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真的那麼可怕嗎?

血液科喵姐

一些人的雙肩高低不平,胸廓不對稱,甚至有些人還伴有脊柱左右彎曲呈蛇形狀,這種疾病,醫生們往往給它下個統稱,叫做脊柱側彎。正常人脊柱有四個生理彎曲,即稍向前凸的頸椎段和腰椎段,稍向後凸的胸椎段和骶椎段由於這四個生理性彎曲的存在,使脊柱形成自然的正常和完美的形體。如果脊柱有側彎的現象,就是畸形性發育了。導致脊柱側彎的原因有兩種,一類為先天性的,另一類為後天性的。

後天性原因引起的脊柱側彎,有不良習慣的姿勢原因和疾病性原因兩種。由於不正確的坐立位置和姿勢原因和疾病性原因兩種。由於不正確的坐立位置和姿勢或不恰當的和長期的一側肩膀負重,久而久之,會發生脊柱側彎的可能。不過,這種側彎,只要糾正不良習慣和姿勢,側彎的現象就完全得到矯治。

脊柱側彎的危害:

1.脊柱側彎對呼吸功能的影響:胸部側彎的經常出現短氣,喘氣,感染,慢性疼痛等症狀。脊柱側彎對胸廓的影響:脊柱側彎對胸廓的影響除胸廓畸形外,還表現在胸廓容積縮小,吸氣相和呼氣相胸廓容積均低於正常對照,脊柱側彎對通氣功能的影響與正常對照相比,脊柱側彎患者潮氣量降低,呼吸頻率增加,每分通氣量降低。研究表明,脊柱側彎患者對低氧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在正常低限,提示可能存在通氣調節的異常,脊柱側彎會影響氣體交換,包括局部通氣、血流、通氣血流比、彌散。

2.脊旁肌肉組織的變化:雖然對肌肉研究的非常多,是肌肉疾病在側彎中是否是一個主要因素還有爭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由於側彎引起的肌肉的不平衡是加劇脊柱畸形的最重要因素。中軸的旋轉、偏移以及胸部曲度的減少和肌肉不平衡有確切的關係。脊柱側彎病人凹側的肌肉組織中,一型慢肌纖維的比例小於常人。這些肌肉的不對稱分佈可能會減弱肌肉長時間保持姿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謝思源, 史衍.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危害與運動康復方法簡析[J]. 青少年體育, 2014(12):126-127.


張博士體態康復

這個問題我剛剛遇到過,回答是再合適不過了。前幾天,有同事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說:“感覺自己老是圓肩駝背,甚至伴有輕微脊柱側彎,可怎麼辦呢,這嚴重影響了我撩妹的形象!”

相信這個問題也困擾了不少青年才俊。其實,它還有個高端霸氣上檔次的名字:“上交叉綜合症。”

上交叉綜合症Upper-crossed syndrome (UCS)是由弗拉基米爾 · 揚達博士首次提出,是一種上肢動作模式異常綜合症,也被稱作近端或肩帶綜合症;

具體在姿勢上的表現為:頭向前傾、頸椎前凸增加、圓肩、胸椎後凸增加及翼狀肩胛骨。

成因:主要是後上背部和頸部肌肉肌力弱且肌肉被動拉長,前側肌肉緊;二者導致的肌肉不平衡引起的。

上交叉綜合症的矯正方法主要是強化肌力弱的肌肉、放鬆緊張的肌肉以及糾正不良的姿勢習慣。下面我們重點說一下放鬆緊張的肌肉和強化肌力弱的肌肉這兩種方法。

(一)放鬆緊張肌肉

需要放鬆的肌肉主要包括胸大肌、胸小肌、背闊肌、斜方肌上束等。可以採用按摩、低頻電療、牽伸、DMS(Deep Muscle Stimulator)等進行放鬆。

今天我們主要給大家介紹使用泡沫軸進行肌肉放鬆的方法。

1.胸大肌放鬆

2.背闊肌放鬆

3.斜方肌放鬆

4.胸小肌放鬆

通過泡沫軸按壓會鬆解僵緊的肌肉,肌肉放鬆後血液循環加快,促進組織恢復正常。

(二)力量訓練

需要加強的肌肉主要包括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前鋸肌、頸深屈肌等。

1.經典的肩關節練習法——YTWL可以鍛鍊到斜方肌的中、下束,菱形肌,前鋸肌和肩外旋肌群(岡下肌、小圓肌)

