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丨諮詢室裡的佛系少年

心理教育丨諮詢室裡的佛系少年

一 狒狒和平頭哥

2015年,我們諮詢室裡有一隻狒狒,一隻蜜獾平頭哥。

嗨!狒狒是我的網名啦,今年十六歲。你們知道狒狒有多厲害嗎?他可以殺死豹子的。我最喜歡狒狒,所以,我就給自己起名叫狒狒,我是一隻大公狒狒。

我就是平頭哥,今年十五歲,雄性,網上的遊戲攻堅黨,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再大的BOSS都不在我的話下。網上有段6分鐘平頭哥攆著咬貝爺的視頻,就因為貝爺踢了平頭哥一腳,直到貝爺脫下靴子給平頭哥,才擺脫它的追咬。我誰都不服,特服平頭哥。我就作一隻平頭哥,我他媽就是一動物,一隻蜜獾,不可以嗎?我說可以就可以。

狒狒喜歡找人聊天,聽他吹牛胡侃,他嗓門大,話說滔滔不絕,毫無顧忌。狒狒是早產兒,他說他七個月就迫不及待從母親肚子裡鑽出來,他對這個世界太好奇了,想弄明白這個世界。父母忙於生意,他是由祖父母帶他的,由於他是早產兒,祖父母對他過於寵溺,他兩歲多時,會用自己的身體來要挾恐嚇祖父母。比如,他會突然背過氣去,他還會突然從高高的桌子上跳下來,他會拿頭會撞牆,他會不穿衣服讓自己受寒發高燒,會喝冷水讓自己拉肚子,總之,他嚇人的手段非常之多,本來,他就體弱多病,這麼一折騰,整天嚇得祖父母焚香磕頭求佛保佑,保佑這個唯一的孫子平安長大成人。

平頭哥平常懶得答理人,只有說到他玩得最得意的某款遊戲時,才能打開他的話匣子。拉出話頭,他高興時,和他談他看的網絡小說也行。他一急就罵人,不管是誰,他都罵。就連平常說話,也是髒罵不斷。他從幼兒園一直到高中,沒少與人打架,和父親打過數次。父親說,他越長越高,力氣也越大,十五歲,他身高181,比爸爸高三釐米,打不過他了,他有些怕了,真不知這個孩子怎麼辦?

狒狒和平頭哥都喜歡軍事,喜歡聽歷史故事。他們都看過網上不少當代人對歷史的文字描述,看過不少的動漫和網絡小說,都愛玩遊戲。不同的是狒狒更喜歡在網上上網課,和網上的老師同學聊天,胡扯亂侃。每次上網課,狒狒都非常準時進入網絡聊天室。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有問題,他在網上的人際交往良好,而且很守時,很有信。平頭哥卻是很有主見,不和他的愛好相關,他就懶得答理你。

心理教育丨諮詢室裡的佛系少年

二 我是佛系少年

家長找醫生,醫生給安個精神疾病的名稱,吃上藥,他們依然不上學,不寫作業,不學習,索性連個人衛生都免了。狒狒就說,我是狒狒,你見過狒狒刷牙洗手嗎?你見過狒狒作家務洗褲頭疊被子嗎?爸爸就和他講,晚上你睡馬路上,怕車碾壓的話,你可以睡樹上。他說,警察是不允許的啊,警察允許我就睡了呀。媽媽叫他滾。他說,我憑什麼滾,你們生我幹什麼,我又沒有哭著喊著要你們生我。我真的滾了,你們又擔心我,你們真賤!要不,把我送精神病院吧,我在那裡住著就行了,你們什麼都不用管我,給我一部手機就行了。有醫生說,這小子就是個無賴,他的問題是個教育問題,你們還是去找個非常有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和他鬥法去吧。狒狒說,我的媽媽碩士學歷,爸爸名牌大學畢業,都整不了我,找個諮詢師也白找,能整我的人還沒有出生呢。要麼,你們請佛來吧,我是佛系少年,只有佛能和我鬥法。

平頭哥無論你說什麼,他大都一言不發。急時,就摔打一通,甩臉走人。上學,去你媽的,老子不需要。

這兩個小子,都很聰明,四肢健全,頭腦發達,且有著伶牙俐齒,思辨詭譎。之所以被送到諮詢室裡來進行心理教育,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對什麼都漠不關心,無所事事,只要不上學,不學習,不幹活,只要有智能手機,有電腦,能上網,怎麼都行。

父母最頭痛的是他們的失學和精神科醫生給予的精神類疾病診斷,他們搞不清,孩子到底怎麼啦!即使有點精神不正常,也要上著學看病吧,怎麼著不能不上學,不上學幹什麼?父母小時候不上學,就下地幹活,或者接替父母去廠裡幹活。現在,未成年的孩子,什麼也幹不了,哪兒也去不了,在家待著,就是上網,沒有學歷,將來的就業戀愛都可能是大問題。父母都快急瘋了!

