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明是發達國家,為什麼白人崇拜仍然這麼嚴重?

羅利超

不僅僅日本,整個東亞都是這樣,要分析原因我們就得從近現代史上找答案。



明治維新讓日本走上富強之路

東亞各國近代史上淪為西方列強魚肉的對象,經過明治維新,日本不但避免了被人殖民的下場,還成為當時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之一,加入西方列強之列,日本國民士氣正盛。



日俄戰爭漫畫,日本打敗俄國,國民士氣高漲

到了二戰,美國扔下原子彈,佔領日本,懲罰戰犯,這對日本全體國民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打擊,日本人的民族自信心和國民士氣受到嚴重打擊。美國繼續對日本社會改造,基本上日本喪失了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應有的正常資格,日本人實際上成為了亡國奴。



原子彈爆炸,摧毀的是日本人的國民士氣

從這裡我們來分析下日本人的民族心理:一向崇拜強者,蔑視弱者。二戰時無論日本人還是日本軍人,都自豪地視自己為大日本帝國及天皇的子民,看韓國人為亡國奴,好了,這下自己成為亡國奴了,想象一下那種由土豪變乞丐的打擊。



駐琉球的美軍基地分佈

日本戰後被美國持續佔領,一直到1951年才結束,美軍繼續留駐日本,直到今天,不僅琉球上,就連日本本土都有不少美軍基地。自二戰以來,這種局面根本不曾改變。前些年,發生駐日美軍強姦大學生事件,日本法律無權管轄。縱然日本經濟高度發達,但只要有美軍在,你就否認不了這樣一個尷尬的事實:你不是一個正常國家,所以這個國家之下的國民也不是正常的國民。這一點日本人自己都承認,否則也不會嚷著要實現國家正常化了。

日本是不是也符合這一條?

李敖先生說臺獨分子是美國人的看門狗,給人看門還要自己掏錢買骨頭。日本人也是這樣,給美國看門還得掏錢替駐日美軍解決部分開支。只要美軍在,日本人就不可能消除骨子裡被佔領被控制的自卑感,韓國人也一樣。

琉球人民反美遊行,但日本是被佔領國,沒用

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日本人崇拜白人了。個人以為,從世界史發展角度看,當今世界的全球化就實質而言其實是西方化,白人創造的西方文明統治了全球,這個是否認不了了,白人當然有猖狂的理由。我越來越覺得,只有我兔能帶領亞洲人擺脫崇洋媚外的國民心態,雖然目前我們一部分國民也存在這種心態。


麵條愛吃米飯糰

這個問題確實比較明顯,日本人普遍崇拜歐美甚於自身,喜歡歐美名牌、歐美的樂隊、歐美的球隊、甚至追隨歐美的生活方式,日語中的片假名越來越多等等,對於歐美的崇拜已經深入了日本人的骨髓。

這種趨勢尤其在年輕人中更為嚴重,比如日本大學普遍認為歐美系的留學生才是留學生,儘管他們基本不學習,有的甚至只是為了來日本泡妞。而日本大學妹子也普遍喜歡洋人,認為那種金髮碧眼才是自己喜歡的type,以至於日本人自己都認為好白菜都讓豬拱了。我曾認識的一個法國留學生,兩年以內至少交了十幾個女朋友,住在他隔壁的韓國人經常投訴晚上呻吟聲太大,沒辦法入睡,以至於最後精神差點崩潰而請病假回國了。為什麼日本人會如此盲目地進行“白人崇拜”?我想這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因素,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1)歷史原因:

日本到幕末一直都是仰慕中華文化的,但是由於清朝在鴉片戰爭之後逐步走向衰落,以儒家為代表的農業文明在西方工業文明的衝擊下支離破碎。這讓日本人覺得必須“另投明主”,於是就出現了像福澤渝吉“脫亞入歐”論為代表的否定亞洲、否定東方傳統儒家文明,傾向學習西歐、崇拜西方現代文明的思潮。

