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A股市場有望形成“歷史大底”嗎?

付宇慧

現在談論上半年A股“歷史大底”為時過早,2018年能否見底還懸念重重。但創業板的歷史底部已經確立,今年將依然演繹結構性牛市格局。不過舞臺主角將由創藍籌板塊取代上證50板塊。



從基本面分析,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飄忽不定,國際貿易摩擦陰魂不散,能源價格看漲,全球匯率或大起大落。在此背景下,上半年A股市場爆發牛市的概率較低,除非再來一次資金推動型牛市。

從資金面分析,新股IPO常態化已經不可逆轉。雖然,近來幾個月新股發行減速;但是,批量“獨角獸”迴歸,將再一次帶來A股市場的資金壓力。而所謂外資准入,只是畫餅充飢而已,有限的外資無法托起大市值的A股市場。

然而,創業板綜合指數卻已經在今年2月7日創出1880.94點之後見底,至今已經反彈了大約20%。而且國家對於掌握科技產品核心技術的迫切需要,將長期利好中小創板塊。儘管最近創業板指數調整幅度較大,但是,一輪創業板結構性牛市已經呼之欲出。


2017年A股市場波瀾不驚,但上證50卻賺錢效應多多;2018年將是中小創的市道,無需過分在意滬深股市的指數點位。但是,選股能力還是第一位的。去年上證50指數股票未必都是牛股,今年中小創股票同樣如此。

選對板塊,少聽消息,多做功課,乃今年投資A股的取勝之道。


陸燕青


2018年上半年,A股市場不太可能形成“歷史大底”。

雖然A股市場在整體上很難形成向上的牛市行情,但上證指數在3000點附近確實是一個底部區域。未來,在企業基本面的支持下,A股可能會形成結構性的行情。所以在這個時候重點要挖掘一些被錯殺的優質股票,來收穫未來上漲的收益。

比如,A股“入摩”有望在短期繼續提振市場,200多隻A股納入MSCI指數體系,銀行、非銀金融、醫藥生物股佔比最高。另外,消費板塊也一個值得長線佈局的板塊。比如醫藥屬於業績穩定增長的行業,屬於人們消費必備的一個板塊。特別是中藥龍頭和創新藥龍頭,個人認為未來還會有比較大的上升空間。


每日經濟新聞

所謂上半年A股市場能否形成歷史大底?目前已經接近6月份,更確切的說在6月份之內能不能形成一個“歷史大底”。個人認為這種概率非常低,6月份不具備形成歷史大底的條件。

從技術條件來看,上證股指依然處於月級別調整之中,月線級別連續出了三個陰線之後,第四個月走出一個反彈的小陽線,從結構角度來講,這應該是一個月線級別調整之中的反彈,也可以說是調整中繼,反彈之後,市場還會延續調整態勢。從大的結構來看,5178高點的A走了九個月,月B返走了25個月,那麼這個C殺最少要最少要走九個月以上,從時間週期的角度遠遠還不夠。



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6月份比較值得關注的就是“入摩”事件。從“入摩”公佈的成份股來看,都屬於權重藍籌白馬股,但初步的增量資金是100億美元左右,雖然國內會有一定的配套資金,但這點增量資金對於目前的結構化市場來說,可以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但改不了不了大的趨勢。而最近比較重要的是外圍事件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無論是中美貿易事件,還是地緣政治都存在很大的變數,目前市場資金總體偏於謹慎,股市更多的是存量資金的博弈,這種局面想得到徹底改觀,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總之,無論從技術面還是基本面,都不支持6月份出現2018年所謂的歷史大底,市場依然處在結構化格局,反覆尋底的過程中。歷史大底還需要耐心等待。


小散李大鵬

我是金童話,以我十年的股民經歷分析、判斷:

2018年上半年,不會形成“歷史大底”。2018年下半年或年底,是否有望出現底部形態,還需要且行且觀察。

這個分析、判斷基於——

一、從2015年6月,上證指數觸及5178點向下,到2018年6月,滿三週年。上證指數還處於價格高位,2018年1月完成築頂的上證50白馬股,進入調整的時間週期,與價格都還沒有到位。

二、從成交上分析、觀察,還沒有進入極度悲觀的前夜,絲毫沒有股市底部的前兆。

三、築底是個漫長的過程,在價格上也會出現一個反覆的走勢。

當然,目前有部分股票已經進入築底階段,用心觀察、分析這部分股票的價值,是我們股民的重要功課。

有資金在行動。所以,發現主力資金的動向,永遠是進入股市獲利的重中之重。


我熱愛股市,熱愛交易,樂意與朋友們交流、分享股市賺錢法則。

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喲!


