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靠近香港和澳門,氣候宜人也有騎樓老街,為什麼不如三亞受歡迎?

我的傻豆豆

珠海剛剛才回來,總體感覺珠海還是很不錯的地方,但是說要和三亞相比,單單從風景和接待能力上,珠海和三亞比差距還是很大的,別說珠海,就算國內的其它海濱城市也無法和三亞比旅遊,就拿消費來說,三亞是國內最高的,高端酒店和風景區三亞也是最多的,三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海洋風貌,如今來說是國內最美的,珠海的海和沙灘無法和三亞相提並論。

倒不是說珠海不好,只是單從旅遊角度來看,珠海哪怕是未來也無法趕超三亞,今年5月三亞更是開通了59個國家免籤政策,這也是珠海無法比擬的,三亞不僅吸引了國內的遊客,如今開通了免籤,許多國外的人來三亞更方便了,而三亞也會越來物價越高,很多人說三亞不好玩,不如哪哪哪,倒不如說是我們消費不起三亞而已,三亞的高消費已經超出了很多普通人的消費觀,如果你有錢,三亞還是很不錯的度假城市。

珠海更像是宜居城市,消費合理,交通便利,距離香港和澳門也近,工作和生活兩不誤,一邊適合奮鬥的年輕人,一邊又適合老人去定居,反而三亞定居有點不划算,房價和房租有點高,甚至高過了一線城市,物價也不低,吃個飯也要很貴。




珠海,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時期時期定下的特區,作為當時中國四大特區之一的珠海,或許因為城市的定位,它與海南,當時作為中國最大特區的發展思路不一。



三亞,始終定位是一個國際濱海旅遊城。舉三十年發展之力,鍥而不捨,方有今天旅遊盛景。



而珠海緊鄰澳門,左有深圳右有廣州;前有澳門香港,後有東莞、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勃然發展的城市群。故,城市發展的定位有一點四不象,不倫不類。



猶如,網友評價珠海:三線小城市的命,一線大城市的病!

深圳,曾經作為香港“三來一補”附屬產業基地,走科技研發創新而闖出了自己一片天地。而珠海城市定位,雖有航天業,卻並沒成為產業城;教育雖引進了一些名校,但無法與廣州高校比拼,無法成為珠三角經濟協作區的教育城。



珠海旅遊業雖然基礎條件也不錯,有公園、海島、景點三多優勢,臨海之城,空氣、氣候也不錯,但因為城市沒有像旅遊城定位,故,4a5a的景區沒有成群。



曾經也有過一些輝煌,比如它的旅遊酒店業生意火爆。但,它的住宿業其實,只是澳門的一個橋頭堡。一句話,是許多內地人去澳門賭博住宿的中轉站。



當,香港澳門風光不再了,作為附屬城的珠海,也就沒有那麼景氣了。

珠海如何發展?是發展航天城,還是,以珠三角最佳宜居地的房地產?,還是繼續作為香港澳門的附屬城,或,改行走出,珠三角最大的旅遊文化科技城?

值得,珠海市民反思。



珠海的旅遊條件,其實也不錯。

自然環境優美,山清水秀,海域廣闊,有一百多個海島,素有“百島之市”美稱。城市建設也頗具匠心。但其香山文化如何做出與東莞、中山、佛山等同屬母帶的嶺南文化不同旅遊特色?它的目標市場客戶群是誰?還得細細思考!

廣東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旅遊消費群基地,但珠海的旅遊景點或設施,似乎並不是廣東消費群最喜歡的旅遊地。



當然,珠海旅遊不如三亞,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的地理位置,不在北緯18度,沒有三亞,那麼,海天一色、湛藍如洗的海岸風景與豐富的梨苗風情,以及房地產,那麼吸引北上廣老闆的青睞。



三亞,擁有中國乃至世界最豪華五星以上酒店群!