(福澤渝吉不僅不感恩中華,反而無恥地將日本的“不幸”歸咎於近鄰中國與朝鮮)


這一潮流經由明治維新、大正民主運動而走向第一次高潮。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興起,日本為了美化自己的殖民侵略行為,將英美稱之為“鬼畜”,而將自己打扮成將西方殖民勢力從亞洲趕走的“解放者”,試圖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並自任盟主。不料,這一圖謀最終在中國人民的反抗以及同盟國的打擊之下成為泡影,日本本土亦被盟軍佔領,並遭到“民主化改造”。淪為亡國奴的日本人抱住美國的大腿,實現了戰後經濟騰飛,但是時至今日,依然在為實現所謂“正常國家”而試圖擴軍修憲。在大部分日本人看來,所謂的“日美同盟”實際上是美國主導下主從附屬關係,日本只是美國在東亞戰略格局中的一顆棋子。像安倍之流,充其量也只是美國牽在手上的一條寵物而已。

(2)現實因素:

儘管一方面日本尚在為實現正常國家而努力,但是日本人另一方面卻可以享受日美同盟所帶來的庇護和美好的物質生活。尤其在日本泡沫經濟巔峰時代,在傅高義的《日本第一》一書被翻譯成日文之後,石原慎太郎等人認為日本是時候可以對美國說NO了。

那時候日本人甚至想把整個美國都買下來,哇塞,那時的日本好厲害,有麼有?

但是很快,經濟泡沫被強行刺破,日本進入所謂“停滯的二十年”。當然,現在有人認為這二十年日本並未停止發展,而只是在偷偷地轉換髮展方式,實現經濟模式的升級轉型,因此是日本從爭當世界第一的狂熱中冷靜下來的二十年。不過,日本人的這種冷靜時間未免也太長了。我認為,這是率先在東亞實現戰後復興的日本在“日本本位主義”和“崇尚日美同盟”之間搖擺的二十年。日美同盟是就像是鴉片,能給日本帶來快感,但是也會上癮,以至於日本無法擺脫美國的陰影,始終處於影子國的從屬地位。反映在國家方面,是日本國家意志要緊密追隨美國;反映在民眾層面,則是日本民眾特別是青年人對於西洋的無限崇拜。

這種惡性循環如果不終結,那麼日本人心中的“白人崇拜”情節極有可能會一直延續下去。


越後湯澤

這跟日本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有關。在國外,日本影響力遠不如歐美。主要體現在經濟領域。日本企業範圍窄,競爭力薄弱。除了汽車和電子產品兩大類日本貨在國際上有絕對的統治力外,其他行業日本都不行。我去過的一些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特別明顯。歐美在通信,醫療,金融,能源,服務各個領域都遠強於日本。而且日本的亞洲極端思維,也不符合世界主流思維。比如,日本的服務業超高的服務意識,舉個列子跪式服務,在日本本國可行,但走到全世界,人家不認可你這個。所以世界大牌酒店裡,你找不出幾個日本的。二者,歐美畢竟是早期資本主義國家,他們制定的很多行為方式延續沒有變化過而且影響全世界。比如超市,這種銷售形式,就是歐美髮明的延續至今。另外你等上游艇也會發現,這些娛樂方式,遊艇設計,都是歐美人那套。日本人就生產了遊艇的發動機,本田或者雅馬哈。甚至到喝茶,在中國,中國人教你怎麼喝茶,什麼功夫茶之類,一旦走出中國,茶怎麼喝是英國人教全世界的,外國一般都是喝英式紅茶。什麼醫療之類的就更別說了,外國根本就不信你中醫那一套,日本很多醫療還是延續中醫。特別是到了非洲,疾病來了還能等你中醫那套,先服用幾個療程?藥還沒熬好,人都死了。所以,很多領域,歐美還是主導,日本崇拜歐美並不奇怪。