金童話

A股市場曾經形成過兩次歷史大底,第一次是在1000點附近,最低點998,圍繞1000點做過長期築底,產生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大牛市,也就是10年沒有突破的6124大頂。此後,一輪熊市,砸破了2000點,又出現了1600多點的深坑。圍繞2000點築底多年,形成了以2000點為軸的上下百分之十左右的“鑽石底”。而後突破向上,如脫韁野馬出現了“偽牛市”,也被稱為“瘋牛”,“病牛”。倒下的瘋牛帶來了一場“股災”出現了2850的相對低位,正在反身向上,不想熔斷了引線,2638點的坑真的坑了不少“聰明人”。經過兩年多的反覆,可以認為是以3000點為軸心的築底。綜合起來看,就是1000點,2000點,3000點底部抬高。6000點,5000點,4000點壓力線下行。大略可以認為,A股做了一個好大好大的三角形,而頂點似乎在3500附近。按理說應該是突破向上,可不爭氣的股市,真的讓人無言以對。急不得,惱不得,耐心等待吧!


麻辣SC

其實,我最討厭動不動就用歷史大底來說事的。

象之前中國石油一根大陽線出來,就有人來提問,大牛市是不是就要開啟了?然後一根陰線下來,就問大盤是不是要跌破3000點了。

不可否認,從月線的角度來看,大盤的底部在不斷抬高。其主要是由於上證50的績優股在不斷推高底部。另外,一些剛上市就不斷受到暴炒的個股,因其估值完全脫離了業績支撐,就會呈現不斷下跌的走勢。這方面會壓制股指向上。總結起來,我就用這句話來形容大盤的概況:大部分個股的下跌給少部分個股的上漲提供了空間。

  • A股一般走牛的時間也不長。比方說,一般上漲了幾個月漲不上去的話,就會突然出現暴跌。即使在大牛市也是這樣,辛辛苦苦上漲了一兩年,幾個月就跌回原形。這主要也是和A股股民的性格造成的。就象房價越漲越搶手。房價變現沒有象A股那麼快。也是有實物支撐。而股市,股民一恐慌,分分鐘都可以賣出。總是在底部割肉,頂部追漲的風格一點都沒有變。

  • 我還是原來的觀點不變。五窮六絕七翻身。大盤大概率在五月會完成底部構築,到六月份開始走強,七八月份就會加速上漲。然後就漲不動了。到了金九銀十,由於累積了一定的漲幅,大盤估計到時又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出現大跌。再次回到起漲點。但是大盤每次都比起漲點會高一點點。給人的印象就是底部在不斷抬高。

  • 雖然上週的大盤走勢極其脆弱,現在看空的觀點也很多。很多人都認為大盤到了一個生死關口,要麼上漲,要麼暴跌。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過分看空。大盤有望在這個地方形成相對底部。然後在6月份會沿著20日線上行三個月左右。至於歷史大底的說法,還是交給歷史去檢驗吧!


