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我說的“致良知”的意思是這個意思(謎底可能是一首歪詩)

王陽明:我說的“致良知”的意思是這個意思(謎底可能是一首歪詩)

不是良心,不是自然而然的天性

那致良知,最深層的含義是什麼

陽明心學 | 良知啥意思(下)

致良知與禪宗的“悟境”

那麼,最深的【良知】,或者說【良知】究竟的本意,到底是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明白心學所產生的歷史和文化的背景。

01、心學的文化出處

心學,可以看作是儒家學說的一個分支,或者說是變異。而它的來源,又和北宋時期產生的理學,密不可分。儒家的學說,在先秦時代,最為本色。經過秦朝的大一統,政治制度產生重大變革,儒家學說也在漢朝被修正,繼而成為朝廷推行的主流思想。此時的儒學,相較於先秦,已經產生了部分變異。而到了北宋,則產生了又一次的重大修正,和先秦時期的儒學相比,變異更甚。這其中的緣由,要談到佛教。

佛教從漢朝傳入中國,到北宋,已經力壓儒道兩家,成為當時中國人在精神層面的主流思想,北宋大文豪歐陽修,甚至有“第一流的人才都入了佛門”這樣的感慨。而在佛教諸多流派中,禪宗又是一枝獨秀,當時上至皇室士大夫階層,下至販夫走卒,學禪者多如牛毛。

王陽明:我說的“致良知”的意思是這個意思(謎底可能是一首歪詩)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很多不信佛的儒生就有很強的危機感,為了維護儒門,他們決心要批判佛教。但是,直接批佛的行為,早在魏晉時期就開始,一直持續到唐朝,卻始終無法批倒佛教,學佛者反而越來越多。當然,要知道的是,中國的學佛者,很多人都不排斥儒家,甚至很多本來就是儒生、士大夫。他們學佛,並非是學一家,棄一家,而是在學佛後,把儒家看做是比較基礎的內容,把佛教當做是高階的精神追求,即相當於是把儒家當小學,把佛教當大學。一個人當然會從小學讀起,但如果想接受完整的教育,那就要一直讀到大學。但就是這樣的儒佛兼學,也引起很多儒門人士的不滿和擔憂,他們不甘心儒家被貶低。所以,宋儒們在前輩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一種新的批佛方式:【就是學習和借鑑佛教的一些思想,用之武裝儒門,加深儒家思想的厚度,然後再來與佛教抗衡,對其進行批駁。】而當時佛門最盛行的禪宗思想,因為其靈活簡易、宗教痕跡不明顯,又因為是儒門士大夫們普遍會學習瞭解的,所以成為宋儒們學習借鑑的最好內容。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北宋的理學大家們,就已經開始大量借鑑禪宗思想來武裝儒門。到了南宋,朱熹、陸象山等人,受禪宗影響更深,

朱熹更是在趕考時還不忘帶一本《大慧宗杲語錄》(大慧宗杲是南宋第一大禪師),而後來,朱熹也成了批佛最為得力的理學家。

王陽明:我說的“致良知”的意思是這個意思(謎底可能是一首歪詩)

到了明朝,朱熹對於儒家經典的解釋已經被朝廷列為標準答案,作為讀書人的王陽明當然承襲了程朱理學的思想。但是,他天性聰穎,對於朱熹的很多東西,並非不加思考的全盤接受,而是會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最著名的就是關於《大學》中【格物】的這個概念,王陽明就結合親身經歷,提出了和朱熹完全不同,但更加合乎邏輯的解釋(具體可見本號之前那篇文章)。同時,王陽明也廣泛涉獵佛道兩家的思想,但最終還是迴歸於儒,在朱熹理學思想的基礎之上,創立了“心學”。

王陽明:我說的“致良知”的意思是這個意思(謎底可能是一首歪詩)

陽明Sir曰:“沒事不要格竹子,因為坑爹。”

所謂“心學”,在我看來,其實就是【儒家的人倫道德,加上佛門的禪宗思想】。只是,陽明先生對於禪宗的體悟更深,更是直接提出【致良知】這一概念,可以說完全以儒家的詞彙,詮釋了禪宗的悟境。

所以,【良知】的最深含義,其實,就是禪宗的一種悟境,和善心噁心,並沒什麼關係。

02、心學與禪宗

要證明這點,其實也不難,還是看陽明先生自己在《傳習錄》中的論述:

“「不思善,不思惡」時,認本來面目,此是佛氏為未識本來面目者設此方便。本來面目,即吾聖門所謂良知。”

————《傳習錄》

瞭解禪宗的朋友應該知道,所謂“不思善、不思惡”,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當年在逃亡途中,指示追趕而來的惠明法師開悟的公案,惠明經此指點,大徹大悟,也放棄了追回五祖衣缽的念頭,成為了六祖最早的一個弟子。陽明先生這樣講,就等於承認了【良知】就是禪宗的悟境,清晰明瞭,不容置疑。

王陽明:我說的“致良知”的意思是這個意思(謎底可能是一首歪詩)

- 六祖慧能:禪宗界“扛霸子” -

至此,我們已經論證清楚,所謂【良知】,最深的含義,就是禪宗的悟境,這和宋明時期儒生們的修學背景有關。而心學,其實也就是儒門和禪宗結合的產物。這種【良知】,無關乎道德,哪怕再壞的人都有,所以這也是陽明先生說良知是“無間於聖愚,天下古今之所同”的原因。

要說陽明心學中關乎道德的,那是四句教中的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可見,【格物】,就是斷惡修善,這才是關乎道德的。當今天下,很多人把【良知】當成道德,實在是不瞭解陽明心學真正的關要,僅僅是望文生義,得了個最淺層的解釋而已。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這種悟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一般人又該如何去體悟呢?

03、心學的悟境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說很抱歉,禪宗所謂“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千聖都不傳,我一個凡夫俗子,如何能說?不過,好在有《傳習錄》在,我們還是可以看看陽明先生,如何來闡述的:

“良知者,心之本體,即前所謂恆照者也。”

“(喜怒哀樂)未發之中,即良知也,無前後內外,而渾然一體者也。”

“蓋良知雖不滯於喜怒憂懼,而喜怒憂懼亦不外於良知也。”

“良知只是一個良知,而善惡自辯,更有何善何惡可思?”

“聖人只是一能之爾,能處正是良知。眾人不能,只是個不致知,何等明白簡易!”

————《傳習錄》

類似的話,《傳習錄》中還有很多,大家有興趣自己去看。但若真要明白,恐怕還是要從“為善去惡是格物”下手做起。

其實呢,講了這麼多,回頭去看看本文最初引用的孟子老人家的那句話,

“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不也就是那麼回事嗎?

簡單總結,良知,由淺而深,可以有三個層次的理解:

1、善良的心(是指需要通過教育、引發甚至鬥爭而產生的)。

2、自然而然、不假造作、天生本具的善心。

3、禪宗的悟境,與善惡無關。

實在還想問的,禪宗悟境到底是啥?那麼,獻上幾年前在日本京都醍醐寺暫住時所作的五言絕句一首,諸君自看去:

鳥鳴醒山居,輕煙沁草廬。

淡竹簷下默,一步一醍醐。

王陽明:我說的“致良知”的意思是這個意思(謎底可能是一首歪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