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30天,我掙了17492塊錢

我今年23歲,應屆廣告生,大學期間經歷了五家公司,離開上個公司1個月,成為自由職業者後,賺到了17492塊錢。

當我在成長中慢慢接觸到人和事越來越多,慢慢地發現朋友圈是個奇怪的地方,無論你怎麼努力,總會有人比你更強,賺的錢比你更多。

這也就促使著我更加努力,有著更多的動力和信心。

什麼上市公司的經理,自媒體大咖,一年收入上百萬,甚至上千萬,幾乎感覺像我們這種螻蟻在其中沒有任何的價值。

但又回到剛畢業的同學身邊,多少人夢想著自己能夠達到月入過萬,而這樣的目標,對於大多數的同學來說並不容易。

不過也不是沒有,之前在社團部門的朋友就有達到的,一個能力很強,做事很認真的人。

大三的時候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要和比你努力的人在一起》,我也儘量去這樣做。

可當我真正接觸那些厲害的人時,會發現之所以他們的收入能夠有這樣的高度,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魅力,既有個人的努力,也有時代的機遇,關鍵是自己給自己的運氣。

不可否認,賺錢這件事運氣有著很大的關係,但努力和選擇,同樣重要。

離開公司的這一個月,我不僅完成了20天收入過萬的新紀錄,還利用了廣告學專業營銷,開展新媒體營銷,社群運營,幫助家裡的農產品銷售額同期提高了400%。

對於馬上就要畢業的我來說,這算是一個好消息。

01「取法其上,得乎其中」

很多東西需要積累,沒有常年的練習和堅持,可以說是很難有所成就。而寫作就是其中的一種形式。

我不認為我的文字有多麼優秀,我甚至覺得我這麼垃圾的水平怎麼能夠讓讀者喜歡上我,我只能不斷地學習和練習了。

從大二開始,我便重新文字之路,至今為止整整寫了將近30萬字,也可以說我是這幾年來算是最有毅力的事了。

期間我有過放棄和懈怠,不過我始終相信,一件自己喜歡的事物一定會重新回到自己身邊的。

我寫作靠什麼賺錢呢?

