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車圈大佬的年薪,李書福掙得不如白領多,終於懂吉利為啥牛了

對於現在自主創業的80、90後來說,馬雲是猶如“創業教父”般的存在,對於他公開演講的很多名言警句都能張口就來,比如“我從阿里巴巴創業,1999年到現在為止,我沒有一個月拿過工資,工資當然都發到我們家老婆大人的賬號上去,我從來都沒碰過錢,我對錢沒有興趣。”很多人聽過了報以會心一笑,真實與否似乎並不是那麼重要了,那麼享受中國汽車市場井噴發展紅利的各家車企大佬們,艱辛創業一路走來工資多少都打到哪裡去了呢?

先是安徽老鄉王傳福董事長,都說每個巨大的成功背後都有超乎尋常的隱忍,安徽人也許性格如此,也許是王傳福年幼的成長經歷決定的,艱難的求學經歷給了王傳福更加沉穩、堅韌的性格。1987年,王傳福從中南工業大學冶金物理化學系畢業進入北京有色進入研究院,“有志者,事竟成”,5年的時間王傳福成了當時全國最年輕的處長,時年26歲。

看看車圈大佬的年薪,李書福掙得不如白領多,終於懂吉利為啥牛了

1995年因看中了電池行業的發展前景,毅然辭去鐵飯碗,向做投資管理的表格借款250萬元,註冊成立比亞迪科技公司,領著二十來人從深圳蓮塘開始下海。

後面的事情很多人已經耳熟能詳,比亞迪憑藉自身優勢發展壯大,拿下了松下、索尼、Motorola等大客戶訂單,成為了全球鎳鉻電池第一,鋰離子電池第二,鎳氫電池第三的電池巨頭,起初最大的競爭對手電池行業的世界冠軍日本三洋於2008年宣佈破產被松下收購。

而2003年,王傳福造汽車的轉型決策使得比亞迪進入另一個騰飛時代,雖然在當時沒有獲得全部股東的支持,但從比亞迪現在的發展來看,應該為沒有撤股偷笑了。

看看車圈大佬的年薪,李書福掙得不如白領多,終於懂吉利為啥牛了

由於電池核心技術上的積累,現在的比亞迪從商用車到乘用車,實現產品全譜系的電動化,成為了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那麼擁有這樣一個商業帝國,王傳福的工資是多少呢?

看看車圈大佬的年薪,李書福掙得不如白領多,終於懂吉利為啥牛了

(因2017年度車企年報尚未全部公佈,暫用2016年數據供參考)

相較於王傳福,魏建軍年幼的成長道路相對寬裕些,但在參過軍痴迷技術的父親影響下,魏建軍對搞技術辦企業興趣濃厚,1984年父親魏德義創辦的太行建築設備廠開發出來的隔膜式自動供水氣壓罐就使其成為了全國明星鄉鎮企業。

看看車圈大佬的年薪,李書福掙得不如白領多,終於懂吉利為啥牛了

1986年23歲的魏建軍拿著父親投資的5萬元,在出生地史莊村創辦了太行水泵廠,這樣的經歷即便放到現在來看,也很少有同齡人能做到。然而若不是後來家庭的變故,魏建軍臨危受命,現在風靡的哈弗系列SUV恐怕也不知在哪個牆角,也沒有自主品牌的長城汽車了。

看看車圈大佬的年薪,李書福掙得不如白領多,終於懂吉利為啥牛了

看看車圈大佬的年薪,李書福掙得不如白領多,終於懂吉利為啥牛了

回望1980年代,全國的許多農機廠在謀求出路的道路上或許都想過造車的路子,魏建軍的叔父魏德良便是其中之一,但當時“三大三小”的國內汽車生產格侷促使沒有資質的長城走上了改裝轎車道路。可惜好景不長,1995年8月,長城牌轎車因質量問題在瀋陽被查並遭到央視曝光,生產經營陷於停頓,痛定思痛後走上皮卡道路,由此再轉戰SUV市場,最終成就了長城汽車的今日輝煌。

看看車圈大佬的年薪,李書福掙得不如白領多,終於懂吉利為啥牛了

年銷百萬臺的長城汽車一時間成為了中國SUV市場的當紅炸子雞受到消費者的熱捧,有自主品牌SUV銷冠哈弗作保,董事長魏建軍年薪幾百萬也不是過分的事情。但近日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產品寶駿510打破了哈弗H6長期霸佔銷量榜首的神話,加之2017年未達成125萬輛的銷售目標,魏董事長自罰年薪300萬,頗有些曹操削髮氣勢,畢竟錢都是小事,銷量才是大事!

看看車圈大佬的年薪,李書福掙得不如白領多,終於懂吉利為啥牛了

最後一位必須要提的就是現在汽車圈炙手可熱的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也許是同為自主品牌翹楚,很多人會把他拿來與王傳福做對比,說王傳福是技術專家出身而李書福不過高中畢業,但就“吉利帝國”目前的商業版圖和影響力來看,這樣的理解太過片面,杭外畢業的馬雲不如北大畢業的俞敏洪?這本身不具有什麼可比性,他們同樣優秀並在各自不同領域做著貢獻,不過好事者自娛罷了。

但就是人們眼中的“普通人”李書福,1982年高中畢業花了幾十元買來一臺“海鷗”相機,在各個景點拍照營生開啟了自己的創業生涯,不過兩年左右時間收穫百萬財富,驚訝之餘,似乎為吉利帝國今日的發展現狀找到了根源。創辦“北極花”品牌冰箱後受政策影響上交國家,赴深圳上大學,開發鋁鎂曲板,做踏板電動車,每從事一個行業必幹出點動靜似乎是李書福人生的信條,1994年在造車想法遭到董事會的一致反對後,李書福仍不死心,硬是“勸”來董事會1億資金的支持,杯水車薪。

看看車圈大佬的年薪,李書福掙得不如白領多,終於懂吉利為啥牛了

看看車圈大佬的年薪,李書福掙得不如白領多,終於懂吉利為啥牛了

但不論是拿百萬年薪還是拿幾十萬的“伙食費”,車企老闆們個個都是身家不菲,工資不過是個左手倒右手的形式,相比於他們所持有的股份市值來說九牛一毛,比如一些科技企業大佬象徵性地拿1美元年薪,激勵手下員工嗷嗷的戰鬥激情,不失為管理的一種手段。回到文章開頭,愛家敬業的馬爸爸工資都上交“國庫”了,車企大佬的工資都是打的哪張銀行卡呢?

看看車圈大佬的年薪,李書福掙得不如白領多,終於懂吉利為啥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