面對父母急催他們上學,他們才不以為然,說出這樣的話:要我好好學習,奮鬥,為什麼,你們病啦,還是瘋啦,你們的錢連我的孫子吃穿都不愁了,為什麼一定要逼著我去受老師的窩囊氣,被那些八婆管著,整天裝孫子,去你大爺的,老子不幹!我一不偷,二不搶,三不違反法律,不幹損人利己的事情,愛國愛黨愛爸媽,為什麼一定要我非在學校那個不是人呆的地方學習,學了有什麼用,出來還不照樣工作,養家餬口,一個月5000,10000,有意思嗎?咱家缺那點錢嗎?你們口口聲聲是為了我,不讓我吃苦,讓我活得開心幸福,看看,我現在就覺得這樣就很幸福啊,你們瞎折騰什麼啊,又是帶我看精神病醫生,又是看心理諮詢師,這是對我好嗎?這是變態!你們就看不得我高興,只有我被學校管起來,天天作那些沒意思的題,你們才高興。你們也太虛假了吧!

狒狒和平頭哥都這樣宣稱:我與世無爭,與人無求,早就看破紅塵。人生不就是從生到死這麼一個過程,還有什麼?我們一天天奔向死亡,走向自己的骨灰盒!我趁死前的好時光,好好尊重一下自己的內心,聽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喜歡什麼就做什麼,喜歡什麼就玩什麼,我活得自在又開心,這不正是你們希望的樣子。你們辛苦工作,努力掙錢,不是一直這樣說,希望我開開心心,無憂無慮地活著嗎?我已經開開心心,無憂無慮地活著了,幹嗎非要把我投到水深火熱的學校裡去,讓我上刀山,下火海,看我瀕死掙扎,你們的良心可忍嗎?

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什麼功名利祿,名牌大學,出人頭地,神馬都是浮雲,是空!我對你們沒有什麼要求,只要能上網,有一口吃的,有地方睡覺,就成!我這麼低的要求,你們還要怎麼著,實在看我不順眼,就把我殺了吧。不成妖不成魔,就成佛!

狒狒說,我是佛系少年!

此言一出,我目瞪口呆:等等,小子。恕我見少、識窄,佛系少年是什麼?

心理教育丨諮詢室裡的佛系少年

三 佛系少年是怎麼產生的

爸爸媽媽都不停地問,老師,這是怎麼啦?我們是教育不到位,可是好多家長也都是這樣寵愛孩子的,我的孩子怎麼就成了這個樣子?

我告訴父母,愛孩子的父母們,有些人愛孩子愛得沒有了邊界,什麼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不想讓孩子吃一點苦累,承擔一點挫折與困難。在物質上,更是衣食無憂,應有盡有,生怕有一點點委屈了孩子,讓孩子受了傷害。特別是孩子嬰幼兒時期,養育不易,更加重父母對孩子的珍愛呵護。孩子即使言語行為不當,也往往會覺得孩子小,不管什麼,父母都去代勞,不會堅持原則去惹孩子不開心,更不會苛責孩子的過錯。

孩子們目前生活物質充裕的條件,是父母在安定的國度中,在良好的國家政策引導下,用辛勞的血汗打拚出來的。生活達到了目前這樣的條件,並非是一勞永逸,孩子們可以永遠享受著這樣豐富的物質生活條件,代代相傳,衣食無憂。天災人禍,在這個世界上頻頻上演。人類種群在【優勝劣汰,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自然法則的規律中,上演著激烈地競爭。國與國之間的明爭暗鬥,絞殺征戰,從來沒有平靜過。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一直都是波濤滾滾,此起彼伏。家長們有著生存危機感,有著強烈地競爭攀比意識,孩子卻在家長早期溫馨而周全地呵護中長大,感知不到生存危機,承受不了任何壓力。動漫、網絡文學以及網絡遊戲,都以征戰南北,暴力競爭為主要情節,但在現實中,孩子們坐享父母的財富,不問東西長短,苟且取樂,得過且過。 家長直想著樹大自直,等著孩子長大後自然明白父母的艱辛,自然獨立,努力奮鬥。家長只管在早期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和自由,無條件的尊重呵護孩子,讓孩子的幼年成長,塞滿父母深深濃濃的愛。他們覺得樹大自直,孩子小時,儘可能地多包容孩子。

