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波傳輸是否真的不需要介質?

龍喬珍

課本上說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遞,我們往往會聯想到聲波的傳播。我們初中都學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那機械波用什麼來充當介質呢?

初中課本為了簡單起見,就說固液氣態的物質可以充當介質。其實所有的物質都可以充當介質(暗物質不清楚)。

聲音需要物質作為“中介”才能傳遞機械波,進而傳遞信息和能量!

其實人們從來不相信什麼超距作用

縱使你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遞,你也必須有一個“中介”作為傳遞信息的橋樑,比如電磁場!電磁場的產生就是電場的瞬變導致了磁場,瞬變的磁場又會產生電場,這就是電生磁,磁生電的過程,它們會在空間上以光速展開,成為電磁波賴以前進的介質,電磁波的傳播子是光子。其實磁場的本質是電場的相對論效應


電磁波之所以不像聲波那樣,可以在真空中傳遞是因為它自身就可以產生介質。場作為電磁波的介質,光子作為電磁波的傳播子,這些都是電磁波自身可以生成的,而不像機械波那樣需要藉助外部介質。

可以明確地說,所有的超距作用都是現代物理學思維框架難以容忍的!

量子糾纏雖然可以超越時空進行作用,但是依舊卻不能突破光速傳播信息和能量!


四大相互作用力,分別都對應一種場或者作用子來傳遞力。沒有所謂脫離介質的超距作用!


科學認識論

電磁波傳輸需要介質!電磁波只能在具有傳播電磁波特性的空間中傳播,在不具有電磁波傳播特性的空間中是不能傳播的。空氣是具有傳播電磁波特性的介質或者空間,電磁波在空氣中可以傳播,而金屬體是不具有電磁波傳播特性的介質或者空間,電磁波在金屬體空間或者金屬體空間是無法傳播的,我們通過金屬體屏蔽電磁波就是因為電磁波不能在金屬體能傳播,從而我們將需要屏蔽電磁波的電子元器件放在金屬空腔中,從而,金屬空腔中的電子元器件不能被電磁波干擾。電磁波不能在金屬體中傳播是,金屬空腔中的電子元器件不能被電磁波干擾的根源。

電磁波傳輸如果不需要介質,那麼,我們就不需要衛星,我們可以通過地球傳輸電磁波,拿電磁波傳輸不是更簡單,而地殼對電磁波沒有傳輸特性,從而我們通過地球將電磁波是從地球的一端傳輸到地球的另一端。而我們只能通過衛星進行中轉,從而將電磁波從地球的一端傳輸到地球的另一端。

現代自然科學理論認為,真空空無一物,真空能夠傳輸電磁波,其實,真正中也存在物質,真空中存在具有傳輸電磁波的物質,從而真空對電磁波具有傳輸特性。

其實傳輸電磁波的介質或者物質空間對電具有絕緣性,也就是說,傳輸電磁波的介質對電沒有傳輸特性,而傳輸電的介質或者物質空間對電磁波具有絕緣性,從而傳輸電的介質對電磁波沒有傳輸特性。

其實,電磁波與電是物質與反物質的關係。如果我們將電磁波看做物質,那麼電就是電磁波的反物質,同樣,我們將電看做物質,電磁波就是電的反物質。

電磁波應該是磁性波,電應該是電性波。磁性波的垂面空間存在渦流電場,而電性波的垂直空間存在渦流磁場。電性波在電性介質或者電性空間中傳播,電性波在電的絕緣性空間或者絕緣性介質中是不能傳播的,磁性波在磁性介質或者磁性空間中傳輸,磁性波在磁的絕緣空間或者絕緣介質中是不能傳播的。

