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博士郝宏圖首演呂紹恩《鋼琴大賦格》

1月24日,郝宏圖博士在北京珠江鋼琴藝術之家音樂廳,舉辦了一場意義非凡、值得記錄的鋼琴音樂會。中國音樂歷史上唯一一部賦格作品, 由呂紹恩教授創作的《鋼琴大賦格》作品——獻給波蘭鋼琴博士郝宏圖,在中國首次公開演奏。

鋼琴博士郝宏圖首演呂紹恩《鋼琴大賦格》

大賦格在外文裡是GrosseFugue(指擴大了的賦格)。這種體裁形式是巴赫(BACH 1685一1750)在死前一年(1749)創意的,擬以他的姓BACH作為四個音符的賦格主題寫一首擴大了的賦格套曲,實際上是將幾個賦格樂章不間斷的聯綴在一起,但都必須由此四個音符的主題派生出來的賦格方可,其寫作技術艱深無比,由於次年巴赫去世而流産。所幸貝多芬在77年後的1826也是死前一年終於完成了巴赫的夙願,寫出了742小節,十七分鐘的【絃樂四重奏大賦格】。自此以後至今的192年裡世界音樂史上不論肖邦、李斯特還是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等人,至今尚無第二人再寫出第二首大賦格來進行首演與發表。這在牛津音樂百科大辭典裡、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卷裡的大賦格辭條裡可知這一事實!另外,音樂史上也從未有人寫過【鋼琴大賦格】【合唱大賦格】【絃樂合奏大賦格】【管風琴大賦格】【交響樂隊大賦格】這五種形式的音樂作品!所以此次的首演帶有很大的音樂和技術的探索性。呂紹恩教授緊隨190年前貝多芬開創的這一大賦格寫作的艱苦道路和傳統,嘗試著寫出第二首但卻是帶有中國風格的大賦格,向西方音樂界挑戰、打擂。湖南陳經榮教授評價道:“呂老的《鋼琴大賦格》體現了一位大學者精湛的復調寫作技術,同時這種嚴謹的、教科書似的對每一個行走的動機、樂句及連接部份予以提示和說明更體現了呂老育苗不求回報的人格魅力和奉獻精神。”

鋼琴博士郝宏圖首演呂紹恩《鋼琴大賦格》

鋼琴博士郝宏圖首演呂紹恩《鋼琴大賦格》

郝宏圖博士嫻熟的鋼琴技藝和獨創的演奏技巧,成功演繹了這部值得載入歷史的作品。此次演奏將成為音樂學院的學生科研教材,也將成為畢業論文研究方向。無論是研究西方巴赫,還是中國賦格都會參照這首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