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使人長壽”?

我不像壞小孩

前不久,江蘇省政協在南京舉行《歡度百歲——江蘇長壽老人風采》出版座談會,部分揭示了這些人長壽的秘密。其中一項數據顯示,這些百歲長壽老人平時並不經常鍛鍊,這與當下較為流行的“生命在於運動”的觀點似乎相違背。那麼我們的生活中到底該不該運動?如何能夠做到長壽呢?

想要長壽,基因很重要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老壽星的上一輩往往都很長壽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基因對人的壽命會產生很大影響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蜜蜂勤勞卻短命,而烏龜懶惰卻長壽——它們的基因存在的差異太大了。所以,從兩個不同的物種上,我們沒有辦法得出正確的結論。

百歲老人們是不經常鍛鍊,而不是不運動

百歲老人多集中在農村地區,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沒有鍛鍊身體的習慣,但是卻擁有著更為豐富的其他活動。百歲老人們在平時的諸如散步等活動當中能得到充分的鍛鍊,這樣的生活方式或許比都市中每天坐著工作,僅靠很少的健身房訓練的人們要更加健康。


運動對於生命的意義不限於長壽

“生命在於運動”,說的是運動對人類是有意義的,這種意義不應當僅僅是保持長壽。運動是人類生存的一項基本需求。我們通過運動可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可以提高個人的魅力,可以實現人生的價值,也是人類休閒娛樂的重要方式。運動不僅僅是為了追求長壽,更應該具備其他的意義。

運動要適度

運動對人類有很多好處,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靜止使人長壽”的說法呢?一方面是有些人對運動的不瞭解,以及過度的運動確實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傷害運動要與休息相結合,只有在休息時身體才能有效地回覆,達到更健康的生活狀態。


愛運動的青荇

在動物界啊,決定個體壽命長短的首要因素是“投胎”成什麼物種,然後才是個體自身的修身養性或者幸運值

簡單說,對於哺乳類動物而言,體型越大的動物壽命越長,體型越小的動物壽命就越短。而人類在哺乳類動物中的壽命算得上是相當高的了,只要自己不作死。至於是運動還是靜止,是抽菸還是不抽菸,是喝酒還是不喝酒,沒法跨物種進行比較,一個抽菸喝酒的人,也比不抽菸不喝酒的蜜蜂活得久。

圖示,標紅的是哺乳類動物。

  • 最長壽的家鼠4歲
  • 最長壽的狗29歲
  • 最長壽的貓38歲
  • 最長壽的北極熊42歲
  • 最長壽的馬62歲
  • 最長壽的亞洲象86歲
  • 最長壽的人122歲(一位法國婦女)


動物身體越大壽命越長,其實一點都不奇怪,畢竟要長出那麼大的身體也是很消耗時間的事情,不是嗎?


而人類的壽命其實反倒是個怪異的現象,因為許多體型比人類大的動物,沒有人長壽。原因大概是人類有一個明顯的幼態持續現象,人類需要很長時間的學習才能成年,人類的青春期和其它動物相比開始得太晚,至於為人父母就更晚了。


當然,現代人生活的條件也遠遠超過野生動物,我們所享有的安全的環境和食物以及救治系統,都是保障我們長壽的基本條件。而野生動物可就沒有人類這麼好運了。


不過,在脊椎動物中格陵蘭鯊魚,是目前是已知壽命最長的脊椎動物。2016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對28個標本進行了放射性碳測定,結果顯示其中最老的已經活了大約392±120年(最少272年,最長512年)。作者還進一步得出結論,該物種在約150歲時才能達到性成熟。這大概是在北極那麼冷的地方,還要長到那麼大,實在是太不容易了,生長和發育都被極大的減速了。


最後,如果想長壽,就吃八分飽吧,限制飲食攝入,對果蠅、老鼠、猴子延長壽命都有效果。


三思逍遙

生命的長短與運動有一定的關係,現代科學認為,一定的運動可以使人更健康,從而使人的壽命更長,但過度的運動會導致身體機能的過度消耗,導致壽命縮短。一些運動強度比較大,運動過量的運動員,普遍壽命都不長。據一家保險公司對六千名已故運動員資料分析,平均壽命只有50歲,其中大多數是運動過量所致。

科學研究證明,過量運動能夠導致機體的代謝加速,體內耗氧量急劇增加,產生大量的活性氧,使人更快衰老。另外大量激烈超量的運動會加劇身體器官的磨損和生理功能失調,導致身體健康受損和壽命的縮短。

