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90後小女孩,祝你永遠年輕

阿涅斯·瓦爾達今天90歲了。

可她永遠是一個小女孩,永遠頂著一個蘑菇頭。

當年一起開天闢地的新浪潮諸神裡,她是唯一的女生。

也是最天真和最不羈的那一位。

她的人生,和她的電影一樣動人。

阿涅斯·瓦爾達:無法無天老少女

文|康怡

這位90後小女孩,祝你永遠年輕

01

她坐在燈下,藍綠花紋的上衣像只孔雀。

“新浪潮……是怎麼回事?”發問的人很小心。

“就是八九個小男孩。”她眨了眨棕色的大眼睛說。

這個把法國電影新浪潮歸結為“幾個小男孩”的人,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地把自己刨除在外了。其實在那八九個小男孩之外,還有她這個小女孩。

今天,這個名叫阿涅斯·瓦爾達的小女孩滿90歲了。

這位90後小女孩,祝你永遠年輕

老奶奶喜滋滋地領取2018年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年初的奧斯卡頒獎禮上,阿涅斯的作品提名了最佳紀錄片,她也被授予終身成就獎。這位蘑菇頭的老奶奶喜滋滋地領了獎,同時不忘耿直地說:高興是高興,也沒什麼好驕傲的,我從來也沒有為錢或得獎拍過電影,我的電影都不賺錢

的確,她比奧斯卡酷太多。按年紀算,也是奧斯卡的小姐姐。

02

攝影師、導演、裝置藝術家是世俗給她的標籤。然而在其中任一類別下,她都是無法複製的特例。也許我們只能說她是:有才,任性。

這位90後小女孩,祝你永遠年輕

攝影女文青,少女瓦爾達

拍電影以前,瓦爾達只是名普通的文藝女青年。修了攝影,開始在暗房打雜,常常因為照片跑焦而苦惱。傍晚時分,又得抓起書包飛奔向盧浮宮,對著波提切利或是拉斐爾託席地而坐,開始趕藝術史的作業。

不過對瓦爾達來說,相比“做夢”,這一切都只能算副業——“要好奇,要做夢”,這是她給年輕人的箴言。

於是順理成章地,年輕的女攝影師有一天想到,若是給照片加上文字,應該更好玩吧?那就是電影嘍。“我當然很快發現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兒,不過我就這麼開始了”。

這位90後小女孩,祝你永遠年輕

這位90後小女孩,祝你永遠年輕

《短角情事》深刻地影響了法國新浪潮

沒有受過任何電影教育,阿涅斯瓦爾達在27歲時拍出了自己的處女作《短角情事》(La pointe-courte),這部深受福克納小說《野棕櫚》影響雙線敘事的短片,講了同一時段平行發生的兩個看似沒有關係的故事,被認為深深影響了後來那“八九個小男孩”,掀起了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

本質上,瓦爾達始終是一個任性妄為的少女。所以在世人一廂情願地封她為“新浪潮祖母”時,她已經天馬行空地甩開新浪潮絕塵而去。

03

創作者中亦有匠人,他們會一生不斷叩問同樣的母題,以看起來十分相似的形式、故事和人物,如自比賣豆腐的小津。而瓦爾達顯然不屬此列,某種意義上說,她不是一個太“專一”的創作者。

也許是雙子座無法忍受重複又分裂的特性使然,她拍照時為電影,在電影裡大玩裝置;紀錄片有大量人為調度,劇情片中又愛把路人的爭吵直接丟進去。拍電影剩下的土豆,又成了她的“土豆烏托邦”(裝置展覽),堆積如小山的蒼老的心形土豆中間,連自己也化身一顆蹣跚的大胖土豆:皺皺巴巴的,卻頭頂新芽。

這位90後小女孩,祝你永遠年輕

老奶奶用天真享受著世間的溫暖

80歲的時候,瓦爾達在海灘上用藍色塑料布搭了一頭碩大憨萌的鯨魚,自己蓋上毯子舒舒服服地縮在鯨魚的肚子裡,一副懶貓咪樣:啊,在鯨魚的肚子裡好舒服哦,它保護我不受這個世界的侵擾。

