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製作,“真情”演繹!臺灣團隊在平潭傾心打造休閒複合空間~

“風中旅行”王美珠一家人演繹歌曲“我有一個夢”

“真心”製作,“真情”演繹!臺灣團隊在平潭傾心打造休閒複合空間~

休閒複合空間改造現場

“受區管委會委託,我們對北港村的 7 棟石頭厝進行改造。其中 4 棟為休閒空間, 1 棟作為中央廚房,還有 2 棟為手工坊。未來這裡將打造成一個融合文創工坊、酒吧、咖啡、輕食和舞臺表演於一體的休閒複合空間。”王美珠介紹,目前石頭厝的硬體改造部分告一段落,接下來要用 2 個多月的時間來做手工創作。

“真心”製作,“真情”演繹!臺灣團隊在平潭傾心打造休閒複合空間~

其中一間手工坊內有燒火麵包窯,可以體驗手工餅乾、麵包製作等。還有一間手工坊可以體驗海玻璃風鈴和小木作

融合少數民族特色

製作藝術裝置

“真心”製作,“真情”演繹!臺灣團隊在平潭傾心打造休閒複合空間~

休閒複合空間內的小舞臺

“之前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走訪了平潭很多村落了解當地的文化。在上攀村看到了陶片,這是幾千年前留下來的器具,代表祖先的生活方式,我們把這個元素運用到這裡,體現一種‘傳承’,從過去到現在的延續。”王美珠介紹。

“真心”製作,“真情”演繹!臺灣團隊在平潭傾心打造休閒複合空間~

收集來的陶片

仔細觀察,這些陶片有的花紋、厚度都不大一樣,這些是他們從平潭各個村子裡收集來的,經過拼接、勾縫,整個裝置製作完成,需要好幾天的時間。

“真心”製作,“真情”演繹!臺灣團隊在平潭傾心打造休閒複合空間~

鋁製盒內固定瓦片位置

“這個作品名為‘禮讚’,我們是少數民族,很注重儀式感,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藝術創作,回想我們從哪裡來,意義在哪,讓來這裡的人可以感受到特別的情懷。”王美珠說。

藝術家們用攪拌好的液體對瓦片勾縫

“真心”製作,“真情”演繹!臺灣團隊在平潭傾心打造休閒複合空間~

變廢為寶

舊物改造的創意生活

“風中旅行”團隊來平潭2年多了,之前他們在北港村已經完成一個文創工坊。在工坊裡,給人印象深刻的是海漂木做成的裝飾牆和掛畫,這樣的風格,也延續到這次的空間設計中。

“真心”製作,“真情”演繹!臺灣團隊在平潭傾心打造休閒複合空間~

此前完成的文創工坊

將海邊撿回來的樹枝經過清洗、處理、曝曬,再用原始手工的方式來做一個裝置藝術。拼接的海漂木最後在中間會有一個焦點,讓大家的眼光聚焦在一個另類的、特殊的位置,這是名為“焦點,另類眼光”的藝術裝置。

“真心”製作,“真情”演繹!臺灣團隊在平潭傾心打造休閒複合空間~

小朋友在刨木

“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自己動手做,食衣住行有需要,就會慢慢學著動手做,也不是一開始就會,慢慢想,很多創意就會出來。”團隊中的黃豐茂說。

“真心”製作,“真情”演繹!臺灣團隊在平潭傾心打造休閒複合空間~

北港小道上堆放著用來藝術創作的海漂木

變廢為寶,是團隊一貫的設計理念。在臺灣,他們經常用樹木來做手工藝品,在平潭他們居住的房子邊,也可以看到一整排分類好的木頭,這些都是他們從個平潭各地方收集來的,用以藝術創作的材料。

“真心”製作,“真情”演繹!臺灣團隊在平潭傾心打造休閒複合空間~

海漂木枝條做成的工藝品

“來這邊很興奮,很多元素都可以創作。”王美珠說,之前看到大叔每天在補網,他們也是很珍惜東西不會亂丟,其實人都會有這樣的情懷。我們希望通過藝術創作,讓平潭叔叔、阿姨看到,這些老物件還可以重新利用。

“真心”製作,“真情”演繹!臺灣團隊在平潭傾心打造休閒複合空間~

王美珠和她女兒一起動手固定海漂木枝條

營造休閒氛圍

吸引更多藝術家前來

用“真心”製作手工藝品,用“真情”演繹的歌聲,“風中旅行”團隊希望可以營造一種休閒的藝術氛圍,打造一個創作分享聚落,吸引更多的藝術家使用這個空間。

  • 來源:平潭網
  • 文字:林彬彬
  • 圖片、視頻:尤澤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