股海重生2015

直抒胸臆,上半年a股市場不可能形成“歷史大底”。為什麼股市稍一下跌,很多散戶就想這抄底,要知道熊市不言底,客觀的說,按照a股的牛熊轉換週期來看,2018年全年都應該處於熊市調整週期,根據此前牛熊調整週期,兩次牛市間的調整至少是4年。無論是2001年牛市結束到2005年牛市啟動,兩次牛市的間隔期是4年,從2007年下半年牛市結束到2014年牛市啟動,兩次牛市間的調整是7年。而從2015年6月,5178年高點以來,到目前調整還不到3年,所謂上半年形成歷史大底簡單太荒唐了。

而且此前無論是央行降準1個百分點,a股毫無反應,資管新規延遲,a股也無動於衷,市場豪言加入msci之前,a股會爆發,目前依舊疲軟,也佐證了在熊市大週期面前,利好無法形成市場共振,只能被拿來割“韭菜”。

另外外圍市場環境也一直不景氣,尤其9年走牛的美股面臨技術回調的可能性相當大,而

a股向來對於美股又是跟跌不跟漲,這值得大家警惕的,而美聯儲今年大概率後續會加息,一旦加息,部分資金會迴流美國,這對於本身存量資金就緊張的a股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最後從目前大盤的技術形態來看,大概率會繼續殺跌,經過目前的三連陰,股價跌破均線,弱勢格局依舊明顯,今年醫藥等防禦性板塊走強也側面印證了資金扎堆於防禦性板塊,對市場整體信心不足。所以也提醒大家下週保持謹慎,做好防禦準備,不要盲目抄底而限於被套的境地,輕倉參與一些防禦性板塊為宜。


侯賢平

還有幾天,就進入6月份,上辦年A股想形成歷史大底,很難。

一、估值沒到

截止到今天5月28日,A股主要指數估值如下

從以上市盈率可以看出,在下跌個10%左右,才能進入合理區域,尚未進入"低估"。歷史的大底,哪次不是低估乃至絕望的呢?難道這次例外?可能性不大。難道6月份,會暴跌到位?可能性也不大。

二、時間不到

上圖是上證指數年線,無論從調整的位置低點,還是調整的週期,總感覺上圖圓圈那裡還缺點什麼?卻什麼?下跌的空間和時間。按照以往來看,熊市總要延續4-6年,從2015年槓桿牛後,現在才不滿4年。想靠剩下的一個月就完成,很難,幾乎不可能。

三、條件不到

上面是股市自身週期決定的,除此以外,其他條件也沒到。

經濟正在轉型,還沒有走出L底,這次中美貿易問題以及中興事件,暴露出了我們經濟的軟肋。

資金面支持依然不力,雖然MSCI能帶來一定的增量,但一邊"開源",另一邊並沒有"節流",IPO分流和後續的解禁,還"新經濟"的抽血……嚴防金融風險是當前的頭等大事!樓市調控正在進行時,但資金依然沒有退出。

美元加息,美債上升,10年一次可能得經濟危機,美股高高在上……

所以,不要盲目樂觀,不要輕易抄底。如果底真的來了,自然會走出來。從以往經驗看,沒有絕望,就沒有底部。


投資悟道

每逢股市底部牛市初期時,精準抄底是很多投資者望而不及的事情。那麼,如何才能在股市大級別底部附近精確買進股票呢?我想這應該會是每個股民都渴望去掌握的技巧。回顧過往,

中國股市每一波“歷史大底”都是有很多特徵和信號的。所以,要掌握在股市歷史大底部買入股票的方法並不難。在判斷2018年上半年是否為A股“歷史大底”前,我們先參考下以往數據,在2000年以來A股共出現三次大級別底部,分別是:

上圖的三次大底是精確的市場歷史大底,投資者幾乎不可能做到精確抄底。但是,A股還有一種底部,叫做模糊的歷史大底,分別是:

  • 大底一:2005年7月5日,上證指數見1100點;

  • 大底二:2008年10月10日,上證指數見1800點,

  • 大底三:2013年6月25日,上證指數見底2000點。

可以客觀的說,A股歷史精確大底我們很難把握住,但是,A股歷史的模糊大底,要把握住還是相對比較容易實現的。

言歸正傳,我們回到主題,A股2018年上半年能形成歷史大底嗎? 用論據說話:

一、當前A股的平均PE只有12.8倍,遠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的20倍PE,估值方面嚴重被低估。

