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治!山東“三區兩線”這889座“禿山”實在礙眼

1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佈會解讀《山東省礦山地質環境與治理規劃(2018-2025年)》。根據《規劃》,未來新建礦山將全部按照綠色礦山標準建設,生產及歷史遺留礦山也將開展地質環境治理。到2025年,“三區兩線”可視範圍內歷史遺留礦山將全部完成治理。

山東是礦產資源大省,開採歷史久、強度大,在保障發展的同時也引發了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最明顯的就是礙眼的“禿山”。據《規劃》統計,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規劃區和重要交通線、海岸線(即“三區兩線”)可視範圍內,尚有歷史遺留露天開採礦山889座,造成地形地貌景觀破壞。

此外,地下開採也造成採空塌陷等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破壞了7.24萬公頃土地,還有廢棄工業廣場也造成8400公頃的土地資源擠佔。

亟待解決的上述地質環境問題,促成了對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的積極推進。近年來,山東全省已累計恢復治理礦山1438座,治理面積約3.8萬公頃,治理率達42%,走在全國前列。在此基礎上,2018年4月23日,省政府批覆《規劃》,並由省國土資源廳印發實施。

除了上文提到的新建、生產及歷史遺留礦山的地質環境治理目標,《規劃》還提出到2025年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的責任全面落實,基本建成制度完善、責任明確、措施得當、管理到位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體系,並通過大規模的治理,絕大多數破損山體和露天採坑等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將得到有效治理,綠水青山的美好景象將得以再現等目標。

下一步,國土部門將按照《規劃》要求,通過修訂《山東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等完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土地復墾等相關制度,並投入落實《規劃》啟動資金3億元,支持市、縣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