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生子:好的睡姿助寶寶成長

現在很多家庭選擇赴美生子,赴美生子已成為一種時尚。而每個赴美生子的媽媽們當然是十分關注孩子的健康,其實,好的睡姿可以助寶寶成長的。

赴美生子:好的睡姿助宝宝成长

什麼樣的睡姿適合寶寶的發育?通常來說寶寶的睡姿有以下幾種,仰著睡,側著睡,趴著睡。我們中國人習慣讓寶寶採用仰臥的睡姿,原因在於老人認為寶寶要想睡出一個好頭型,最好是仰臥的姿勢。

但是國外更推崇寶寶側臥位的睡眠姿態,因為他們在調查中發現,側臥睡覺的寶寶能更好的預防新生兒溢奶,嘔吐或奶水倒灌噎住寶寶等問題。

第三種是趴著睡,這種睡姿不適合一個月以內的小寶寶,過於幼小的寶寶會因為這種姿勢壓迫到胸部,而自身又還不能調整舒適的姿態,從而影響呼吸的順暢度,嚴重的話會出現窒息的危險。

在寶寶更大一些後,偶爾可以讓寶寶俯臥睡眠,有助高質量睡眠,還能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好處很多,但要謹記,一定要有人陪同看護!

無論那種睡姿都有優缺點,媽媽可以根據寶寶自身情況來選擇或者是輪換姿勢,但家長一定要陪同看護哦。

寶寶睡覺,偶爾會哼幾聲,正常嗎?

一些新手父母對小寶寶的一切的一切都如臨大敵,其實初生寶寶睡眠時發出聲響這點事,只要他(她)身體沒啥毛病,精神好吃得香,爸媽們請把心放回肚子裡吧。

初生寶寶睡覺,發出聲響的原因很多,那是因為新生兒的中樞神經和呼吸系統,正處於發育狀態,甚至因為沒有進入深睡眠,也會偶然發聲,爸爸媽媽不用太緊張。

寶寶晚上睡覺到底可不可以開燈?

部分新手媽媽通宵留上一盞小夜燈,覺得夜間照顧寶寶很方便;方便倒是方便了,但是後續的苦和累就更多了。新生兒缺乏日夜的概念,換句話說孩子的生物鐘,需要我們去規律、去養成。而寶寶分辨日夜,依靠的就是光線的變化,四周的動靜聲響。

如果夜晚睡眠的時的環境像白天一樣亮,那小寶寶根本就把夜晚當白天,生物鐘就會日夜顛倒,這樣不但不利於成長髮育,想想吧,寶寶日睡夜鬧和大人完全相反的生物鐘,媽媽是不是更累了呢?

怎麼糾正寶寶白天睡覺晚上鬧的習慣?

越小的寶寶越依賴睡眠來成長髮育,這也是新生寶寶為什麼睡眠時長達18到22個的原因所在;換而言之小寶寶暫無白天黑夜的概念。需要父母去培養寶寶的日夜作息規律;例如白天光線充足的地方,應制造聲響,多陪他說話,逗他玩。

夜晚,室內要保持安靜和黑暗,即使寶寶醒了媽媽也要保持安靜,讓他逐漸養成,白天玩夜晚睡的習慣。

新生兒需不需要和父母一起睡?

美國兒科學協會認為,一歲以前的寶寶,和父母同睡一房,能有效降低嬰幼兒睡眠相關的死亡風險。

為了減少初生寶寶的意外,正確的做法是父母和孩子同室不同床,讓寶寶睡在嬰兒床或搖籃裡最佳。

不過現實狀況並沒有那麼理想,很多中國夫婦,未必有條件去另外購置嬰兒床或搖籃,其次和父母分床睡也為夜間照顧寶寶平添了不少麻煩。小美媽為大家提供一個折衷的方法,首先避免讓寶寶睡在父母中間,我們應該讓寶寶睡在靠牆的一邊(裡邊),媽媽睡在中間,爸爸睡在床的最外面,這樣即可方便媽媽夜間照顧寶寶,又能避免,爸爸睡眠中的翻身會壓到小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