殊不知,冰凍三盡,非一日之寒。孩子形成這樣的心理特點,言語行為習慣,哪個不是從小積累寵溺出來的。俗話說,三歲看老。當下的世人,三十歲了,還自稱本寶寶。

四 佛系少年,怎麼調整

我和父母說,針對佛系少年,老師除了有豐富的知識,滿滿的愛心,更需要有足夠的智慧,足夠的耐心,韌勁毅力,因材施教。教育不存在一蹴而就,只能是循序漸進。咱們普通的教育根本帶不了他們,因為普通的教育是大班制,要跟著教學大綱走,而佛系少年的教育,需要小組個性化特製。經驗豐富的教育工作者針對他們的家教個性特點,一對一先抓住他們的心,心理教育和行為訓練穿插進行,才能顯出效果。孩子終究要進入社會,學習工作都離不開人際交往,他們未來戀愛結婚,更是需要懂得家庭倫理,夫婦和美,尊上親下,才能擁有幸福的生活。一般情況下,孩子的父母是不適合再給予孩子教育調整的,必須讓孩子換一個新的環境,重新建立新的行為模式,並使之內化成為習慣,才能完成良好的教育改善。

針對佛系,在建立好諮詢關係後,我和兩個孩子展開了思辨。

佛是什麼?平淡,寧靜,安詳,自由,無慾等。苦了,累了,受傷了,用佛系來撫慰一下心靈,休憩養生,是不錯的一種作法。但對於未成年的少年來說,行為舉止乖張,言語無狀,學業中斷,動則拿佛來遮掩自己的不上進,無理想,逃避困難,只會斷送你們的青春,讓家長頭疼。佛系少年,並不是你們真的明白了佛的意義,而是生活在父母創造的良好物質條件下,不願承受任何壓力,不願承擔什麼責任,隨心所欲,享受生活的推托之詞。在野外在室內,在訓練中在遊戲時,我用了三天時間,讓他們明白自己的佛系是什麼,讓他們口服心服。

佛系少年是個青少年心理成長的問題,也屬於教育問題。一般情況下,先進行個案調整,等孩子能夠平和接受老師,原意跟著老師進行學習生活,就進入我們的心理教育小組,通常情況下,一個小組三至五人。在心理教育小組裡,不但進一步給予心理及行為的調整訓練。同時,輔導中小學各科文化課。孩子們都喜歡歷史和地理,心理訓練的老師們會帶著孩子們一起去歷史古蹟去瞻仰先祖遺蹟,用腳步丈量承載著中華古老文明的土地。這樣,孩子們會對中國歷史文化心有敬畏,對現代科學發展心生自豪,對未來心生奮進的精神力量。孩子們在開拓視野的過程中成長,在旅行中成熟懂事,在對歷史遺蹟的瞻仰中瞭解國學與人文倫理,自律意識自然發生。孩子們再去學習,由被動變主動,孩子在自主的意識中學習,效率極高。一個學期的課程內容,數理化類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學完。語文英語需要背誦的學科,在會比在學校快很多。

狒狒在我們的心理成長中心經過半年的心理教育和文化課輔導,回家進了他掛學籍的那所高中,開始,他承受不了學校的那種管理教學的氛圍,鬧著退學,又跟著我們作了幾次諮詢,他還是咬牙挺過去了。一年後,考入一本院校。進入大學,他很高興,參加兩個社團,成了班級的活躍分子。年前,他告訴我一個秘密,有幾個女生都和他走得很近,在撩他。

平頭哥跟著我們三個月,就回去參加中招考試了,成績出來,親人們都頗為吃驚,居然能考四百多分啊,以為能考百十分就不錯了。他不願讀高中,選擇了一所三加二學校,去讀電子商務。到學校後,由於學識出眾,情商高,很受小夥伴推崇,班主任很是欣賞,於是,當選班長。這個班在他的帶領下,男女同學和睦團結,班裡學習氛圍較好,是學校班風最好的班集體。平頭哥也有一個秘密,他看日本動漫,玩英文遊戲,日語和英語他己經自學得很好了,最起碼日常交流是不成問題的。

教育引導到位,這佛系少年,都是不簡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