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丹巴三絕嗎?不知道的進來看看

丹巴一絕:美人谷,顏值這麼高!7萬人有3千女子過目難忘

丹巴美人谷,位於丹巴縣城約26公里的巴底鄉。這裡不僅有悠悠的江水,爛漫的山花,巍峨的古碉,還有溫柔多情的美人……美人谷因此得名。

你知道丹巴三絕嗎?不知道的進來看看

西夏滅亡時,貴族皇室後裔逃離到這兒安居。

所以,在丹巴美人身上,你能探尋到貴族皇室的氣質:身段頎長,面若桃花,鼻樑高挺……

你知道丹巴三絕嗎?不知道的進來看看

她們喜歡盤髮髻,戴花頭帕,著長裙,衣飾古典莊重,款款而來,燦然一笑間,明媚自在!

你知道丹巴三絕嗎?不知道的進來看看

能歌善舞,是她們的優點。

7萬多人的縣,有3千多人從事歌舞演藝職業,有的在成都,有的在京城,顏值不俗。

丹巴二絕:藏寨

丹巴藏寨指的是居住在丹巴縣的居民形成的藏族村落,丹巴的山寨,舊稱碉樓寨房。碉樓和寨房,原本是兩類不同性質的風格建築,在時光的流逝中,二者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外形上,既有寨房的特徵,又有碉樓的形態。碉樓寨房一般為三層,也有四層的,一側還配有廂房。但不論房屋和廂房如何建造,頂層外緣都環圍著黃、黑、白三種色帶,形成了嘉絨藏寨的一大特色。

你知道丹巴三絕嗎?不知道的進來看看

丹巴山寨是嘉絨藏寨中最具特色的。尤以甲居、聶呷、革什扎和巴底鄉最為突出,幾百幢民居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地融於自然環境中,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遠遠看去,充滿靈氣的山谷中,翡翠般的青草綠樹之中,是那沉甸甸的田地和隱在密林深處的寨房,伴著時有時無的潺潺溪流,一幅富有動感的絕妙山寨畫卷隨之展示在你的眼前。

你知道丹巴三絕嗎?不知道的進來看看

藏寨一般為三四層,高低錯落分佈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

第一層通常養著牛羊,二層是廚房和倉庫,三層住人,四層有佛堂。

丹巴,西距成都348公里。在當地,人們都將其居住的村落稱為寨子,這些寨子一般都修建在向陽的坡樑上,寨子由幾十戶甚至上百戶人家組成。一幢一幢外形美觀,風格統一的寨房依著起伏的山勢迤儷而建,高高低低、錯落有致,與周圍茂密的樹林,清澈的溪流,皚皚的雪峰一起構成一幅幅田園牧歌式的優美的鄉村畫卷。

你知道丹巴三絕嗎?不知道的進來看看

藏寨中,甲居藏寨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最美鄉村古鎮之首。

靈秀的山谷,多情的美人,滿眼翠綠的山色,和村落融為一體,恬靜如詩。

丹巴三絕:碉樓群

傳說以前嘉絨藏區,凡有男孩的家庭必須修一座碉樓,此風延續下來,逐漸形成了“千碉之國”。其實,古時藏民為了保護村寨不受侵犯,對付部落之間的戰爭才是古雕群形成的真正原因。丹巴的古碉均為石木結構建築,現存的古碉最早建於漢代,距今2000餘年,至遲為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時所建。

你知道丹巴三絕嗎?不知道的進來看看

丹巴的古石碉樓均為石木結構建築,現存的古石碉樓最早建於漢代,至遲為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時所建。丹巴的古石碉樓尤以梭坡、中路、蒲角頂三處的古石碉樓群為最。如何有效的保護丹巴古石碉樓這一具有悠久歷史的世界傑出建築文化藝術遺存已成為目前最為緊迫的工作。

丹巴有“千碉之國”美稱,極具民族特色。

房子外牆以黑色、白色、褐色為主,繪著日、月、星辰和宗教圖案,伴著隨風翻動的經幡,說著神秘的過往。

你知道丹巴三絕嗎?不知道的進來看看

碉樓歷史久遠,上千年矗立在丹巴,屹立不倒,以石頭和泥土建造而成。

造碉很有講究,聽當地人說,要有神仙指導、傳授,所以,卜卦、合氣運缺一不可。

碉樓起初是用來服魔的,後來用作軍事防禦,易守難攻。

你知道丹巴三絕嗎?不知道的進來看看

這樣的丹巴,美人、藏寨、碉樓,匯成了它攝人心魄的力量。

既是風情的歷史,也是神秘的過往;既是美豔的灼灼芳華,也是難捨的田園詩話。

自駕路線(順道遊覽稻城亞丁):

D1:成都-映秀-臥龍-四姑娘山—丹巴

D2:丹巴縣-甲居藏寨村-八美-塔公-新都橋鎮

D3:新都橋-雅江-理塘-稻城-日瓦

D4:日瓦鄉-亞丁村(亞丁景區)

D5:亞丁村(亞丁景區)-日瓦鄉-稻城縣

D6:稻城縣-海子山-理塘縣-雅江縣-新都橋鎮

D7:新都橋鎮-折多山-康定-瀘定橋-成都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