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樓筆記丨當百年古厝遇上臺灣設計團隊!一場華麗轉身正悄然發生~

26日中午,福建綜合頻道《午間新時空》欄目報道:臺灣團隊入駐平潭上樓村,百年石厝煥發新生機。

臺灣設計團隊入駐石頭厝以來,秉持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對石厝進行重新規劃設計,在兩層樓的石頭厝裡,設計團隊共規劃了社區據點、藝術展示、創意商品銷售、民宿樣板房等多塊空間。

上樓筆記丨當百年古厝遇上臺灣設計團隊!一場華麗轉身正悄然發生~

改造施工現場

臺灣社區規劃師 陳信豪:第一個是它的結構安全的部分,對隔牆做一些拆除的工作,包含房子防水漏水,我們做了比較多的保留和維護,原則上是希望老房子還是保留老房子的“味道”。

除了維修整改石頭厝的老舊結構,臺灣設計團隊還在改造過程中向村民收集老舊物件。廢棄的窗戶拼成牆面,成了照片展示牆;晾曬地瓜片的菜圃成了“屏風”;形形色色的酒缸、竹篩、木桶等,都成了他們收集的對象。

上樓筆記丨當百年古厝遇上臺灣設計團隊!一場華麗轉身正悄然發生~

收集的老舊物件

在設計師們看來,讓當地居民認識到石頭厝和老舊物件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引導他們保護石頭厝,發現石頭厝的美,是改造石厝最重要的目的。

臺灣社區規劃師 陳信豪:我們希望透過這些老物件的收集,在我們完成這些軟裝的擺設之後,讓居民知道原來這些東西不是過時了沒有用,它在經過一些小的轉換或者巧思之後,還是可以留在家裡使用,讓原本不是住在這裡的人,從這個空間或擺設的過程中,瞭解以前上樓村的生活環境。

上樓筆記丨當百年古厝遇上臺灣設計團隊!一場華麗轉身正悄然發生~

上樓村石厝

目前石厝改造已經完成了70%的工程量,預計將在6月初完成改造,改造後將作為上樓村社區交流參訪的據點。

上樓村

還借鑑臺灣社區營造模式,

為社區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融入臺灣藝術元素,村莊越變越美~

借鑑臺灣經驗 為社區注入新活力

上樓筆記丨當百年古厝遇上臺灣設計團隊!一場華麗轉身正悄然發生~

2016年兩岸社區交流在上樓村展開,上樓村與臺北市文山區忠順社區結成對子,試點引進首個臺灣里長曾寧旖擔任上樓村村委會執行主任。此後,曾寧旖定期到上樓村參訪交流,分享臺灣社區營造模式和經驗。

上樓村借鑑臺灣經驗成立了志願者隊伍,讓村民變成了志願者,曾寧旖化身“基層規劃師”,讓上樓村在村莊環境、人文建設以及志願服務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如今,上樓村不僅擁有屬於自己的鄉村建設規劃,還借鑑臺北忠順裡的“超乎想巷”文化創意,巧妙利用“休憩角落”等文創設計讓村莊越變越美麗。

用藝術搭建兩岸交流的橋樑

上樓筆記丨當百年古厝遇上臺灣設計團隊!一場華麗轉身正悄然發生~

臺灣青年粉刷藝術牆

今年4月,曾寧旖攜臺灣青年一行來到平潭上樓村,開展為期五天的交流活動,從分享社區營造經驗到攜手合作牆面彩繪,充滿創意與喜悅的藝術創作,為上樓村注入活力。

上樓筆記丨當百年古厝遇上臺灣設計團隊!一場華麗轉身正悄然發生~

小學生圍觀臺灣青年粉刷藝術牆

曾寧旖表示,上樓村有了屬於自己的社區營造經驗與成果後,將進一步融入創新理念,而青年們的創意是最多、最廣的,兩岸青年的交流將為上樓村的未來發展注入新活力,如如源頭活水一般,擦亮平潭上樓村這塊招牌。

上樓筆記丨當百年古厝遇上臺灣設計團隊!一場華麗轉身正悄然發生~

臺灣畫家在上樓村彩繪牆面

“讓藝術走進社區,搭建兩岸交流的橋樑。”5月,臺灣中華現代國畫研究學會學會理事長陳銘顯一行8人也來到上樓村,用4天的時間進行牆繪創作,為上樓村注入了臺灣公共藝術美化的資源。

  • 視頻:福建綜合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