剛峰看世界

素有“幸福浪漫之城” 的珠海擁有悠久的海洋文化和獨特的濱海風光,旅遊資源豐富。然而由於大多數景點的單體價值不高,並未能成為珠江三角洲的主要旅遊目的地,更多的是作為鄰近旅遊城市的中轉站。

珠海作為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之一,經濟卻不如多數三線城市,160多萬的常住人口也是廣東最少。這座城市更重視環境以及旅遊,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城市。不過珠海在旅遊設施服務上與著名國際旅遊城市三亞相比還是存在不小差距。

三亞是位於海南島最南端的國際海濱旅遊城市,景點眾多。其中享有全國“最佳潛水基地”美譽的蜈支洲島距市中心僅30千米,距三亞鳳凰國際機場38千米,緊鄰海南東線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快捷,成為中、高端旅遊者必選的海南旅遊景點。

珠海雖然也擁有數量眾多的夢幻海島,其中多座島嶼水清沙白,地貌獨特,珊瑚星羅棋佈,是極佳的旅遊潛水勝地,然而開放登島的島嶼不多,島上住宿品質也一般,且缺乏淡水和醫療設施,海上航班還會受到天氣影響,並不適合自助遊。在有"東方馬爾代夫"之稱的廟灣島,從珠海出發至少需4小時船程,且沒有公共交通船,遊客只能參加旅行團包船前往。

儘管珠海的旅遊服務設施還稍顯不足,城市蜿蜒無盡的海岸線與星羅棋佈的海島依然誘引了大批遊客前來度假,如果你看膩了海天一色的藍,唐家灣古鎮與斗門古村的人文風光也足夠令你轉換心情。

珠海的海洋資源豐富,被譽為當地四大美食之一的斗門重殼蟹與大明蝦,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肉質細膩、口感鮮香,在港、澳、臺等地區聞名遐邇,遊客千萬不要錯過。


亂碼

在澳門上學(去澳門唸書的小夥伴都知道是哪間大學)經常去珠海玩,畢業後在上海工作,賣掉無錫的房子來在珠海創業、生活、定居,已有5年。談談我對珠海淺薄的看法。

珠海在廣東甚至整個華南,都是很神奇(也可以說“奇葩”的存在)。因為你在珠海如果不在拱北或者香洲,你是感覺不到這是一個特區城市的……這裡吃的一般,玩的一般,基礎設施一般,工業產值一般(除了格力,格力掌握核心動力,董小姐不是吹的),市政規劃一般。當然市區該堵車的時候也是毫不客氣,節假日一堵堵個20分鐘30分鐘太正常了……

珠海其實一直主打的牌是生態城市,魅力城市(情侶路),生態城市,宜居城市。珠海其實是個什麼都有點,又什麼都不突出的地方。

這幾年政府很明顯就是要又推進旅遊業又推進商業和房產,又想捎帶上工業發展。其實按照城市的綜合實力和發展後勁來說,我認為珠海更具有潛力,畢竟他的位置和在以後粵港澳大灣區承擔的角色太過於重要了。


本將奶阿布

旅遊方面珠海不如三亞受歡迎,這主要與兩地氣候,旅遊資源特點及城市定位等因素的差別有關。


(三亞)

一,氣候因素

海南位於我國最南端,處於熱帶北緣,是我國唯一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的地區,年平均氣溫22~27℃,相對於北方,海南可以說是沒有冬天的,尤其是三亞,氣溫最低的一月份平均也達21.4°C。冬天溫暖的氣候成了人們特別是北方人避寒旅遊的不二選擇,很多人還把海南作為遷居的目的地。除了避寒,作為我國唯一的熱帶地區,熱帶森林、熱帶植物、熱帶風光始終是具有其他地方沒有的吸引力。 而珠海沒有這種自然氣候條件。