這句話,她也曾用來形容電影。想要給她歸類的人終於不用糾結了:她擁抱一切形式、技術與介質,只因於她而言,那都是玩具和材料,是她在這個烏煙瘴氣的世界中溫暖的庇護

04

你可以在她或長或短、或虛構或紀實的30多部電影作品裡,看到瓦爾達作為一個女人的掙扎和形態的變遷,她的表達忠誠而毫不掩飾地反應著創作者的人生境遇。

塞納河岸邊看書的藝術系女生、飯桌上與父親對抗的青春期少女、帶著兒子在生活的泥濘裡掙扎的女人…… 她們共同的寓言,結集成1985年的電影《無法無家》(Sans toit ni loi, 又譯作《天涯淪落女》)。

這位90後小女孩,祝你永遠年輕

《天涯淪落女》呈現了女性主義的張力

這是瓦爾達最常被提及的作品,影片名字的字面意思是“沒有屋頂、也沒有法律”。 電影的女主角桑德里娜·博內爾(Sandrine Bonnaire)說,一天她突然接到阿涅斯的電話,問:我有這麼個電影,講一個女的,她又髒又臭,從不說謝謝,還老罵人。然後,她一直一個人在路上走……我還沒寫完,差不多就是這樣。你要不要演?

博納爾如墜雲霧,她遲疑著回答,那……好吧。她當時還不知道,這個聽著一點兒都不靠譜的故事,會為她贏得一座凱撒獎。

瓦爾達把她對當時女性處境的全部憤怒毫無保留地交給了這部電影——那是一個歐洲女性運動蠢蠢欲動的時代。報紙上每天都有強姦的新聞,妻子們遭到丈夫的毆打,法律不允許女人打胎……

她還和當年一眾有名望的法國女性一起,發起了要求墮胎權利的聯名請願書。其中包括西蒙娜·波伏娃和凱瑟琳·德納芙。運動的口號是:我墮胎了,那又怎樣?這個協約被當時的法國媒體諷刺為“343個婊子的宣言”。

這位90後小女孩,祝你永遠年輕

又冷又硬的反潮流的視覺效果也是瓦爾達對當時社會的叛逆

帶著這樣的心情,瓦爾達把《無法無家》拍得又硬又冷。她請博納爾儘量不要洗澡,也別換衣服,就那麼一直走在路上。並且她故意從右向左拍攝——這在同時代的電影中十分少見,令觀眾在視覺上十分不習慣。這種刻意反潮流的選擇正像電影的主人公一樣,與所謂的正常和大眾徹底的決裂,背道而馳。

而這個臭烘烘的流浪女,卻不給觀眾可憐她的資格。如果荒野流浪和風餐露宿都可以是一種選擇,那麼她就完全與你平等。不要覺得分她一粥一飯就是慈善的施捨,也別用工作來侮辱她。瓦爾達喜歡“介入”自己的電影,不管是直接出演,還是假他人之身。她曾解釋說很不喜歡居高臨下的視角,不願意把鏡頭變成一雙冷冷的眼睛,而更喜歡鑽進故事和人們的情感中去,盡情哭笑。

05

瓦爾達的這份純真感性,在愛情上體現得恐怕最為淋漓盡致。1958年,她與雅克·德米(《瑟堡的雨傘》)初相遇時,是一個帶著女兒的單身媽媽。次年,瓦爾達和雅克同居,這個灰藍色眼睛的男人成了她孩子的父親。他們一起寫作、拍攝、旅行,一起在退潮之後的海邊小徑不厭其煩地散步。

這位90後小女孩,祝你永遠年輕

“我用影像走過我沒有陪伴過你的路”