但那些文字卻是我的違心之作,僅僅是為了生存,我不希望你們看到,而此刻的這篇文章,才是我內心自己真正想寫的。

而我依靠寫作,這一個月來,拿到了近7000元的收入。

02「不要放棄你的興趣,說不定會帶給你意外的驚喜」

大二時期的攝影課,讓我本來對拍照沒有什麼天賦的我,喜歡上了攝影,成為一個興趣。

我記得,剛開始攝影的時候,我只會簡單的找找角度,拍個幾張,看看會不會有幾張好看的照片,發發朋友圈什麼的。

但慢慢的我發現,這裡面的門道實在是太多了。

最基本的設備,我現在還拿著入門的佳能700D在拍攝,沒有什麼好的效果,單純的依靠一些攝影技巧和後期,才能勉強維持我現在商業攝影。

不過最近在嘗試著用手機進行攝影,拍出來的效果貌似也不比入門單反差,尤其是用華為的萊卡鏡頭,有時候還能帶給我不小的驚喜。

其實我最初並沒有想著把攝影當做賺錢的工具,僅僅是喜歡,也沒有進行系統化的學習。

我給一些小姐姐攝影,開心就好,但一段時間之後,一些商拍的機會就擺在我的面前,我想想也可以拍,反正我只是作為一個興趣,拍不好大不了不要錢。

就這樣,從大三到現在,自己的攝影技術在不斷地成長,雖然沒有設備,但在當地的攝影圈裡開始有推薦我接一些單子,我也就順理成章開始了攝影賺錢之路。

不過我還是抱著開心的狀態來拍,小姐姐或小哥哥可以聯繫我,約好時間,拍完之後,雖然我會有一個價格,但這些錢的真的是隨意,認可我的攝影作品就夠了。

儘管是這樣,這半個月來,三次攝影的商拍,也讓我增加了3000左右的收入。

03「緊跟時代的步伐,不缺賺錢的門道」

有朋友向我傾訴,沒有一技之長,也不會向我這樣寫作和攝影,每天只會刷刷微博和知乎,看看抖音,找不到賺錢的好門道。

可對於廣告學專業出身的我的來說,任何東西,只要有需求,就有市場。

前兩年直播很火,可惜當時沒有去做,錯過了很多機會,但這並不代表我就沒有機會去做直播相關的工作了。

鬥魚的朋友找到我,希望我能給他旗下的一些直播策劃一些活動,尤其是戶外的活動。

看嘛,那些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主播其實在一些專業性上的技能也是十分缺乏的。

三天時間,一份直播活動策劃,用身邊的事情作為創意,策劃執行的各類細節,利用主播的個人魅力,一次直播活動就出爐了。

一場直播,將近20萬的人氣,暫不清楚的禮物數量和收益,但我清楚的是,活動現場的彈幕是應接不暇的,而我也拿到了近5000元的策劃費用。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可以發揮才華的地方,但才華是需要你自己去抓住的。

多學習,多認識一些人,尤其是緊跟時代的一些軟件和趨勢,賺錢的機會就會出現在你眼前。

我相信,這樣的機會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會越來越多,而最困難的是走出第一步,慢慢的積累,慢慢的去改變。

04「自由職業,靠的是自律」

“對不起,我上班是來掙錢的,不是和你談理想的,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正是這樣的想法,讓我選擇做自由職業者。

很多人可能會羨慕自由職業者這樣的身份,因為看起來我不用受老闆的限制,不用上班,很自由,想幹活就幹活,不想幹活就可以睡覺。

不僅如此,我可以在家裡辦公,也可以去咖啡廳,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一臺電腦就好了。

想象總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你想象中的美好,是隻看到了光鮮亮麗的外表,卻沒有看到挑燈夜戰的艱辛。

自由職業是什麼?是需要自己賺錢,也需要自己承擔的風險的職業。

最關鍵的是,需要100%對自己負責。

舉個簡單的例子,上班的時候,你偷個懶,其實沒有太大關係。

工作中你出錯了,對於你來說會有些影響,但對整個公司來講,影響甚微。

你無論幹多少活,基本上每個月的收入是相對差值穩定的,這會給你心裡有著安穩的感覺。

但自由職業者則不一樣,我需要真誠地面對自己,我不能偷懶,因為一旦偷懶,直接影響我的收入。

這段時間,我經常會缺少一種安全感,因為我還是在依靠自己的時間在換錢,一旦我停止出賣我的時間,我的收入就會斷了。

同時,我也要面臨著雜誌社主編和自媒體平臺的限制,交出去的作品一旦存在一絲糊弄之心,可能我的收入立馬受到影響。

不僅如此,這半個月我蹲在馬路邊改過文章裡的錯誤,在高鐵站還要改客戶的要求,時時刻刻都在想著這些事情。

所謂的不上班,其實是時時刻刻都在上班。

所謂的自由,也在要求著自己不斷“自律”來換取的。很多你看到不到的付出,只能藏在自己的心裡。

05「所有的一切,需要積累」

有一句話我覺得很符合寫到這裡的心境:“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一生。”

從大學開始,我們聽到了太多有關人生和未來發展的話題,可真正為了自己發展的人有多少呢?

無論什麼專業,是否喜歡也罷,一個人如果有著一個積極向上心,不管成績好與壞,都會在自己有限的時間裡,去做那些對自己未來有幫助的事情。

大學有一個其他專業的朋友,喜歡遊戲,整天的玩遊戲,本來我想勸他不要沉迷。

後來我發現,他打遊戲是為了研究,他不僅僅是在打遊戲,還在遊戲裡建社群,此刻他也即將畢業,卻已經是遊戲營銷公司的老大了。

看呀,打遊戲同樣也是在為了自己未來,為了自己的理想和興趣。

很多人帶著“不喜歡這個專業”、“不愛讀書,讀書沒用”的藉口走完整個大學,可面對四年大學在宿舍無聊的浪費青春,嘴裡卻說著青春永存,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話去回答?

今天寫下的這篇文章也想說,時間是證明一切最好的手段,學了四年,我給自己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也對自己在大學裡不斷折騰的歲月一個滿意的交代。

只有付出,才有收穫。這句話是真理,無論做什麼行業,做什麼職業。

在努力中尋找捷徑,視為智慧。在偷懶中投機取巧,視為愚蠢。

同學們,接下來的道路就要靠自己走了,沒有了老師,沒有了同學的抱團取暖,希望你們的每一個人能夠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