二,旅遊資源特點

海南四面環海,海洋旅遊資源的豐富性在我國其他地方是無與倫比的,三亞更是得天獨厚。 三亞全境海岸線長達209公里,有19個港灣,40多個大小島嶼,已開發出來的大小景點有200個之多,其中有被譽為"天地盡頭"的"天涯海角"、有集熱帶森林與美麗海灘於一身的亞龍灣灣景區、有被稱為“瓊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勝"的南山大小洞天、有世界上為數不多、我國唯一沒有礁石或者鵝卵石混雜的海島----蜈支洲島等等多個著名的4A及5A級風景區。 而珠海並沒有多少特別突出的旅遊資源,海景資源與我國其他沿海地區比並不具優勢,更無法與三亞相比。

民族特點也是三亞的一大旅遊特色。海南是我國小數民族聚居地之一。三亞的小數民族人口超過四成。瞭解、體味小數民族的民俗風情及文化,也是很多人旅遊的一種選項。


(亞龍灣)


(天涯海角)


(蜈支洲島)


(小洞天)

三,城市定位

雖然珠海也把建設旅遊城市作為一項發展目標,但畢竟不是最重要的定位,是"兼顧"的,最重要的還是工業。而海南的發展戰略比較純粹,就是"生態與發展",最主要目標是建成"國際旅遊島"。因而,海南旅遊業是向規模化、產業化、多樣化、高端化發展的,尤其是三亞市,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優越的海洋旅遊資源,在"國際旅遊島"的地位和角色更顯突出,旅遊業成為立市的最重要支柱。提到海南或三亞,人們腦海裡閃現的,總是"旅遊"、"熱帶風光"、"海洋風光"等印像,似乎,它就是為成為旅遊聖地而生的。


(珠海一角)


(珠海一角)

四,旅遊業開發力度

作為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位居要位、以旅遊立市的三亞,旅遊業開發力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成效也有目共睹。而珠海,雖然也把"建設旅遊城市"作為重要方針,但畢竟不是最重要目標,旅遊業的投入及開發力度自然遜於三亞。況且,在成為特區初期,其旅遊業是作為澳門旅遊業"互補、聯動"定位的,希望澳門旅遊業帶動珠海旅遊業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珠海旅遊資源"自成體系"的開發和發展,再加上澳門旅遊業對珠海旅遊業的推動並沒有帶來預想效果,使得珠海雖然珠海也成為一座旅遊城市,但在旅遊方面的名氣遠不及三亞大。


影子伴你

珠海確實是一個被人忽略的城市,正是因為什麼都很好,就沒有太過吸引人的地方。之前去三亞,澳門珠海就是成為一箇中轉城市。而三亞擁有擁有著國內第一的海島旅遊資源。

在旅遊的初期三亞就依靠得天獨厚的優勢,打造成國內海島旅遊第一的口碑。雖然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海南的高消費水平也受到了遊人的吐槽,但是三亞永遠都處於風口浪尖,在國內提到要去看海,三亞依然被列為首選城市。熱門旅遊標籤已經與三亞深深的建議在一起。

個人在去過三亞之後有些失望,雖然風景上是不可詆譭的,但是在一些高消費上確實令人不適。而珠海卻比想象中更加吸引人,這是一個沒有太多激情的城市。

在城市建設上面比不過臨近的廣州,在旅遊資源上比不上三亞,雖然靠近澳門和香港,也無非是成為一箇中轉城市,來到珠海提到的景點無非是因圓明園,酒吧街,情節路,並沒有太過吸引人的旅遊資源,海島旅遊更是直接敗給三亞。


但是珠海也有自己的特色,它沒有廣州的繁忙高壓,沒有三亞高消費,還是香港,澳門的便利樞紐。正是因為珠海在各方面都很平均,以至於在提到珠海的時候說不出什麼特色,比如美食小吃比不上海南,城市夜景比不上廣州,澳門,香港。

