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適合母親節看

青春年少時,總是期待一場遠走高飛,越遠越好。家在懵懂的少年心中成了最希望掙脫的束縛,迫不及待的想要擁抱遙遠的未知。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提名的青春片《伯德小姐》講述的就是一位生活在加州的高中生克莉絲汀一心想要掙脫父母和家鄉到東海岸的紐約大世界看看的過程。

克里斯汀是個普通的女孩,她的追求也很簡單。她希望離開自己生活了一輩子的薩克拉門託,她希望去到東海岸,到紐約去讀書,去見識更大的世界。她也希望能夠擺脫母親對她的拘束。她不希望自己是克里斯汀,她希望自己可以像鳥一樣自由飛翔,所以他給自己取名bird lady。她渴望成為任何人,除了她自己。在這個年紀,家與變成了最沉重的束縛和禁錮。

這部電影適合母親節看

年的時的我們大多和伯德小姐一樣,有著各種各樣的夢,卻偏偏不喜歡自己正在走的路。我們想要去到遙遠的陌生城市飄蕩,嚮往鳥兒般的生活。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好像永遠無法和家人好好說話,好像做什麼事都會被父母挑刺,做也錯不做也錯,恨不得立馬從這個家裡離開。我們揹負著忘恩負義的罪名野蠻生長,迫不及待地想等到羽翼豐滿,振翅高飛,去尋找屬於自己心中的理想鄉。

未來在想象中閃閃發光,讓當前的一切顯得黯淡。當下的各方面像一根根鐵絲,編織成一個困住自己的籠子。年輕的我們每天想著儘快長大,然後遠走高飛——擺脫父母,離開乏味的故鄉,就像一隻鳥兒飛向自由的天空。其實不諳世事青春懵懂,固執己見,一再碰壁卻依然想要奔向遠方。

這部電影適合母親節看

現實生活不是詩歌也不是電影,曾經幻想過的美好未來並沒有如期而至,生活展現在你我面前的是另一幅陌生的面孔,too yung too simple ,這個世界遠比想象中更加複雜。當我們以為自己還擁有希望的時候,或許只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看清現實的真相;當我們以為能長久地身處幸福之中,可能我們看到的只是夜晚來臨前的火燒雲。

而世界的複雜帶來的不單單是悲傷和失望。後來的我們慢慢發現,那些厭惡的一切,好像也並不是那麼一無是處面目可憎。比如經常挑剔自己的媽媽,在知道伯德小姐要跟著丹尼一起過感恩節,她沒有發火,掩藏起失落之情,依然為女兒挑選漂亮的禮服,在夜裡為她裁剪得更加合身。嫂子還對伯德小姐說起,在自己被家人拋棄的時候,是她的媽媽包容和接納了自己。

所謂“成長”,或許就是我們終於認識到世界的複雜性,能夠一定程度地跳出侷限的角度看待周遭的人與事,就是我們開始接受自己真實的樣子,哪怕自己是虛弱的、不堪的,也願意努力著一點點實在地改變。

這部電影適合母親節看

我們遠遠地出走,歷經艱險,最終只是回到了一開始出發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家就是愛。

於是她拿起電話,給母親留了一句言:“是我,Kristine,你給我的名字,是個不錯的名字。你第一次在薩克拉門託開車時激動嗎?我是激動的,而我想告訴你,雖然當時我們不怎麼說話,其實我很想對你說:所有我一生都很熟悉的路線,商店和所有東西.....我想告訴你:我愛你,謝謝你”。

離開了,你才會瞭解你的愛有多深。我想,所有離開故鄉和家人的人,都有這樣的情感體驗吧!曾經我們像bird一樣不停地飛,越遠越好,直到後來,這隻小鳥終於有了停下來的理由,那就是我們無論身在何方,都會時刻牽掛的地方-家。那個不必再遷徙漂泊,可以隨意放鬆自己舒展四肢的地方,即使燈光昏暗,床單破舊,我們還是會找到那熟悉的安全感。

這部電影適合母親節看

這部電影適合母親節看

我的母親非常嚴厲,也不喜表露情感,曾經一直以為只有好成績和高工資才是她在意的,對於我的生活是不是開心,一點都不重要,覺得她從來不會想念我,就像我從來不會想念她一樣。直到我自己有了女兒,直到她的皺紋爬滿額頭,直到聽到接到電話時藏不住的驚喜,直到她每次看到外孫女都抱著捨不得鬆手……

我終於漸漸懂得,也許有一種愛就像埋在地下的落花生,你看不到,聽不到,但她一直都在,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最溫暖踏實的停靠。

母女關係總是相愛相殺,也許我們曾吵過,出走過,心疼過,失望過,互相傷害過,但是我們是否也曾溫暖過,感動過,愧疚過,後悔過,還深愛著?母親節我們不賣產品,只想跟媽媽說:“我愛你!”你有什麼話想對媽媽說,趁現在,趁她聽得到,告訴她,以任何一種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