據說美國第32任總統羅斯福的手下有一個叫約翰·南斯·加納的副總統,嗜好菸酒和肥肉,不運動,是個大肥佬,保健醫生勸他要戒菸戒酒,減肥運動,科學生活,他根本不聽,結果保健醫生死了,他活了99歲。臺灣作家李敖的老孃,整天躺在沙發看電視,吃東西也是高糖高熱量的可樂咖啡糖包子,過了90歲。他老爸很講究生活品質和鍛鍊,才活了50歲。一些對現代長壽老人的調查表明,長壽老人們的生活各有各的方法和特點,並沒有一定的規矩。

時空通訊以上的說法,並不是否認運動的好處,也沒有鼓吹靜止使人長壽的意思,而是想說人的壽命是受多重因素影響。比如人的情緒和性格對健康和壽命的影響就很大。那種偏重強調某一方面對長壽絕對影響的說法,肯定是不科學和片面的。我想適度的運動和相對科學的生活態度,良好的心態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應該對健康有利,也能夠使人的壽命得到提升。


時空通訊

一種觀點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堅持運動是健康長壽的基本保障;另一種觀點認為,千年神龜靠靜養,磨損不停的機器一定會首先壞掉。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激活生命。“活動”一詞把“活”和“動”組合在一起,即活者動也,動者活也,意思是說活著的人就必須動,動能活得更有生氣,更有活力,更能健康長壽。《黃帝內經》雲:“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拿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吧,近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揭露肥胖和各種疾病的關係,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腫瘤的危險因素。在同樣的條件下,不用做研究大家也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就是健康的人要比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疾病這樣的患者獲得長久。而胖不胖除了受到“吃不吃”這個飲食因素的影響外,還受到“動不動”的影響。所以減肥最科學的也只有兩種方法,控制飲食和加強運動。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運動醫學博士唐納德·科斯梅爾的一項研究表明,奧運會獎牌獲得者的人均壽命比其所在國的人均壽命要長3年。該研究還發現,從事耐久性項目的運動員 (例如長跑),30年後健在的概率比普通人高13%。俄羅斯的奧運獲獎運動員30年後的生存概率比其他俄羅斯人高出18%,是所有國家平均水平的兩倍還多。當然,我們強調的是合理而又科學的運動,結合運動必須根據年齡、體質和健康狀況來確定。

參考文獻:

[1]卓然.運動與長壽究竟是什麼關係[J].食品與健康,2013(10):25.

[2]姜海峰.飲食、運動、心態與長壽[J].現代養生,2013(07):30-32.


醫學慕課

相信大家對於“生命在於運動”這句名言,並不陌生,但也有人說靜止使人長壽。那麼,到底是“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使人長壽”?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動與靜對健康與長壽都十分重要,也就是說“生命在於運動”、“靜止使人長壽”不可偏廢。我們知道,人是一個有生命的活體,生命本身就是—個不停運動活體,即便是睡覺的時候,人體的心臟,血管,細胞組織從來都未停止過運動,當然局部性的,病態的供血不好則另作別論。

對於‘生命在於運動’的理解,應生命在於正確的運動。尤其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大多數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後,往往就在家打打遊戲,看看電視,這樣一天都沒有運動,久而久之,身體慢慢就出現亞健康的狀態了;然後就去健身房,大汗淋漓一場之後,認為自己鍛鍊運動的目的達到了,又週而復始之前的生活,身體又感覺異樣。所以不管什麼運動,貴在堅持且正確掌握一個度。

那麼,如何運動與靜止呢?如果白天人體靜息時心率低於每分鐘70次者,就需要多運動,否則心臟就無法滿足人體各器官的供血供氧,就容易產生身體不舒適感,人體內代謝就會不平衡而生溼氣,轉生出各種疾病。如人體沒有心率慢而供血供氧不足的情況下,少運動為妙,因為地球上的,每一種物體的運動,都會產生相對等的風險。


家庭醫生在線

標題中的比喻就有問題,用勤勞蜜蜂生命短暫、懶惰的烏龜長命百歲,表面看似挺有道理但是經不住深究。自然界中食物鏈物種不同、習性不同,各自所扮演的角色、特徵也都不同做比較沒有意義,不能完全用人的生存特性去與動物相比,沒有可比性。

可以換個角度,從經常鍛鍊的人與經常不鍛鍊的人之間做比對,個人覺得意義更大些。


老祖宗總說過“一陰一陽之謂道”!

