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

我們常講,做人要有氣節、要有人格。氣節也好,人格也好,愛國是第一位的。我們是中華兒女,要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秉承中華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時時想到國家,處處想到人民,做到"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出處】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諫上》。

原文:昔者三代之興也,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故明所愛而賢良眾,明所惡而邪僻滅,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

【釋義】

過去夏商周三代興盛的原因,就是對於國家有利的事就要熱愛弘揚,對國家有害的事就要遠離摒棄,所以弘揚善的行為賢良的人就增多,鮮明的抵制惡行奸邪的人就會消失,這樣天下才能政治清平,百姓才能和睦團結。

【啟悟】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今年5月2日,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學生提出了“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要求,勉勵廣大青年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立鴻鵠志,做奮鬥者;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知行合一,做實幹家。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廣大青年一定要振奮時代精神、追尋時代潮流,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自覺抵制那些撕裂民族傷口、抹黑歷史英雄甚至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