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河蟹不得病,就要注意以下三點

想要河蟹不得病,就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杜絕外源汙染

1、防止有害藻類帶入塘口。不移栽和放養附著青苔的水草和螺螄,不灌注有青苔或藍藻漂浮的水源,防止種源帶入塘口後,引起藻類暴發。

2、防止死螺汙染塘水。不放養受凍害、受暑熱或堆積時間過久的螺螄,如果有病螺或死螺放入塘口後,水體會發黑變臭,河蟹出現死亡。

3、防止汙染水入塘。不注入有汙染的水源,水源要清潔衛生。一是水源各項理化指標符合養殖要求,如果塘口確需進水,水源又有輕度汙染,必須在塘口自我淨化能力可控範圍內,並在注水後立即採取消毒和改水措施;二是水源要無病原毒素,以防其它發病塘口通過進水而傳播疾病。

4、防止飼料汙染水質。不投餵散失性大的粉狀糊狀飼料或腐爛變質的臭魚(有液態脂肪和蛋白流出)防止塘水富營養化後引起藍藻暴發或河蟹不健康。

5、防止蟹種帶傷帶病入塘。不放養受凍、受暑熱、失水時間過長、暫養運輸受傷或攜帶病原的不健康蟹種,並進行消毒處理後下塘。

二、搞好塘內操作

1、清除淤泥。

蟹种放養前,清除塘底及四周圩槽溝過深淤泥,並進行曬塘和耕翻底土,為河蟹健康安全越夏提供良好的塘底條件。

2、綜合藥塘。

根據塘口上年河蟹是否發病、病因、野雜魚數量及有害藻類發生情況,決定藥塘藥物的品種和數量進行綜合藥塘。淤泥多的塘口首先使用一次生石灰改良底質;有野雜魚的塘口用“清塘靈”或“茶籽餅”殺魚一次;再用“敵殺死”或“敵百蟲”藥塘一次;有青苔塘口噴灑一次“硫酸銅”;最後在蟹种放養前5-7天再潑灑一次消毒劑進行水體消毒。

3、多品種種草。

蟹塘要3個品種以上搭配種植水草,養殖期保持塘口水草覆蓋率在50-70%,確保塘口有一定的自我淨化能力。

4、適度套養。

蟹塘套養青蝦、鱖魚、鰱鱅魚、小龍蝦等其他品種,不僅可以增加水產品收入,而且對河蟹養殖利多弊少。如鱖魚吃食小型野雜魚、鰱鱅魚濾食浮游生物、青蝦或小龍蝦利用養蟹前期養殖,這些都為健康安全養蟹起作一定的作用。

5、適量投餵。

堅持“四定”投餵,及時檢查河蟹吃食情況,做到餵食頓頓清,以防剩食汙染水質或引起河蟹腸道疾病。

6、合理用藥。

養殖期間,尤其是夏秋高溫階段,嚴格把握好塘口殺藻、殺菌、殺蟲用藥的品種、劑量、時間和方法,防止造成藥害或副作用。如傷害水草、螺螄、蛻殼蟹及軟殼蟹,以及藻類死亡引起水質突變,河蟹缺氧浮頭等。

7、適期改水。

一是在主要養殖期每隔10-15天塘口潑灑改底改水生態製劑一次;二是在使用漁藥後及時進行解毒和改水,保持塘口良好的水質環境。

三、有效預防不良天氣

1、防備持續高溫悶熱天氣。

氣溫連續多日超過33攝氏度,且風力微弱的天氣,河蟹就會出現蛻殼不正常和缺氧爬岸症狀,伊樂藻開始爛根爛葉。在此之前塘口要增加水體深度,使水深保持在1.5米以上,使底部形成涼水層,有利河蟹棲息避暑;同時在晚間少量排水,清晨注入新水,改善水質,降低塘水溫度。

2、防備傍晚雷暴雨天氣。

傍晚下雷暴雨使塘水形成上下對流,半夜到黎明前必定會出現塘口缺氧、河蟹浮頭或死蟹等現象。所以進入下半夜就要注入新水或開機增氧,必要時及時潑灑增氧劑。

3、防備汛期塘水暴漲。

汛期雨量大,使塘水暴漲、水體透明度差、水草被淹沒,加之汛期氣溫高、光照不足,使水草發生腐爛,水色由紅變黑。所以暴雨後要及時降水,並進行少量換水和改水處理。

4、防備夏秋霧霾天氣。

霧霾天氣,氣壓低、無風、無光照,塘口得不到氧氣補充,河蟹一般會出現上浮。如果氣溫較高,會造成部分蛻殼蟹、軟殼蟹缺氧死亡。對此,要在霧霾發生時及時注水或增氧,直到見到太陽一小時後再停止注水。

實施健康安全養蟹必須貫穿於養殖全過程,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於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