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這樣的一生摯愛,阿涅斯的幸運,也是電影的幸運。

90年代初,雅克·德米身染艾滋,時日無多。幾乎從那時開始,瓦爾達把自己的每部電影都或多或少地寫成了給雅克·德米的情書。在雅克最後的日子,她用《南特的雅克·德米》為他重建一個童年。瓦爾達根據雅克的描述拍出他幼時的場景,又總擔心自己還原的不是他記憶中的樣子,不停問他,是這樣嗎,會不會不對?他總是笑笑:就是這樣,你把我又送回那裡了。

這位90後小女孩,祝你永遠年輕

這就是愛情的樣子呀

為一生摯愛的男人還原他那尚沒有你參與的童年生活,會是什麼感覺?在一張攝於拍攝現場的照片上,瓦爾達戴著耳機聚精會神地看著面前的監視器,一隻手緊緊抓著坐在一旁的德米。這份無法掩飾的愛,令人生羨。

瓦爾達用微距鏡頭記錄了彌留的雅克:他褶皺的皮膚,峰巒疊嶂的銀色髮絲,還有大片大片的老年斑。如果不是如許情深,恐怕很難將這些衰竭中的身體細節拍得像一首蒼涼的詩歌,具有美感。她就像不願放棄心愛娃娃的小女孩,一遍又一遍地書寫對雅克的愛,肆意地允許自己嫉妒,感性地流淚,把這場道別拉長,拉長,綿延餘生。

06

幾十年後,88歲的她和33歲的攝影師JR聯合執導了提名奧斯卡的紀錄片《臉龐,村莊》,兩人環法周遊的最後一站,她帶他來到戈達爾鄉下的居所。她與戈達爾是一個時代最後的見證。當年,瓦爾達德米夫婦與戈達爾夫婦亦是過從甚密的朋友。

這位90後小女孩,祝你永遠年輕

瓦爾達&戈達爾

沒料到的是,一向鬼馬的戈達爾卻給她吃了閉門羹。瓦爾達和JR在玻璃窗上發現了中性筆寫下的一串奇怪名字。

那串叫我們摸不到頭腦的字母像把破空的利劍,叫老少女立刻淚水漣漣。那是一家巴黎普通小餐館的名字,對於瓦爾達卻意義非凡。當年,瓦爾達和德米夫婦常常同戈達爾一起在那裡吃飯。他們高談闊論,邊吃邊聊,一下子就是好幾個小時。

後來,當雅克·德米離世的時候,戈達爾沒有趕來,只寄來張字條,上面就寫了那家小餐館的名字——那是他們的黃金時代。

這一次,他故伎重演。

“我想,他是想告訴我,他記著我們一起的日子呢。但一點也不好笑,他要是想讓我難受,那他成功了。”瓦爾達哽咽著,叫身邊的JR無所適從。

她平復了一下,又敲敲戈達爾的門:不開門拉倒,他是個大混蛋。咱們走!

這位90後小女孩,祝你永遠年輕

戈達爾在門上留下了他們的“黃金時代”的暗語

不到兩秒鐘,她又轉身回來,等等,我還買了他最喜歡的奶油圓麵包。她把麵包口袋別在門把手上,拿筆在戈達爾的留言下面回應:JLG(戈達爾名字縮寫),謝謝你記得我們的回憶,但是不謝你把我關在門外!她賭氣地寫完,又畫了顆小小的心在邊上,自言自語:我很愛你,但你還是個大混蛋。

阿涅斯瓦爾達把天真活成了一種人生的選擇。或許正是這種孩童般的不羈、敏感與脆弱,把她與其他創作者區分開來。她就是這樣,有什麼說什麼,不剋制,也不刻意。她的朋友中,有戈達爾,也有住在隔壁的麵包師,有養牛的農夫,和小村子裡工作了40年的郵差。

這位90後小女孩,祝你永遠年輕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紀錄片裡,一個粗獷的工人在瓦爾達給自己拍攝的巨幅肖像面前說不出話。半晌,他十分雀躍地笑著說:我很喜歡,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不過說到底,藝術這種不能吃不能喝的東西,不就是為了讓人感到神奇才存在的嗎?

就像阿涅斯·瓦爾達的存在一樣啊。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