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雲南紅河建水的葡萄向來以口感佳、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的喜歡,但是最近銷售卻受到了阻礙,收購價格也從幾天前的十幾元/公斤落到了現在的六、七塊錢/公斤,葡農們苦不堪言。是什麼原因讓建水的葡萄銷售出現如此的大起大落呢?

起因源自於網絡的兩個帖子……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一個是某內部群的聊天記錄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另一個則是某公眾賬號的一篇文章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這兩篇文章從專業技術角度來講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為何卻對雲紅河建水的葡萄造成銷售影響了呢?其原因就是部分人錯誤地把建水的葡萄症狀不加分析地當成了以上的兩種情況。

我們來看一下建水的葡萄是以上這種情況嗎: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很顯然,建水葡萄上的“白點點”和以上描述的症狀大相庭徑!

在此我們也聯繫到了上文中的王進忠教授,王教授也對近期建水葡萄事件進行了說明: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王教授說明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王教授說明

這晶瑩剔透的是葡萄上經常看到的“營養珠”。這種營養珠不但在葡萄果實上有,在葡萄枝稍上更為常見。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不僅葡萄有這種分泌物,其他植物也有這種情況,比如爬山虎: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這種透明的膠體很多人會把它誤認為是蟲卵,其實它並不是什麼蟲卵,而是營養珠。

什麼是營養珠?這些營養珠對人體有什麼危害嗎?

植物吸收水肥過多,在內部壓力大於外部壓力的時候這些吸收過多的營養物質就會通過植物的表皮組織滲透出來形成白色的晶體,這就是所謂的“營養珠”。這些營養珠90%以上含的是水分,10%作用為營養物質。研究證明這些營養珠裡含有多種元素,分別包括硼(B)、鎂(Mg)、磷(P)、鉀(K)、鈣(Ca)、錳(Mn)、鐵(Fe)、銅(Cu)、鋅(Zn)等。其中這9種元素是葡萄的必需元素,都來自於土壤。這些營養珠初始晶瑩剔透,但是用手輕輕一捏就會破碎脫落,在葉片或葡萄上時間長了就會逐漸變黃變硬,成為黑色小顆粒,但這種小顆粒會隨水沖洗而掉。

為什麼會有營養珠?

一般來說是由於葡萄吸收水分、養分等營養物質過多造成的。

葡萄植株分泌的“營養珠”發生規律性研究:隨著葡萄嫩枝的發育成熟,“營養珠”數量出現先增後遞減的總趨勢。5月份底,其數量逐漸增多,並達到頂峰;6月初,“營養珠”數量發生最大幅度的減少;6月中下旬,其數量變化幅度較為平穩;7月初,“營養珠”數量發生較大幅度的減少。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謠言止於智者,希望大家不信謠不傳謠,更希望公眾媒體和公眾人物站在科學的角度,客觀、公正地引導輿論,而不要斷章取義、譁眾取寵、擾亂視聽。

農民種地不容易,如果你不想幫助他們,至少也請不要故意抹黑他們!


網絡謠言又起,建水縣葡萄價格大跌,農民種地不易,請不要傳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