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血戰全州之謎3: 血屠全州城之前是否留有“生門”

太平軍北上,先後在桂北全州縣縣城、蓑衣渡一帶進行大戰,史稱太平軍的全州戰役,戰後留下許多千古之謎,為史學家所未解。其實,細細觀閱史料,走訪民間,有些迷雖然依然是謎,但有些謎還是可以解開的。

筆者年幼時便聽大人說,當年太平軍路過全州時,原計劃直接進軍湖南,但因後面部隊遭到城牆上守軍炮擊,引發前軍反過來合圍全州城,由於攻城死傷慘重,故發誓攻下城後不留俘虜。為防誤殺平民,太平軍在攻入全州城前便放箭傳信通知平民撤離,並特意留下“小南門”讓平民出城。由於年少,我當然對此深信不疑。但近年來,由於對歷史有興趣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人撰文表示懷疑此“生門”是不是後人為太平軍“唱讚歌”而虛構的“傳說”。帶著這個疑問,我便留心這個問題。

太平軍血戰全州之謎3: 血屠全州城之前是否留有“生門”

異常堅固的全州古城牆

依筆者看來,他們留“生門”是合情合理的,這對只與官軍作對的太平軍來說有兩個好處:一,可放過平民。太平軍“仇富不仇窮”,“屠殺”平民不僅沒有必要,還會毀壞太平軍的聲譽,對他們的事業不利。二,在軍事上可以給守軍以出路,從而起到瓦解守軍的作用、為自己順利攻城創造條件。而是否留有生門的根據在哪裡呢?

太平軍血戰全州之謎3: 血屠全州城之前是否留有“生門”

殘存的古城牆

太平軍血戰全州之謎3: 血屠全州城之前是否留有“生門”

小南門城內往城外看

太平軍血戰全州之謎3: 血屠全州城之前是否留有“生門”

小南門城外東面側面拍攝

筆者記得,2007年9月18日到9月19日,臺灣“中國電視公司”攝製組來全州進行採訪拍攝,太平軍過全州是其拍攝主題之一。當他們拍攝全州小南門時,附近的群眾紛紛前來觀看拍攝過程,並主動前來介紹太平軍圍攻全州時,特意留下此門讓老百姓出城的事,所以這小南門有“生門”之稱。他們都自稱是當地世居在這裡的居民,都眾口一詞地這麼說,讓筆者覺得這不像是傳說。

《全州縣誌》載:“達道門城門 習稱小南門。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傳說咸豐二年(1852)太平軍圍攻全州城時,闢此門為‘生門’ 。 凡百姓由此門逃生者皆不殺。今僅存石拱城門二座,和一段長13.4米,寬6.8米,高6.3米的城牆。”然後,雖有記載,但還是“傳說”。

太平軍血戰全州之謎3: 血屠全州城之前是否留有“生門”

小南門城內通過城門往外看

太平軍血戰全州之謎3: 血屠全州城之前是否留有“生門”

城內倚古城牆的屋子正在拆

太平軍血戰全州之謎3: 血屠全州城之前是否留有“生門”

城牆生樹

而民國《全縣誌》記載便清晰一些:從大南門逃生的均被殺,從小南門逃生的均放行,故大南門有死門,小南門有生門之稱。

夏燮是清朝官員,他在《粵氛紀事》一書中從側面也證實全州有“生門”:“是時,守西門之兵潰,統兵武弁中炮而死。刺史見事急,乃齧臂血書,乞援於兩提,又不應。乃開城放民逃出,然尚有效死不去者一千數百人。”

太平軍攻全州縣城時,有全州縣全州鎮龍巖村委彰甲村人唐全瑅是全州守備,他與其長子孝襗帶兵勇與太平軍血戰,讓太平軍損失慘重。據彰甲村人相傳,唐全瑅預料到太平軍破城後會進行報復,曾讓他的小兒子唐孝禎回村裡報信,他小兒子化裝成平民家的兒子,便是從"生門"出城的。

從以上敘述看來,依筆者之見,太平軍給城裡居民留下“生門”逃生,應該不只是老百姓的傳說,而是真實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