二、中國GDP每年平均增速為7%左右,遠高於歐美髮達國家,股市作為經濟的晴雨表,是反映經濟的最直接的市場,沒道理A股跑不贏美國股市。

三、中國股票數量基數龐大,中國接近有一億股民,在人民越來越富裕的發展過程中,A股必然是大量股民配置的市場,為股市歷史底部提供大量資金支持。

四、目前A股的總市值只有56萬億左右,跟我們的GDP相比,還是非常具有上升空間的,對比美國股市,我們A股目前點位完全可以說是接近歷史大底部的。

五、引入國際投資者,A股加入MSCI,將會帶來巨量國外資金入場,參照臺灣、日韓加入MSCI後的大牛市走勢,可以更加充分堅信,當前就是A股的歷史大底部。

六、A股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強大,價值投資成為市場投資主線,銀行保險等大權重的價值被重新發現,為A股的估值提升帶來充分利多,是指數上漲的基石之一。

七、隨著政府減稅的力度越來越大,必然對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產生正面積極影響,上市公司利潤增加,估值就會上升,也是股市見底的一大重要特徵。

八、監管層提出,要打造資本強國,說明管理層的態度是希望股市走牛的,政策底的形成也是市場大底部的特徵。

九、美國股市和歐洲股市的持續走牛,為我們A股走出大牛市提供良好外圍市場氛圍,應該算是股市形成歷史大底部的特徵之一。

綜合的來說,無論從監管層的態度方面,上市公司的盈利方面還是國內外增量資金方面,都更加利於得出一個答案——中國A股2018年上半年,就是模糊的“歷史大底部”,並且有望形成精確的“歷史大底”。百年一遇的賺錢機會,或許就在大家眼前!

“一牛財經”,每天帶來有趣、有料、有態度的財經、股市背後的故事,關注“一牛財經”。我們不止是專業,就怕你不來!


一牛財經

現在距離2018年上半年結束就只剩下一個月了,個人認為A股很可能會形成“歷史大底”。

今天我們從剩下一個月的可能發生的情況來分析一下。

1、A股正式“入摩”

6月1日,A股234只股票將被正式納入MSCI指數,這也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更進一步。這對A股市場來說一定是中長期利好,尤其是在MSCI指數中的234只個股,會有更多的資金進入市場。

2、6月12日美聯儲議息會議

市場目前預計,美聯儲在6月會議上宣佈加息的可能性高達95%,隨後則將在9月會議上再次加息。這則消息一定對我們市場有一定負面影響。但由於市場對加息的預期過高,因此負面影響會在1日到12日之間消化掉,等到真的議息會議結束出結果,反而是利空出盡。

3、6月14日俄羅斯世界盃開賽

這件事對A股市場不會有直接影響,間接影響還是會有的。每次世界盃開賽,市場交投都會進一步萎縮。對於目前弱勢的行情,冷卻一段時間也是不錯的。

4、6月15日將對華500億美元商品徵25%關稅

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美國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價值5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其中包括與“中國製造2025”計劃相關的商品。最終的進口商品清單將於2018年6月15日公佈,稍後將對這些進口產品徵收關稅。這對市場一定是極大地負面影響,受此市場在這兩天也是連創新低。只要在6月15日之前都還有談判的餘地,但如果真的談不攏,則在6月15日公佈之後算是利空出盡。

5、央行降準預期增強

6月初會有將近萬億的逆回購和MLF到期,加之年中銀行MPA考核,以及市場最為擔憂的信貸危機等等,一系列的因素會導致市場資金流動偏於緊張,央行降準預期增強。

6、全球多邊貿易體系不穩定加劇

從美國對中美貿易談判的出爾反爾,再到對歐盟、加拿大等加徵鋼鋁關稅,全球多邊的貿易體系的穩定性遭到了極大地威脅。這對A股走勢而言無疑是大利空,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全球股市的走勢。

7、A股估值低

此前我就已經用圖表和數據說過,相比較前幾次股災的時候的A股整體估值來說,目前A股估值已經達到了一個較低的水平,無論是主板、創業板還是中小板。

綜上,在6月份多重利空的襲擊下,A股走勢依舊偏向弱勢,但宏觀基本面向好,加之整體估值趨於低位,外資入市等等,整體而言A股下個月大概率將有望迎來“歷史大底”,“七翻身”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