2.頸深屈肌練習

保持頸部位置不動,頸部向後屈曲

3.胸椎靈活性練習

貓式運動

(三)糾正不良姿勢

上班族的圓肩駝背或脊柱側彎都是後天姿勢不良形成的,康復的希望是大大的。牢記康復師告訴大家的不良姿勢,在日常生活中應多注意,避免上交叉綜合症的形成。

好啦,就到這啦 ~ 祝大家都能遠離圓肩駝背與脊柱側彎,恢復健康姿勢。


銳博康復陳博聞

  眾所周知,正常人脊柱從後面看應是一條直線,且脊柱兩側對稱,如果雙肩不等高或後背左右不平,很有可能是脊柱側彎了。脊柱側彎,又叫脊柱側凸,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那麼,脊柱側彎真的那麼可怕嗎?

  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但是,較重的脊柱側凸情況則不容樂觀。

  一、外形影響。脊柱的彎曲,會影響人體骨骼的正常生長髮育,使人變得駝背、雞胸、骨盆傾斜、肩不等高、背不等平、腿不等長、身體扭曲、身軀矮小。

  二、健康損害。脊柱側彎引起脊柱兩側受力不平衡,會引起腰背痛,並可在凸側產生骨刺,壓迫脊髓或神經,引起截癱或椎管狹窄。脊柱側彎造成了胸腹腔面積的減小,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等正常的生理功能,導致病人成年以後,平均壽命比正常人短,易得心肺併發症而死。脊柱側彎大部分病人會出現腰腿疼痛情況,勞動力下降,少數人甚至不能工作,嚴重時會導致下肢癱瘓,使病人完全喪失行動能力,還有可能會引起身體各大系統功能均受不同程度的損害,甚至會縮短壽命,危害巨大。

  三、心理傷害。因為外形的異常,患者會產生自卑心理,久而久之會影響心理健康,嚴重的會發展成自閉症。

  據此,防患於未然,非常重要。那麼,如何預防脊柱側彎呢?

  1、從小做起,學齡兒童就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加強肌肉鍛鍊。


家庭醫生在線

脊柱側彎對青少年的影響較大,特別提醒
孩子脊柱側彎,干預越早,預後更好。

下面我們詳細的說說青少年脊柱側彎。

10—15歲青春期最常見

脊柱側彎,又叫脊柱側凸,正常人脊柱從後面看應是一條直線,且脊柱兩側對稱,如果雙肩不等高或後背左右不平,很有可能是脊柱側彎了。脊柱側彎好發於青少年,故又稱為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少兒時期男女發病率相當,青春期後女性發病率明顯大於男性,尤其是在少女初潮時病情發展迅速,家長要引起高度重視。

很多家長認為脊柱側彎是孩子坐姿不正、長時間低頭彎腰看手機、玩電腦,長期駝背、趴桌學習等惹的禍,其實不然,脊柱側彎發病原因有很多,出生前就發現的稱為先天性脊柱側彎,後天姿勢不正、精神因素、腫瘤、外傷、手術等原因都有可能導致脊柱側彎,而更多特發性脊柱側彎則病因不明。(據說孕婦抽菸或在吸菸環境下生活,孩子也可能側彎哦!)

