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瀾不是全州人,犧牲在緬甸,為什麼卻在全州舉行葬禮追悼會

 戴安瀾將軍不是全州人,但抗戰時他犧牲遠在緬甸的茅邦村,卻被抬至遠在數千裡的廣西全州舉行葬禮,你覺得奇怪嗎?

   

戴安瀾不是全州人,犧牲在緬甸,為什麼卻在全州舉行葬禮追悼會

戴安瀾將軍來全州就任第二00師師長        

戴安瀾不是全州人,犧牲在緬甸,為什麼卻在全州舉行葬禮追悼會

戴安瀾將軍題詞

戴將軍到全州後,經常帶領部隊幫助群眾修路做好事外,據一些年紀大的老人回憶,現在全州鄉村的許多大道就是他們修的。他有空就是讀書,寫練兵教材《磨勵集》,抓緊時間練兵。半年後,國民黨在全州到興安一帶舉行全軍軍事大演習,這個師炮兵團、戰車兵團、戰防炮營業員等兵種協同作戰,攻防有度,白崇禧、徐庭瑤、杜聿明觀看後,非常滿意,結果第二00師被評為全國第一。

戴安瀾不是全州人,犧牲在緬甸,為什麼卻在全州舉行葬禮追悼會

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州柴侯祠也是第五軍駐地

從全州前往參加崑崙關大戰

戴安瀾不是全州人,犧牲在緬甸,為什麼卻在全州舉行葬禮追悼會

全州天險盤石腳

戴安瀾將軍治軍嚴,在全州期間,他大力推行戒菸運動,其部隊雖然是國民黨的王牌軍,但也相當簡樸,有的士兵甚至沒有鞋子穿。可戴將軍率軍但在全州期間,對老百姓秋毫無犯。戴安瀾不僅嚴於治軍,也嚴於律已,有“不愛錢將軍”之稱,他深知國家困難,毅然把自己應得的薪金大部分捐贈給國家,例如1937年6月他領了半年薪水1500元光洋,他就將1000元捐給了國家。

遠征緬甸抗日殉國

  戴安瀾的第200師在1940-1941年國民黨部隊的兩次實彈檢閱中,這支部隊軍事比武連續都被評為全國第一。 1942年初,應美國和英國的一再要求,中國政府組建中國遠征軍(援緬軍)。他率軍遠征時,他家裡不少人都留在全州。他的叔祖公——戴端甫,也是孫中山先生的追隨者,是戴將軍人生中重要的引路人,於1942年2月28日逝世於全州。但戴安瀾將軍率所部萬餘人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戴安瀾的200師孤軍鎮守東瓜。在十多天激烈的東瓜保衛戰中,戴安瀾率部與5倍於己的日軍三個師團在東瓜城激戰12天,殲日軍5000人,我方犧牲1000人,以1:5的戰績挫敗日軍,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戰果.英國的《泰晤士報》稱之:“東瓜之命運如何,姑且不論。但被圍守軍,以寡敵眾與其英勇作戰之經過,實使中國軍隊光榮簿中增一新頁。”1942年,戴安瀾率部收復棠吉。捷報傳來,不僅使中國遠征軍以極大的鼓舞,而且也使東線戰局的轉危為安有了希望。可惜,後來英軍謊報軍情,而史迪威與羅卓英又誤信英軍謊報,從而延誤戰機,斷我歸路,使中國遠征軍被迫走進了原始森林野人山逃生回國。由於中敵埋伏,戴安瀾受傷犧牲。受於戴將軍老家日本侵略者佔領,於7月31日戴將軍靈櫬至廣西全州,將遺體安放於有“楚南第一名剎”之稱的全州湘山寺內。 

戴安瀾不是全州人,犧牲在緬甸,為什麼卻在全州舉行葬禮追悼會

戴安瀾將軍遺體抬回國後安放在湘山寺

1943年4月1日,國民政府在廣西全州湘山寺的大雄寶殿為戴安瀾舉行了國葬儀式。由國民政府蔣介石特派西南(桂林)行轅主任李濟深代表主祭,由廣西省政府主席黃旭初、綏署參謀徐啟明、第五軍軍長杜聿明陪祭。全國各地的各界代表,以及駐紮在全州的第五軍全體官兵,大同中學(杜聿明將軍所辦)全體師生,縣城群眾一萬餘人參加了公祭儀式。當地城裡的百姓幾乎是傾城而出。挽幛之多,在全州歷史上可說是空前的。如毛澤東在“海歐將軍千古”的輓詩中寫道:“ 外侮須人御,將軍賦采薇。 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 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 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周恩來在送的輓詞中寫道:“ 黃浦之英,民族之魂。 ” 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輓詞是:“天地正氣”。蔣介石分別以“蔣中正”、“蔣介石”的名義各寫兩幅,以蔣中正的名義寫的輓詞是:“浩氣英風”,以蔣介石的名義寫的輓詩為:“虎頭食肉負雄姿,看萬里長征,與敵周旋欣不忝;馬革裹屍酹壯志,惜大勳未集,虛予期望痛何如!”李宗仁共寫了兩幅,其中一幅輓聯為:“觥觥戴君,乃武乃文,身經百戰,屢建殊勳;竭忠域外,歸骨國門,英爽雖隔,浩氣常存。”

戴安瀾不是全州人,犧牲在緬甸,為什麼卻在全州舉行葬禮追悼會

大雄寶殿舉行國葬(原殿日本侵略軍燒燬,此殿為重修)

1944年7月因日寇即將侵入廣西,戴將軍靈柩由廣西全州移葬於貴陽市花溪。抗戰勝利後的1948年,戴安瀾的靈柩由貴陽市花溪遷葬於他的故里――――安徽蕪湖市(原無為縣)赭山公園的小赭山南麓。1956年9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追認戴安瀾將軍為革命烈士,同年10月3日,毛澤東主席向戴安瀾的遺屬頒發了《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