人類如果建立了終極理論或者大統一理論,人類就會發現,空間分為陽空間,陰空間和混沌空間。陽空間就是由陽性物質形成的空間,陰空間就是由陰性物質形成的空間,而混沌空間就是由陰陽物質形成的空間。如果我們認為大氣空間是陽空間,電磁波是陽物質,那麼,電磁波的陽物質可以在電磁波的陽空間大氣空間傳播,如果,我們認為地殼空間是陰空間,電是陰物質,那麼,電的陰物質可以在電的陰空間地殼空間中傳播。而電的陰物質在大氣的陽物質空間不能傳播,電磁波的陽物質在地殼的陰物質空間也不能傳播。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就會發現,電磁波在空間傳輸是需要介質的,如果沒有傳輸電磁波的介質,電磁波在空間是不能傳輸的。現代自然科學理論對空間的認識具有籠統性,模糊性,其實,人類建立了終極理論或者大統一理論,空間是具有明確的意義和明確的界定的,沒有明確的意義,沒有明確的界定的空間就不是一個具有認識性,理解性的空間。


liyamin20

不是的!電磁波的傳播介質就是電場,不是電磁波在跑,是電場在跑。是空間的電場一直在以光速在跑。光源只是把波動的頻率,偏振等信息調製在經過它的電場上。假如有一條勻速流趟的,沒有風浪的小河。上游有個人每隔一定時間往河裡扔一根木棍,可以通過改變時間間隔向下游傳遞信息。下游的人看到河裡漂浮的不同間距的木棒就知道上游的人在說什麼了。木棒的速度是由河水的流速決定,不是說你扔快一點就早點到達下游。這就是光的傳播原理,光源的速度不會影響光速。再如把電場看作一根以光速穿梭的琴絃,光源就是撥動琴絃的那隻手。所以光是運動介質波,是在以光速運動的電場中傳播的。為什麼不說磁場呢,我前面說過電場跟磁場的關係好比空氣跟風的關係,運動的電場就能產生磁場,運動的空氣就是風


手機用戶前途無亮

答:得看你如何理解“介質”,在一般意義下,電磁波的傳遞是不需要介質的,因為電磁波本身就是一種物質——光子!


對比聲波,聲波的傳遞就少不了額外物質作為介質;但是電磁波不一樣,電磁波即是波也是粒子:

1、波的角度來看:電磁波是電場和磁場的交替,而電場和磁場的傳播不需要介質,所以電磁波的傳播,也就不需要介質;



2、粒子的角度看:電磁波也是光子,可以看作一個一個的量子能量包,光子本質上也是物質,物質的傳播當然就不需要額外的物質;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電磁波的傳遞,都是不需要介質的。當然,前提是不把空間看作介質,因為對於電磁波,只要有空間即可傳播。



艾伯史密斯

電磁波傳輸同樣需要介質,只不過因為有源源不斷的後續“力量”,使得這種傳播方式,能夠很難受到限制的傳播——因為所謂的電磁波,也是動能的一種形式,而動能是無法真正做到“無介質”傳播的。只不過這些“介質的大小”現在很難讓人發現。(這就好像“真空”這種狀態真的能夠存在嗎?空間架構都需要物質,如果“真空”就會造成空間塌陷……)

就以“聲波”為例:聲波傳遞要求的“介質”形狀大小是有要求的,1、“介質”太大聲波的振動頻率動能不足就無法傳遞;2、如果“介質”太小又會因為“介質”本身會消耗一部分動能,從而使的這種傳遞範圍極短、也極慢。3、也就是說在地球上、在太空中、在其它星球上都能夠傳遞聲音,只不過因為“介質”大小密度”的原因會使得這種傳遞距離、速度受到極大影響!

而反觀“磁力”,因為有源源不斷的“後備動力動能,所以才能讓人在各種環境中,通過實驗看到磁力線、磁力場。(但是這種動力、動能,真的能夠無緣無故沒有消耗的產生嗎?)

也就是說,如果聲音也能夠,不間斷的同頻率振動,同樣可以在任何環境中傳播。(只不過因為動能的消耗原因,不同頻率、不同強度的聲音、聲波的傳遞距離可能會有較大差異。)

……

2018、4、10


自然科學理論研究者

電磁波的介質就是空間本身。空間也是一種特殊的介質。宇宙任何物體周圍空間光速輻射式運動,光子是靜止在空間中隨空間一同運動。光子的波動性是空間本身的波動。


張祥前安徽

所有的傳播都需要介質。引力波是對引力場泛起的漣漪。同理,電磁波也是對電磁場的漣漪。我們所處的真空,充斥著這些場。雖然這些場無法讓人們的感官直接感受到,但這些場泛起的漣漪有些可以看到,有些可以“聽"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