jickb

日本在蠻荒時代,派出遣唐使,到中國取回中華文明真經,並依此擺脫了愚昧落後。

到晚清時,中國受到列強的欺服,割地賠款,遭到百般羞辱。

日本此時已經忘恩負義,非但不感激中華文明曾經帶給日本的進步與繁榮,反而遷怒中國。

美國大白沙艦隊馳到日本示威,日本被美國武力所嚇到,同意取消閉關鎖國政策,打開日本的國門,從此日本決定師從西洋。

以福澤渝吉為代表的迷洋派,主張徹底拋開中國文化,一味崇洋媚外。

埋下了媚洋的種子。

明治維新後,日本快速發展,媚洋的心理得到快速傳播。

甲午中日戰爭,與俄國戰爭日本獲得勝利,取得豐厚韻利益,使全體日本人內心既有崇洋又有自傲的感覺。

不知不覺中狂妄傲慢,不可一世,彷彿已是天下第一,野心澎漲了。

悍然發動太平洋戰爭,被美軍打得丟盔棄甲,一敗塗地。

內心的驕傲被壓抑,而媚洋的心態深入骨髓。

至今媚洋心理極有市場,看到白人,總覺得自愧不如。

白人崇拜論,依然如故。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這個問題其實學術界也有注意。

牛津通識讀本《現代日本》講述了日本自近代以來的歷史,其中提到日本現代的一種不自信。

例如:在生活水平相當的發達國家中,日本社會是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既然物質生活上沒問題,那就是精神上出了毛病。


例如:別國人民信仰邪教的人群,多是社會邊緣人,因為經濟和社會地位低,於是走向偏激,而日本卻好,奧姆真理教中大量社會中堅分子,甚至科學家和政治家也摻雜其中,連這些社會精英都偏離主流價值觀,這反映日本文化的什麼問題?


學者分析,日本當今社會的一些病態,起源於自明治維新後的現代化過程過快,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僅僅一二十年就幾乎全盤西化,雖然加強了國力,但在20世紀初,日本文化界普遍有個認識:日本人喪失了日本人的天性,已經在西化中迷失了。


所以研討什麼才是真正的日本人的作品,成為20世紀以來日本文學潮流之一。在獲得諾貝爾獎文學獎的日本作品裡,大量充斥著這種被稱為“日本人論”的作品。


文學反映的是民族的精神狀態。既然連日本的精英都認為日本人喪失了天性,成為西方文化的奴隸。所以今天的普通日本人在文化上更不自信了。


以上是日本歷史發展的原因,而從現實外交政策上來說,日本依附於美國,最恐懼的事情,也是被歐美所拋棄,日本政府本質上還不是個獨立的存在,從文化和政府層面,日本都是西方的附庸,那麼崇拜白人有什麼奇怪呢?



其實和日本形成反例的有另一個國家:埃塞俄比亞: 國家窮困,但國民自信。



在很多被殖民時間很久的非洲國家,本地人看見白人,甚至黃種人,都會喊“master”(主人),可見被殖民影響之深,而埃塞俄比亞雖然窮困,但卻是非洲歷史上少有的幾乎從未被歐洲國家長久殖民的國家,除了在1936到1945年期間被意大利短暫佔領過以外。

這造成埃塞俄比亞人極端自信,有個著名的笑話:“埃塞人一直覺得全世界美國第一,自己第二;直到奧運會在北京舉辦後,才突然發現中國也很強大,於是自己退居第三。”

