟的棉球置於外耳道數分鐘,可將耳廓、外耳道的水吸到棉球。

3.不要將寶寶暴露在吸菸環境

將寶寶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中,或長期吸入三手煙,會加大寶寶患急性中耳炎的風險。菸草中的有害物質會刺激中耳黏膜,煙霧長期刺激咽鼓管,造成中耳內積液和中耳炎症。

4.別不拿感冒當回事兒

感冒是一種自愈疾病,但也要積極對症處理。感冒時鼻咽部、咽喉部黏膜水腫,堵塞咽鼓管引起咽鼓管功能異常,進而導致性中耳炎。

5.避免仰臥吃奶、嗆奶

寶寶仰臥位吃奶,奶汁可能通過咽鼓管嗆入中耳而引發中耳炎。媽媽應該採取坐位給寶寶餵奶,把寶寶抱起呈斜位吃奶。

6.採取正確擤鼻涕的方法

錯誤擤鼻涕方法:多數人擤鼻涕都是兩手指捏住鼻子,用力將鼻涕擤出。這種方法不僅不利於鼻涕擤出來,還可能迫使鼻涕向鼻後流至中耳內而誘發中耳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