脊柱側彎危害不止外形

如果說我們的胸廓是一間房子,脊柱就是鋼筋混凝土柱子,其它臟器就是房子裡的傢俱。當柱子發生彎曲旋轉時,房子裡的空間就會被扭曲而變形,那些原本相安無事的“傢俱”也會跟著脫離原來的位置。脊柱側彎首先就是影響體型和生長髮育,成年後會有明顯的腰背痛,體力較差甚至喪失工作能力。

圖: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凸(重度)

需注意的是,脊柱側彎會嚴重影響到心肺健康。因脊柱側彎發生在胸腰段居多,可能壓迫肺臟而出現肺功能障礙,側彎加重時胸廓活動力差,則影響循環導致心臟功能障礙,活動量稍大即出現心慌氣短。這種扭曲發生在青少年身上,可能會產生多米諾效應,使身體越來越差,肩膀處於非正常形態,一側肩胛骨高於另一側,或是一側髖高於另一側,腰部不平衡,頭經常向一側傾斜或向前突出,而不是在骨盆中央,所有這些不平衡將引起一連串疼痛導致身體虛弱。


醫數

脊柱側彎分特發性和先天性脊柱側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9320d10a8566490a1370077c37391f1\

萬里脊柱療法

我得了脊柱側彎,以後馬甲線豈不是也要變成彎的?

《雲巔之上》是我最近唯一認真看的偶像劇,曾經被罵滾出娛樂圈的袁姍姍演繹了一個勵志、堅強、不浮誇的“簡兮”姑娘,和過去的她相比,這部裡的她真的是“整容般的演技”。

她因為演戲狀態不好,被公眾一邊倒的負面評論·····最終因矯正器被發現,她才決定把自己得了脊柱側彎的事實公佈了。

處於職業敏感,剛開始聽說這個病名,我真的以為這又是國產劇的大笑話,就像曾經看到的“9%的齁鹹齁鹹的生理鹽水”什麼的。

搜索了相關的信息,我才發現,這不是瞎掰的病,居然合情合理!

據對我國全國各地包括北京、天津、廣東等城市的調查顯示,脊柱側彎的患病率大概在1.5%~2%左右。也就是說,大概每50個人就可能有1個人是脊柱側彎患者。

脊柱側彎的發病是女多於男,覆蓋了小、少、青、中、老各個年齡段,殘留的畸形可持續終生,其發病率還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

一、脊柱側彎是個什麼鬼

脊柱側彎在希臘文中稱為Scoliosis,Galen(公元131-201年)首先用此名詞命名。脊柱側彎是脊柱最常見的畸形,早在希波克拉底時代就已經對脊柱彎曲有過描述。Andree於1741年就用彎曲的脊柱作為矯形外科學的標誌。

脊柱側彎又名脊柱側凸:是指脊柱的一個或數個節段向側方彎曲,並伴有錐體在矢狀面上旋轉,導致後凸或前凸的脊柱畸形,是一種三維畸形。國際脊柱側彎研究學會(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RS)認為:應用Cobb's法測量站立脊柱正位X線片的脊柱彎曲,角度大於10度稱為脊柱側彎。【1】

簡兮已經發展到經常有腰疼,行動困難的症狀,還不得不穿戴支具,明顯已經是較為嚴重了。

二、脊柱側彎能有多嚴重?頂多駝背吧?

再查相關文獻,我不禁開始臉紅,嚴謹的科學態度果然很重要。 嚴重的病人,心臟、呼吸、消化都有很大影響。

器質性脊柱側彎分為先天性、特發性和後天性三種。

1、先天性脊柱側彎:一般發病晚、進展慢、畸形輕。

2、後天性脊柱側彎:

(1)姿態性脊柱側彎:多因不正確的姿勢引起,常在學齡前兒童發現。

(2)神經病理性脊柱側彎:多因脊髓灰質炎、神經纖維瘤等使肌肉張力不平衡而出現。

(3)胸部疾病:因幼年結核性胸膜炎、脊柱結核或其他疾病,或者胸廓手術後影響脊柱發育。

(4)營養不良:佝僂病。

3、特發性脊柱側彎症 :最常見,佔總數的80%以上,發病原因不清,所以稱之為特發性。【2】

由於發病年齡不同,可分為三類:

青少年型:年齡在11歲至發育成熟之間,不僅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還可能造成心肺功能異常,脊柱過早退變,出現疼痛,軀幹不平衡。

青年型特發性脊柱側彎,已經成為青少年繼視力異常、肥胖、包莖、和社會心理障礙後的第5大常見病。【2】

三、這麼不容易發現,普通人怎麼初步篩查?