埃塞人非常貧窮,但在非洲的地位卻挺高,非洲國家聯盟的總部都ba設在這裡。作為最窮的發展中國家,卻不怎麼鳥白人,這應該和日本人形成了鮮明對比吧


紅楓歷史觀

這得談談日本發展歷史吧,眾所周知的是日本古代一直效仿中國,唐朝的遣唐使和鑑真東渡都是歷史見證。日本古代沒有被統一過各藩國之間戰亂不斷,直至幕府時期,那時的天皇並沒有真正實權,權利都掌握在幕府將軍手裡,到1853年美國准將佩裡從海上打開了日本大門,稱之為黑船事件!強迫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開放口岸,日本也進入西方殖民時期。到幕府後期,在經濟中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的同時,出現了所謂豪農豪商階層,提出尊王攘夷口號到最後的倒幕運動,推翻幕府統治,明治天皇便開始了明治維新,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歷史的重要轉折點。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歸還天皇,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此後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力日漸強盛,先後廢除了幕府時代與西方各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重新奪回了國家主權,最終進入了近代化。可以說,“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日本從此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並迅速成長為亞洲強國,乃至世界強國。

明治維新 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這次改革使得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從此,日本走上全盤西化的“脫亞入歐”之路,在日本強大的同時,也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由此可見日本實行的是西方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經濟體制也與西方國家模式相同。與其說是崇拜白人倒不如說是崇拜西方科技與實力,脫亞入歐就是一個見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和日本這個民族特性分不開的,日本人尚武天性好鬥,崇拜強者,藐視弱智,毫無憐憫之情,二戰在亞洲所向無敵,統稱亞洲人民為支那,這是一個蔑稱,最後被美俄打的服服帖帖,中國雖然也是戰勝國但在日本骨子裡還是認為沒有西方國家參與日本依舊是不可戰勝的,所以有句話就說日本人不打是不行的,這句話並非毫無道理!


點厾

強行帶節奏?你所謂的“白人崇拜”指的具體是哪一方面呢?可能你不知道,日文有“外人”這麼個詞語,其實就是專指白人的(中國人韓國人都是直接叫,黑人也有專門詞語,只有這個“外人”),在日本社會中,“外人”可以說是處處受限制(如果中國人受到同樣的限制,估計會舉著國旗唱國歌大叫歧視了吧),小例子是傳統的日本浴室、日式酒吧都是謝絕“外人”入內的,只有專門面對西洋人服務的pub、club才對“外人”開放。~~~~~至於你能想到的例子,我可以告訴你,你把金錢和權力這兩樣的影響去掉了,日本人遠遠比中國人更看不起白人,換句話說,你覺得某個白人在日本比你受歡迎,你先問問人家手上的錢是不是比你多,人家的職位是不是比你高,在日本是不會有一個窮光蛋白人混吃混喝混睡騙幾年幾百人這樣事兒發生的,某個不崇拜白人的國家會。


石繭

日本人的精神有點問題,誰比他們強大,他們就崇拜誰,可能是小島國的思想。

中國唐代時,日本派中國和尚還有官員來學習。等到西方強大時,又學習西方,在二戰的時候,因為強大,發動了侵華戰爭,同時又發動了和美國的戰爭,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被美國打敗以後,當美國的軍人站到日本本土以後,都有日本人在美國的軍營外面做生意。還有很多日本女的為美國大兵服務。

同時日本還緊跟著美國的步伐,日本的經濟在戰後得到發展,都是有美國的因素,日本崇拜現在還是世界第一大強國的美國,是因為美國能給他們帶來利益,也能讓他強大,所以日本國內崇拜白人還是會很嚴重。


我愛吃糖蒜

應該說是日本人與白人互相崇拜才對,白人在日本人眼裡是成功的種族,日本人在白人的眼裡一樣,日本人喜歡歐美的文化,歐美人同樣喜歡日本的文化,日本的動漫和遊戲在歐美擁有龐大的擁躉,90年代的日本動漫如龍珠、pokemon美少女戰士更是承包了一代歐美兒童的童年,日本的食物在歐美人眼中是高級料理,甚至比中餐地位都高很多,可以說白人在面對日本人的時候,是沒有太多的心理優勢的,而日本人對白人更沒有什麼盲目崇拜,所以你這個問題就是在自己愚弄自己而已!


小白617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