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穿警服的作家,與你“非常相遇”

预告|穿警服的作家,与你“非常相遇”

◇ 補齊短板強素質 拉高標杆樹形象 預告|穿警服的作家,與你“非常相遇”

第十九期笛揚讀書會

活動時間

2018年5月25日(週五)

下午2:30-4:00

活動地點

柯橋街道管墅社區文化禮堂

(管寧小區6幢東面)

预告|穿警服的作家,与你“非常相遇”

活動報名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

填寫信息即可報名

嘉賓簡介

预告|穿警服的作家,与你“非常相遇”

朱建平,筆名朱皮,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魯迅文學院第二十三屆高研班學員。從二00五年開始嘗試小說、散文創作。作品散見於各類文學期刊和報紙。現為浙江省作協會員,全國公安作協會員。紹興市網絡作協副主席,紹興市作協副秘書長,紹興公安作協主席。出版有短篇小說集《火車向著北京跑》《你向前 我向左》,散文集《留下,留不下》。著有長篇小說《望江南》。

预告|穿警服的作家,与你“非常相遇”

邵江紅,1967年出生,現為浙江省紹興市公安局柯橋區分局民警。全國公安文聯會員,浙江省作協會員。小說發表在《小說月報》《啄木鳥》《東方劍》《野草》等雜誌。

幾日前,無意中聽到陶笛吹奏的《星月神話》,驀地心頭被擊中。那是很久以前,一位故人喜歡用巴烏吹奏的,一樣如泣如訴。從前的記憶,不需過渡,便從渺遠的天邊,一下飛抵眼前,讓人措手不及。

“我們的故事不算美麗,卻如此難以忘記”,是其中的歌詞。

然後,就接到了新華書店納蘭容海老師送來的《生命裡的非常相遇》和《你向前,我向左》兩本書。這是兩位公安作家的新作。單單從書名就能讀出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其中又包含著怎樣的故事呢?

预告|穿警服的作家,与你“非常相遇”

《生命裡的非常相遇》是邵江紅老師的作品集,我是一口氣讀完的。第一篇《童年的臺門格調》先聲奪人,“小樓臨街,我趴在二樓的窗口,探出小腦袋小胳膊,有風夾帶著雨花濺過來,那是清涼水潤的味道,與冷無關。”瞬間將讀者的心也化了,被春雨般的文字潤化。

我坐在江南爬滿繁茂凌霄的窗前,從日在中天,一直讀到月上梢頭。讀書筆記寫滿了五頁A4紙,並有一小堆揉成團的紙巾在旁。不必諱言,我是哭著讀這本書的。這是始料未及的。

該書很簡單,一本散文集子,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有的只是幾十年平平淡淡的生活。惟其如此,更為讓人感懷。同事問,好在哪裡?我說,有溫度。同事說,“有溫度就很不簡單了。”

在書中,我們聽作者娓娓道來著自己成長的故事——吉林支邊回來的二丫講不完的故事、隔壁大外婆臨終時顫巍巍遞給的大紅蘋果、外婆菜籃裡裝回的鉛筆盒、爺爺做的凍米糖,以及“一位老人跨越七十年,依然懷念另一位老人童年時代的救命之恩”、“堂弟說了二爹攜子來紹興的唯一理由是‘我爸想哥哥了’”……

早前就認識邵江紅老師。那是區作協組織去黃酒小鎮採風。午間吃飯,我們在同一桌。紹興話我不懂,只能聽著大家暢談。但從邵老師的言談間,能感受到熱絡的溫情以及如她筆名“紅劍”一般的英氣。

從該書中,我總算了解到,是童年時代人情溫暖的滋養,在生活的淬鍊中化作了她內心裡底色。

她是引領朋友走讀紹興的“導遊”:“紹興美麗富庶而積澱人文厚土,如此厚土培育,我輩豈能薄待。”

她是《公安文化宣傳之魅》的執筆人,對於這份事業“無論歲月走與不走,光陰老與不老,我都是懂它的人。”

她是新警入職時善意的面試官,“被需要,可以讓內心感受幸福,而幸福的讓渡,就是給孩子希望。”

她是月老,撮合了7對公安情侶,也是證婚人,“為了寫賀詞,拜讀了古今中外讚美愛情與婚姻的詩句,至今我還保留在文件夾裡,像一首美麗的老歌”。

她是自孩子斷奶開始,就給孩子記日記的母親。最終潛移默化,兒子也穿上了警服,一家三警官,成為佳話。

……

太多的細節,我無法一一列舉。而讓人感動的就是這一點一滴的細節。它一次次地激起我的共鳴,讓我回到了精神的原鄉,想起了兒時的經歷,想起了大山深處一輩輩人用力且執著的生活。於是淚水奔湧,那是由作者真摯引發的讀者的真摯,漣漪般的情感共鳴。

邵老師說:“生命之幸,相遇文學。”她給書取名《生命裡的非常相遇》。不知我的解釋是否合她的意,但我覺得用在她身上是合適的——用生命耕耘文學,用文學詮釋生命。

预告|穿警服的作家,与你“非常相遇”

另一本書《你向前,我向左》的作者朱建平老師是也是一位有故事的警察。有故事的人寫的小說耐看,《你向前,我向左》就是一本短篇小說集。

平常我翻書,總先看序言、後記。讀之,一是曉得內中梗概,二是瞭解作者文風,三是大略明白創作經過,知曉作者搜腸刮肚之不易。

但這本書沒有序言、後記,乾乾淨淨。顯然作者不想贅述過多,只願意用作品跟你對話。

我是在半夜三點失眠時開始翻看這本小說集的。好在,並不算驚悚。但耐人尋味。

一個個人就在夜幕中活了起來。其中彷彿都有你自己的影子——一地雞毛的家庭、特殊時代的家史、善惡一念的掙扎、熱辣辣的情慾……因為真實,所以結結實實地引發著你的思考。

正如《你向前,我向左》這一篇小說中,我們都生活在層層不息的因果循環中,生活十字路口的抉擇,靈魂與肉體的壓抑與釋放,代際之間的陳陳相因。這些人類社會的母題,源源不斷、川流不息地影響每一個人,將一代代人裹挾、輪替、再裹挾、再輪替。

正如藝術家邱志傑所說:“劇本早已寫好,只等著各個角色上臺扮演。”

文學也許無力改變我們的現實生活,但我們可以藉助文學,認清自己——在曙光初露時,我又枕著朱老師的新書,矇頭蓋被,淺淺睡去。這下夢中可熱鬧了,一樁樁故事摺子戲般上演,有書中的人物,有自己的故人,竟爾混在一塊。鋪敘、插敘、倒敘等等小說手法輪番用上。

早上八點,被太陽曬醒了,搖頭聳肩,一時間感覺自己成了夢蝶的莊子,或是夢莊子的蝶,更像是裝夢的碟子。

耳邊又響起如泣如訴的——“我們的故事不算美麗,卻如此難以忘記”。兩位作家都因職業的原因,見慣了世間悲喜,卻並未因此而麻木,仍懷著極大的慈悲,樸素地將他們的故事和所思所感呈現給讀者。因為真摯,所以感人;因為真實,所以難忘。

不論“你向前”還是“我向左”,本週五,讓我們同兩位作者共聚笛揚讀書會,聽他們講講那些難以忘記的故事。

也許這也是你《生命裡的非常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