但是個人還是喜歡珠海,一個宜居的城市,沒有太快的節奏,沒有旅遊熱潮。有海,有城市,有老街,有園林,似乎什麼都不特別,卻又什麼都不缺。


步一漾

首先,要反駁一下這個題目,不是珠海不比三亞受歡迎,只能說見仁見智。老套路,分點說三亞和珠海的優勢。



1、三亞與珠海相比的優勢:

①投資旅行業的比例比較大:可以去網上查一下數據,很多投資商都會在三亞投資大度假區,而很少會在珠海投這樣一個度假區(橫琴除外,那是中央規劃的自貿區我們另論)。

②海南的氣候:處於熱帶,是北方人避寒的好地方。北方人就像候鳥遷徙,很多東北人會在冬季來海南過冬,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瞭解一下春節前後哈爾濱往海南的火車票,幾乎一搶而空。

③旅遊業的驅動:三亞本身被打造成旅遊城市,這一點毋庸置疑。你打開哪個旅遊APP,網站,三亞被置頂於旅遊熱門城市,珠海可能還有搜搜。

④城市特色:周邊遊已經成為旅遊的特點之一,比如去三亞,還可以瞭解一下海南周邊,海南還是有歷史值得一究,可是我們大珠海的周邊依舊是城市風。




珠海的優勢:

再次反駁題目,珠海可能在度假方面未必是比三亞更好的選擇,但從發展來說,珠海的城市規劃方面確實比三亞好。(之前的文章分析過,珠海哪裡好,可以直接看)

①毗鄰澳門:這個優勢是多少外地人羨慕不來的,去澳門坐飛機,真的比內地便宜不知道多少。去香港也不過一個多小時。

②空氣質量:幾乎每年都在宜居城市排名的前幾名。

③就業方向多:我相信,找工作的人,珠海和三亞,一半以上都會在珠海找吧,這是毋庸置疑的選擇。

④發展前景大:經濟特區,各個行業都有發展的前景,而三亞…當然也沒說三亞這方面弱,相比之下,當然是珠海好。

一大早的擠公交,先打完這些,有空再補充~


珠海圈子

其實,這兩個城市是沒有可比性的。三亞是

屬於熱帶季風性

氣候

熱帶季風

氣候

氣候

類型的一種,其主要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主要分佈於北緯10°至23°26的亞洲大陸南岸地區,是亞洲獨有

氣候

。具體分佈在中國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島全部、南中國海、臺灣島南部、中南半島(馬來半島中部以北)、菲律賓群島北部、南亞等地區,即南亞季風區。

珠海屬亞熱帶海洋性

氣候

,冬無嚴寒,雨量充沛,

氣候

宜人。常受南亞熱帶季候風侵襲,多雷雨。年平均氣溫22.3℃,最低氣溫2.5℃。年降雨量為1770-2300毫米,4月至9月盛行東南季風,為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85%;10月至次年3月盛行東北季風,為旱季。珠海大氣的年平均相對溼度是79%。每年初春時節,細雨連綿,空氣相對溼度較大,有時可達到100%。

所以,三亞享受的是空氣和陽光,珠海就遜色了很多。但是,珠海的城市進化程度是三亞無法比擬的,各種城市設施和配套很現代。


老S5

珠海也是很迷人的地方,人文,歷史,城市建設等比三亞強。

三亞現在唯一的優勢就是全國唯一的熱帶海洋性氣候,自然環境優美,特別是海岸線,沒汙染的海水。

三亞發展任重而道遠,城市建設,軟環境建設,服務質量,人口素質,等很多亟待提高的地方。


調低哥

我在珠海待過五六年,現在在三亞,對珠海,愛恨交織,感覺是一個很可惜的城市,一個沒有特色的城市,要工業沒工業,要旅遊沒旅遊,唯一的亮點,或許就是澳門,至於,三亞就不用說,一提到這個城市,全國人民都知道,一個有錢人的天堂,一個旅遊的聖地,一個讓人驚豔和留戀的地方,當然,你也要不介意她的高物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