如果將陰代表靜(不動),陽代表動(運動)那麼生活中過分運動而沒有休息,身體過渡訓練、透支肯定也不行。雖然身體是一個可以根據外部壓力不斷進化的有機體,也要講究分寸,把握好度。

靜同樣如此,如果不能保證日常需要運動消耗的熱量同時攝入又不控制,身體會堆積過多的熱量最終轉化成脂肪存儲在身體裡,脂肪堆積過多容易引起身體各項身體指數異常,心血管機能下降,那麼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也將大大提高。

所以,過多的強調“靜”而缺乏運動造成心肺機能弱、有氧能力差也會帶來疾病的風險。

因此,運動需要動靜結合、動靜平衡才是最佳答案。


家軒教你學健身

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要明白運動和靜止對身體帶來的不同之處就行了。

用勤勞蜜蜂生命短暫、懶惰的烏龜長命百歲,表面看似挺有道理。自然界中食物鏈物種不同、習性不同,各自所扮演的角色、特徵也都不同做比較沒有意義,不能完全用人的生存特性去與動物相比,沒有可比性。

可以換個角度,從經常鍛鍊的人與經常不鍛鍊的人之間做比對,個人覺得哪個意義更大些。

運動

1.有氧代謝運動可以使收縮壓和舒張壓下降,高血壓患者常常合併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升高。堅持有氧代謝運動不僅有益於血壓控制,而且有助於減肥、降血脂和控制糖尿病,全面改善健康狀況。

2.氧氣在體內是隨血液供應到各器官組織,血量的提高也就增加氧氣的輸送能力。

3.有氧代謝運動使得鍛鍊者呼吸加深加快,從而提高了肺活量,增強吸入氧氣的能力。

4.改善心臟功能,防止心臟病的發生。

5.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質疏鬆。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常發生骨折。有氧代謝運動,尤其是需要支撐體重的走、跑和健身操練習,能夠有效地防止鈣的損失和骨骼強度的降低。

6.減少體內多餘的脂肪,防止與肥胖有關的疾病發生。

7.改善心理狀態,增加應付生活中各種壓力的能力。

一個人在缺少運動時,常感到疲勞、情緒抑鬱、記憶力減退,甚至喪失工作興趣。有氧代謝運動可以奇蹟般地改變這種狀態,使人情緒飽滿,精神放鬆。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生命在於運動”和“靜止使人長壽”都有道理!

首先,雖然人不是機器,但是人體的很多器官都需要定期進行適量的活動

。比如我們都知道久坐對人體的危害。因為久坐,腿部會血液流暢度不夠,從而麻木。因此每坐一小時就應該起來走動走動。其他器官也是同理,因而每天進行適量運動對人體有益!

其次,運動不能過量,這也是被證明了的。人體作為一個系統,是符合木桶理論的。如果運動過量,使個別器官超負荷運行,極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問題。比如現在大家比較喜歡的跑步運動,就不僅需要提前做好熱身運動,更需要注意不能過量。很多醫學案例都表明,如果每天都進行大運動量的劇烈跑步,可能引發滑膜炎,甚至橫紋肌溶解等嚴重疾病。而心臟有疾病的就更不能進行馬拉松等劇烈跑步運動了,不然甚至可能引發猝死!比如2014年珠海半程馬拉松賽就有猝死的案例。

可見,生命在於動靜結合。適量運動,有益健康!


地震博士

我要是已經120歲了,現在回答這個問題,就更有啟發性了。自古以來,王侯將相達官貴人千方百計追求長壽之術,未見真傳。



從現代社會看,人類的平均壽命上升較快。目前,全世界人均年齡66歲,發達國家人均76歲,日本平均年齡為世界最高,人均84歲。中國人均年齡已近75歲,上京上海已超過80歲。我國人均年齡增長較快,這與物質生活改善,醫療保障提高,全民健身開展緊密相關。

從職業及概率分析,一生辛勤勞作的人多長壽,寺院廟宇高僧道士多長壽,書畫家音樂家多長壽,偏遠山區長壽者高於城市。但也有胡吃海喝,不重視鍛鍊的長壽之人。有人說運動員不長壽,僅舉一例運動長壽,印度百歲老人福傑辛格89歲堅持馬拉松運動,100歲創百歲老人馬拉松世界紀錄。

再看看動物,非洲草原大象最長可活200歲,而動物園大象最多80歲。



綜上情況,運動可以長壽,生命在於運動已成為科學。高僧道士除了靜坐,一般都練武健身。書畫音樂本身就是一種運動。具體到每個人,就要根據各人情況而定了。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宇宙,各人千差萬別。因此,要長壽,要做到“適合適當”,即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適當的運動量。

關於適合的運動方式。運動方式多種多樣,如跑步健美拳擊太極廣場舞……。要選擇1-2種你最喜歡,並且適合自己身體特點的運動方式,並長期堅持。如果象黑瞎子一樣,不會有效果。

關於適當的運動量。同樣運動方式,要根據自己身體狀況,確定運動量,並循序漸進,任何一種運動方式,長期過量運動都是有害於身體的。

適當的適合的運動就是最好的,相信會讓你長壽,至於什麼是適合的適當的,需要你自己去摸索而定。


智叔答理

養生,就要蓄養生命的能量。動的能量循環是以消耗為代價的;靜,是以守護能量為主。靜能生陰,可以降低人體陽氣和精氣的消耗,有利於減少快節奏給人體帶來的不良影響。所以,善於在動中求靜,鬧中取靜的人,也會更長壽。


