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問題紮了無數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線,我還能給孩子什麼?

6个问题扎了无数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线,我还能给孩子什么?

6个问题扎了无数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线,我还能给孩子什么?

比起跟“起跑線”死磕,

孩子更需要的,

是學會按照自己的節奏,

拿到重新定義起跑線的權利。

鏘鏘匠

ID:QiangQiang_Jiang

好端端又被《極限挑戰》給紮了個心。

高考前,極限男人幫在上海崇明中學做了個特別節目。

高三考生們站在足球場的同一條起跑線上,黃渤等六個主持人每人提一個問題,如果答案肯定,可以前進到下一條線;答案否定,就留在原地。

6个问题扎了无数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线,我还能给孩子什么?

這六個問題如下:

1.你的父母是否都接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


2.父母是否給你請過一對一的家教?


3.父母是否讓你持續地學習功課以外的一門特長而且現在還保持著一定水準?


4.你從小到大的旅行經歷當中,是否有過一次出國經歷?


5.父母是否承諾過要送你出國留學?


6.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並在親友面前炫耀你?

每個問題都有人前進,有人不動,差距很快出現。

六個問題後,一起出發的人站在了六條不同的線上。

6个问题扎了无数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线,我还能给孩子什么?

以各自的位置為起點,學生們衝向體育館,只有前20名才有資格進入館內拿到禮物。

6个问题扎了无数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线,我还能给孩子什么?

讓人扎心的,是在體育館裡翹首盼望的家長。

6个问题扎了无数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线,我还能给孩子什么?

看見自己的孩子跑進來的,開心。

6个问题扎了无数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线,我还能给孩子什么?

自己的孩子遲遲沒進來的,揪心。

6个问题扎了无数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线,我还能给孩子什么?

20名學生到位後,有幾個沒見到自家孩子的爸媽,明顯眼睛紅了。

以至於客串主持的黃渤不得不出來圓場:“大家不要緊張,這個不是高考成績啊。”

彈幕裡一直有人說“殘酷”,確實殘酷,但也特別真實。

就像黃渤所說:“你們之所以站在這條線上,和你們之前的努力其實並沒有多大關係。”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

  • 靠前的起跑線,站不下所有的人,無論父母怎樣拼盡全力,他們能把孩子送達的地方,總有高低遠近的差別。

遊戲很現實,這一代的孩子,大多數是家境殷實的中產階級,而作為上一代孩子的我們,就沒有那麼幸運地能擁有那麼多資源了。起跑線重要嗎?很重要,但並不是最重要的。

01

當爸媽的“起跑線焦慮”已經是全世界的通病。

不久前上映的一部印度電影,名字就叫《起跑線》。

家境殷實的印度中產夫婦,為了讓女兒上名校,買了學校3公里內昂貴的學區房後,才知道面試還要考爸媽。

為了通過面試,女兒進了培訓機構,爹媽上了擇校輔導,一家人:

  • 先是裝貴族,買名牌、說英語、唱高雅歌曲;

  • 再又裝窮人,找黑中介、搬貧民窟、偽造身份;

    ……

就是為了鑽政策的空子給孩子爭取到一個入學名額。

身邊的媽媽們看完電影,紛紛吐槽:這哪兒是印度,這不就是我大中國的北上廣!

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全世界的爹媽都可以化身虎媽狼爸。

看看電影裡這臺詞,熟不熟悉?

6个问题扎了无数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线,我还能给孩子什么?

國產海清版虎媽分分鐘就能找到同款。

6个问题扎了无数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线,我还能给孩子什么?

同一個世界,同一條起跑線;同一套臺詞,同一款我媽。

02

我們這一代人,從小聽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長大,今天自己好不容易也當了媽,卻發現“起跑線”已經從送分題變成了送命題。

G是我原來在雜誌社工作時的同事,兒子今年幼升小,參加了一所重點小學的面試。結果兒子沒拿到錄取通知書,兒子的一個好朋友拿到了。

開學前兩個孩子一起玩,G和對方媽媽聊天,說起面試時的一道考題:為什麼人在下樓的時候比上樓的時候更輕鬆?

G說:“講真,這道題甩出來,別說我和孩他爹不在場,就算我們一家三口同時面對考官,那也是回答不上來。不光是娃,我倆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可人家從小就看DK大百科的孩子,輕鬆給出了答案——因為地球重力的作用。”

就在昨天,學姐D發了條朋友圈:“暫時退出家長群,已抑鬱。”

孩子升到四年級,她嚴重失眠,頭暈噁心掉頭髮,去看醫生:前庭神經炎。

除了第一批陪娃做作業的家長已發瘋,陪娃上特長班、陪娃去補習班的家長誰沒點程度不同的精神病?

其實我們也明白,永遠都有更優秀的家長和孩子,比我們更接近所謂的“起跑線”。說起來大家都在“拼”,實際上我們連比賽從何時開始都無法控制。

03

那些曾經站在起跑線最前排的孩子,註定就是人生贏家嗎?

未必。

《極限挑戰》節目裡這個遊戲的結果,並不是站在最靠前的那條線上的人跑在了最前面,第一名是站在第二條起跑線上的孩子,而拿到第二名的,原本只是站在第四條線上。

6个问题扎了无数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线,我还能给孩子什么?

“你以為的為時已晚,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跑贏了比他更靠前的人。

節目最後同樣的6道題,孫紅雷、黃磊、黃渤、羅志祥、王迅這幾個人也做了一遍。結果除了最後一題“父母視為驕傲”,孫紅雷和羅志祥前進了6步,剩下的人都在原地。

成員們現身說法道:“大家都看到了,我們都不是起跑線上最前面的人,無論父母給你創造了什麼樣的條件,最終能夠成就你人生的,只能靠你自己努力來實現。”

6个问题扎了无数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线,我还能给孩子什么?

04

比起跟“起跑線”死磕,孩子更需要的,是學會按照自己的節奏,拿到重新定義起跑線的權利。

我們也許給不了孩子足夠靠前的起跑線,但我們可以傳遞給孩子一些不會被生命長河輕易稀釋的東西。

  • 比如,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學到腦子裡的東西是誰都搶不走的;

  • 比如,要交一些真正的朋友,健康的人際關係不會因利聚而來,也不會為利散而去;

  • 比如,讀書給你智商,人生歷練給你情商,它們同樣重要;

  • 比如,追求世俗意義的成功並不俗氣,它值得我們為之努力,但倘若沒有,也不意味著你是個失敗者。

起跑線確實重要,但比它更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悠著點兒,人生路還長著呢。

今日互動:

你最感謝父母給了你什麼?

你希望自己能給孩子什麼?

-作者-

6个问题扎了无数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线,我还能给孩子什么?
6个问题扎了无数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线,我还能给孩子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