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飛雲浦能夠幹掉解差自救,換林沖盧俊義絕對不行

在《水滸傳》裡,武松和林沖、盧俊義都有過一段被解差謀害的經歷,武松成功自救,而林沖依靠魯智深、盧俊義則依靠燕青搭救,否則,這二人都不可能倖免於難。林盧二人都有一身強於武松的功夫,何以武松可以自救,而他們卻只能任人宰割呢?

武松飛雲浦能夠幹掉解差自救,換林沖盧俊義絕對不行

他們當時的心境情形不同。林沖盧俊義都是受人陷害,他們非常委屈,而且對官府始終抱有一定的希望。當盧俊義脫離梁山,星夜奔回大名府時,途遇燕青,燕青已是頭巾破碎,衣裳藍褸,當他把李固和盧俊義娘子勾結誣告的事告訴主人時,盧俊義根本不信,還一腳踢倒燕青,繼續走入災難之中。而在公堂之上,也不由盧俊義分說,直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昏暈去了三四次,實在打熬不過,盧俊義才屈招了。但是,盧俊義卻並沒又因此看清官府的本質,依然心存幻想,從未想過要反抗。林沖就更不用說了,在開封府一再鳴冤叫屈,即便被刺配滄州,他依然還抱著要“掙扎得回來”的想法。那麼,林盧二人有著這樣的心態,他們又怎麼可能會存反抗之心呢?更不可能主動去殺掉解差以求脫身。武松則不同,從某種程度上說,他沒有林盧那麼冤屈,他明白禍是自己闖的,對方一定不會放過他,所以,在公堂上,當牢子獄卒拿起批頭竹片雨點般地打來時,武松趕忙屈招,免了酷刑。而當用長枷把他枷了押在死囚牢裡時,武松就在尋思復仇的事了,並在施恩探監前,就已經準備越獄。不僅如此,施恩還一再提醒武松,張都監刻意要陷害他,尤其是在押解上路時,施恩附耳低言道:“路上仔細提防,這兩個賊男女,不懷好意。”於是,武松便不像林沖盧俊義那樣安分,他自己本已經有所準備了。所以,未待解差動手,武松便主動出擊。那麼,兩個解差和殺手又哪裡是武松的對手呢?


武松飛雲浦能夠幹掉解差自救,換林沖盧俊義絕對不行

他們的經歷秉性不同。盧俊義自不用說了,養尊處優的大名府員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實在太膚淺,所以才在燕青的一再提醒下,依然上了梁山的當。那麼,他對於官府的黑暗,江湖的鬼蜮伎倆自然是知之甚少。即使是林沖,同樣是謙謙君子一個,性格儒雅平和,與世無爭。有點社會經歷也不過是與禁軍打交道的教頭,對江湖的詭詐同樣知之有限。因而,他們從未想過解差會在途中罔顧王法結果了犯人的性命,也就毫無防範,即使是解差一再折磨他們,也只是忍氣吞聲而已。語言上的抗爭尚且沒有,又怎麼能指望他們有行動上的反抗呢?所以,任人宰割幾乎就是註定的了。武松則大為不同,出身市井下層不說,還有很豐富的人生閱歷。先是因酒醉誤以為打人致死,便為躲災避難四處逃亡,其間自然積累了很多江湖經驗,再經歷打虎、做都頭、為兄報仇、十字坡打店,尤其是替施恩出頭爭奪地盤等,武松一直就沒有消停過,弱肉強食、爾虞我詐一類事情,對武松簡直就是家常便飯,他早已歷練成一個江湖老油條了。那麼,對於解差的謀害,已經有所提防的武松,又怎麼可能讓他們得手呢?

武松飛雲浦能夠幹掉解差自救,換林沖盧俊義絕對不行

面臨同樣的謀害,他們的結果迥然不同,這無關其武藝的高低,更不是林盧不敢反抗,本無反抗之心,又何來反抗之舉呢?通過這樣類似的情節,更進一步讓讀者區分施耐庵先生筆下不同的人物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