1、一般篩查:


充分暴露,僅穿短褲及後面開口的寬鬆外衣。檢查者應從前方、側方和背面去仔細觀察。

檢查者首先要對早期輕型脊柱側彎的徵象有所認識,從患者背面觀察:

(1)兩肩不等高。

(2)肩胛一高一低。

(3)一側腰部皺褶皮紋。

(4)腰前屈時兩側背部不對稱,即剃刀背徵。

(5)脊柱偏離中線。

檢查脊柱屈曲、過伸及側方彎曲的活動範圍。檢查各個關節的可屈性,如腕及拇指的接近,手指過伸,膝、肘關節的反屈等。

檢查方法:

(1)亞當斯(Adams)試驗:使患者背向檢查者,身體前屈,雙肘關節自然下垂,雙手緊握,身體向前彎曲做跳水狀或用手指儘量觸及腳趾。

如果前屈身體時,背部一側明顯隆起或軀幹出現旋轉,則為陽性。

由於前屈時出現的這種外觀畸形要比患者站立時外觀畸形明顯的多,因此廣泛應用於青少年脊柱側彎在學校或體校中的篩查。

(2)X線:直接觀察是否畸形。

作者的話:終於明白為啥在學校做體檢的時候被要求穿的很少,還要被各方位觀察了。用心良苦啊。

等一下!

哎,不對啊,小、少、青都有了,那中老年人群呢?

來了,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脊柱側凸,叫做退行性脊柱側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年齡相關性脊柱病變,繼發於椎間盤及椎骨關節退變的成人脊柱側彎,是引起中老年患者腰痛、下肢痛、間歇性跛行的重要原因。

主要發生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較少在40歲前發病,發病率為6%,女多於男,且多見於腰段及胸腰段。

總之,親愛的朋友們,多關心自己和家人的身體,早發現,早矯正。

希望孩子們書包輕一點,書桌的書少一點,健康的成長比什麼都重要。

畢竟奮鬥二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是真的。

參考文獻:

【1】柯揚,青少年脊柱側彎流行病學研究進展,中國矯形外科雜誌【J】.2009,13:990-993.

【2】潘少川,青年型特發性脊柱側彎,臨床小兒外科雜誌【J】,2004,(1):42-61.

【3】郭繼東,中國骨腫瘤·骨病【J】,2010,9:201.

【5】Ploumis A,Transfledt EE,Denis F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associated with spinal [J].Spine J,2007,7(4):428-436.


血液科喵姐

咱就不講大道理了,直接上乾貨。

脊柱側彎其實就是發生在脊柱上面的一個畸形,一般會向左右兩側發生S型或C型的側彎,同時還可能會在脊柱發生一個旋轉。

有個國際上比較認證的六步篩查法可以自查有沒有脊柱側彎。上個圖:

先講一下樓主問的“脊柱側彎到底有沒有那麼可怕”,其實如果X片顯示脊柱彎曲角度是10度以下,通常我們都不定義他為脊柱側彎,這時候只要改正自己平時的不良姿勢,加強核心肌肉訓練就可以。

在10-25度,我們可以籠統的稱謂輕度的脊柱側彎,20-40度定義為中度的脊柱側彎,如果是45度以上是個重度的脊柱側彎。

而且有一點要注意,脊柱側彎多發在青少年期,基本上15歲左右是多發期,這時候都是骨骼發育的黃金期,如果長期姿勢不良很有可能會導致脊柱側彎,不加預防和干預隨著骨骼發育生長,再加一直以來保持的不良姿勢,側彎角度很可能會增加。而且,到了成年骨骼已經定型了,矯正起來肯定沒有青少年時期容易。

