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鬚價格翻番 後勢分析

玉米鬚今年產新以來價格上漲迅猛,產新前市場價由5-6元,現在已上漲為23-25元,產地成交價20-22元,再次刷新歷史高價。當前部分持貨者希望值高,看好後市要價堅硬;也有一部分人卻在趁機抓緊拋售。其後市是漲是跌意見不一,為此筆者作了一個調研,現彙編成文請關注者借鑑。

一、概況

玉米鬚價格翻番 後勢分析

玉米鬚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頭(就是玉米穗頂部象人頭髮和鬍鬚的那部分),全國大部分地均產,一般是北方秋季玉米果實成孰時收集,除去雜質曬乾即可。由於體輕鬆散所以均在產地打成機包,便於儲存與運輸。玉米鬚飲片配方使用很少,廣州中藥廠用量最大,玉米鬚是該廠名優產品消渴丸的主要原料,另外還有一些保健藥品也有使用,全國年用量2000噸左右。玉米鬚品種小用量不大,而且可生產的範圍廣泛又是年年產新,所以每年的產新量受價格影響非常明顯,一旦價高產量必然過剩,往往集壓好幾年都難以賣掉,所以價格一直相對穩定。

二、主產地簡介

玉米鬚全國有三個主產地,河南洛陽年產400-500噸,河南商丘年產800-1000噸,陝西渭南年產300-400噸,其它產區年產200-300噸,近年貴州也開始有人採收,年產量200-300噸,全國正常年景可產玉米鬚2000-2400噸。洛陽以洛寧縣為集散地,商丘以虞城為集散地,陝西渭南華縣也是個集散地。

三、歷史回顧

玉米鬚價格翻番 後勢分析

2009年前玉米鬚價低,收購價0.8-1元,農民採集的積極性一直不高,都是隨手收集,賣個零花錢,所以產量連續下降。

2010年玉米鬚產新收價2-2.5元,價低少人採集產新貨少。洛陽一個大戶吸購,加上老庫存清倉大盤又好,所以多人參與搶購,收購價上漲為3-3.2元,調大貨3.5-3.6元。致使產量開始猛增、質量下降,總產量一下子上升為2300-2400噸。

2011年藥市回冷大勢逆轉,廠家停止購進,價格回落為2.8-3元。2012-2013年市場價為3-3.5元。2014年隨著採摘成本的上漲,其價上升為4-5元。2015-2016年市場價為5-6元。價格平穩上漲的原因是採摘成本的體現。

四、今年漲價探因

1、市場庫存少

玉米鬚價格近年平穩,所以市場關注度低,除正常經營者外其它藥商多不關注,貨源也多被常年經營戶所控制,但產新前一般都會銷售完,所以市場存量不大。

2、機械化影響產量

近年來農村青年外出打工老人留守,加之機械化廣泛使用,致使玉米鬚收集越來越難,基本上多被浪費掉了,此現象今後還會持續。

3、今年產量下降

今年秋季多地前期乾旱後期雨水多,致使早玉米減產,晚期玉米難以採收晾曬,幾乎無人採收玉米鬚,加之玉米鬚價格不高,產新量下降明顯。

五、用量探討

玉米鬚有利尿、降壓、促進膽汗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玉米鬚對腎炎、膀胱炎、膽囊炎、風溼痛、高血壓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療效。 玉米鬚是消渴丸的主要原料,近年又有玉米鬚飲等保健品與飲料的開發,其年用量上升為2200噸左右。但據筆者瞭解,廣州中藥廠消渴丸原料有較大儲備,該廠正常儲備量是一年半至二年,所以今年漲價對他們影響不大。再者協和成藥業的玉米鬚飲,目前並沒有大量投產,仍處於試驗階段,所以用量很少,漲價對其也無影響。

六、後市分析

據筆者調查,今年玉米鬚產新量確實不大,減產約4-5成。前期藥商在產地不斷尋貨,現產地可供貨源不多,但陳貨仍然還有,據瞭解豫西一個產地大戶手中就有200多噸,要價25元低了不賣。

現在產地出現兩種現象,一是看好後市的人,他們認為:當然離明年產新還早,今年減產嚴重,隨著庫存的不斷消化,行情將繼續上漲,所以要價堅挺價低不賣。二是不看好後勢的人,他們認為:玉米鬚品種太小,用戶專一用量有限,廠家前幾年價低時儲備較多,目前玉米鬚的價格已經翻了幾番,現在只有個別散戶在跟風求購,再加整體藥材形勢不好,象玉米鬚這樣漲幅的品種沒有幾個,機會可遇不可求,誰抓住誰賺錢。所以他們在積極銷售,因為賺了行情不賺錢的教訓太深刻了,玉米鬚是小品種,漲價容易變現難。近日求購者開始下降,價格已轉入平穩。

更多藥材行業權威資訊,請關注中藥材天地網網站更新!

免費發佈供應信息,求購信息,天地網為你撮合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