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會有這樣的感覺,你知道嗎

讀紅樓會有這樣的感覺,你知道嗎

《紅樓夢》插圖

半夜醒來,打開手機,發現幾條朋友的信息。說她因讀紅樓而悲慼,攪得大過年心中煩悶。

為解人憂,夜半不眠,回覆如下:

不知因何傷感,紅樓中的事多半是悲泣的。

英蓮失蹤甄(士隱)家敗亡,賈敏故去黛玉遠走(進賈府),賈珠早逝李氏伶仃……

再看寶釵生在豪富之家,父親亡故長兄無德,似乎強於黛玉的寄人籬下,但也要張羅諸事、依傍賈府(姨母);

而千嬌萬寵尚不夠,玉粒金珠噎滿喉的寶玉天性乖張、不問俗世,最終也不得不與最愛的人陰陽兩隔,變得瘋瘋癲癲……

反過來看他們各有不幸與坎坷,依舊為所愛所求各自抗爭而不屈,依舊閃耀光芒。

也許就如曹雪芹所言——都言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我覺得紅樓其味就是世間百態,每個人看世界都不同,“世間百態”入眼又何止“千姿百態”呢。

我們百年後讀來,品得其中之味,要憐其不幸,也要發現其閃耀的光芒。

再者,即便因閱讀而悲慼,那是因為紅樓中的人、事本就有巨大魅力,讓人生愛又生恨,可悲又可泣。

柔軟的心才會因紅樓而悲慼,這是好事。

閱讀時隨文章的愛恨而動情,也是很好的,這樣才能深刻感受她,瞭解她……

合上書之後也許情尤未了,心仍波動,看看現實世界,人生過往,也許自身有書中人類似的遭遇(不幸),如此可以與之心意相通,相互慰藉;

也許他們所追求的缺失正是你所擁有的,如此可以為他們享受美好也倍感幸運。

其實人人都痴迷,而其中的味道也需要各自去品味,去解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