無論是哪一種側彎,都需要接受運動訓練。只不過針對不同的類型、側彎方向都需要指定不同的訓練動作來拉伸、強化相對應的肌肉群。

脊柱側彎如果是輕度,要有拉伸訓練和運動訓練。中度側彎,可能需要佩戴支具來矯正。這裡所說的支具可不是背背佳啊拜託~支具必須根據每個人的體態特性來定製的。

重度的脊柱側彎,如果你查閱過相關的圖片會發現,真的很影響正常生活。可能會考慮手術矯正。但手術矯正的可怕之處在於,這不是一般的手術,而是在整條側彎的脊柱(至少五個椎體)上打鋼釘,而且手術之後身體活動會受到限制。

所以呢,平時最好還是少翹二郎腿,保持一個良好坐姿,經常去運動一下。當然了,如果已經有脊柱側彎的情況,那做運動還是別亂做,否則很可能會加重側彎。

先說到這兒吧~


脊柱特工

1.20度彎弧需要穿戴支具嗎?

少女的生長曲線

然而,一個20度彎弧的11歲少女,需要全日穿戴支具,因為她正處於生長快速期,側彎有超過80%的機率惡化。況且在此期間,彎弧很容易矯正過來。

3.脊柱側彎對懷孕的影響?

從婦產科方面來看,脊柱側彎對懷孕或分娩並沒有長期的影響。但對於曾經接受脊柱側彎手術的婦女,則是另一回事。當融合的節段延伸至骨盆,骨盆的柔軟度就會降低。計劃懷孕前,宜與外科醫生及婦產科醫生討論這問題,雖然我們知道手術對生育本身並無不良影響,但若懷孕依然需要謹慎注意。

4.側彎患者年長後有可能發生的問題?

疼痛

一方面,疼痛與彎弧的嚴重程度並不相關;另一方面,疼痛發病率與年齡是相關的。

因此,無痛的病人並不需要手術,避免將來可能出現的疼痛。我曾遇過一些70歲以上的病人,他們的彎弧超過100度,但從沒疼過。我也見過一些只有輕微側彎的病人,他們的疼痛很難舒緩。

心血管疾病

脊柱側彎施羅特朱老師

分每個人的情況而定吧!之前就有遇到過一些脊柱側彎的患者,下面分享下自己的心得:

很多脊柱側彎患者和家屬第一次見面都會問:樊師傅,我這種情況嚴重嗎?能治好嗎?可以痊癒嗎

其實她們問這種問題我非常理解患者的心情,畢竟脊柱側彎是一箇中國醫學上到目前都還未完全攻克的疾病。

脊柱側彎是人類常見的身體姿態問題之一,但是與骨盆前傾、圓肩駝背等身體姿態不同,脊柱側彎的成因十分複雜!至今也無法百分百確定脊柱側彎的具體病因是什麼!

雖然脊柱側彎從科學上目前無非判斷髮病原因,但是得了脊柱側彎也不是像判了死刑一樣的,也不要相信網上一些人不科學的言論

例如:“有些人認為得了脊柱側彎,下半輩子就要在輪椅度過。”“脊柱側彎成年後會一直惡化,直到脊柱骨頭壞死”“胸廓變形會壓迫心臟”等等。

脊柱側彎按照我的經驗來說分為兩種:1.第一種是骨骼缺陷 2.第二種是骨骼變形

骨骼缺陷現在這裡下一個定義

是不可能痊癒的 有改善之後必須得長期訓練

骨骼變形是有可能痊癒的

但是骨骼變形往往還伴有一點骨骼缺陷,具體情況得具體對待。


樊曉翔徒手整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