“靜”與“動”哪個更容易?顯然,讓現代人動起來是相對容易的,讓人靜下來卻很難。比如:很多人可以輕鬆跑步一個小時,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靜坐一個小時。當然,這個靜坐不是慵懶地窩在沙發裡,而是以入定為目的的靜坐,更關注個人的內心和身體內循環。人們肯定是趨向於先去做容易的,再去面對困難的。現在城市中的健身房遍地開花就說明了這一點。

我們提倡的養生就是不要走向一個極端,而是試著做一些平時不太願意做的事情。比如年輕人喜好運動,就應該多去靜修;而年長者本身靜的時間多不妨多動動身骨。不能有動無靜,或者有靜無動。市場一直在開發我們慾望,所以大部分時候我們是在運動、神散的狀態。大家缺少的是靜,不妨放慢腳步,放下手機嘗試靜坐,迴歸和麵對真實的世界,在靜坐中培養自己專注的做事、專注的生活的能力。

最實用的養生秘籍!

1、心臟偏愛omega-3脂肪酸

多不飽和脂肪酸有益於心臟健康,大量實驗證明,飲食中omega-3脂肪酸攝入過少、omega-6攝入脂肪酸過多,兩者失衡是誘發、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日常的食用油中,含有omega-6脂肪酸的比較多,所以導致了人體攝取的omega-3脂肪酸比較少,是慢性病高發的原因之一。

所以,生活中多增加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蘇麻油、胡麻仁油、核桃油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用油,可每天補充5-10ml,補充人體所需的omega-3,對預防癌症,清除血液垃圾、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益。

飯後半個小時,用5ml蘇麻油加入到200ml酸奶中,攪拌均勻,食用即可,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點愛吃的水果。

2、保護腸道,多喝水

多喝水,多吃富含粗纖維的食物,玉米、紫米、土豆、南瓜、香蕉、梨、魔芋等都是腸道喜歡的食物,酸奶可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每天可以喝杯酸牛奶。

3、繞開肺癌,先戒菸

有研究顯示,30歲以前戒菸能使肺癌的風險降低90%,戒菸5年後,由於吸菸所致的口腔和食管腫瘤風險也會降低一半。

多吃堅果。堅果富含元素硒,尤其是開心果。開心果中的維E也可以保護肺部,降低患肺癌的風險。

4、平時捏捏手指

可強精壯陽,推遲性衰老。尤其是食指,是手陽明大陽腸經的通路,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按揉左手食指尖端的商陽穴,以感到酸脹為宜,每次按摩2~3分鐘,同樣方法按揉右手手指的商陽穴。

5、多泡泡腳

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諸病從寒起,寒從足下生。

春天泡腳,昇陽固脫,夏天泡腳,除溼去暑;

秋天泡腳,肺腑潤育,冬天泡腳,藏精溫腎;

熱水泡腳,如吃補藥,中藥泡腳,勝吃補藥;

6、常運動,不“蝸居”

常運動對身體要有幫助。養陽的關鍵就是“動”勿“靜”,要積極到室外鍛鍊,去呼吸新鮮空氣,可以曬曬太陽。

7、不怒常笑身體好

如果情緒過於急躁或者起伏過大,就容易傷到脾臟。因此,女性要學會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

同時,如果心情過於抑鬱會造成肝氣鬱滯,也使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

因此,為了健康與美麗,應該多多放開胸懷,笑口常開,青春才會常駐。

到底是“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使人長壽”?這二者似乎是一對天然的矛盾體,認為生命在於運動的人,會找出很多的案例,來支持“一個人如果不運動,那麼身體就會陷入各種疾病,還會找出一些雖然年老,但依然堅持運動,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例子來支持自己,“運動就對了”的觀點。

同樣,很多支持“靜止使人長壽”的人,則會舉例,說自然界有大量的動物,比如烏龜和蛇都是長壽的代表,而者二位有都是天生不愛運動的主,是靜止保持了它們的氣數,維繫了它們漫長的生命。同時還會舉例說,自然界諸如獵豹這樣運動健將,壽命很短,還會拿出一些田徑等劇烈運動項目冠軍比較短命的例子,來佐證“靜止使人長壽”的觀點!

事實上,一個人真正的長壽,源自於健康和諧,而一個人的健康和諧,不僅僅是身體各個內臟器官之間的和諧,也體現在身體和心靈之間的和諧,而要達到和諧平衡,就得在運動和靜止之間張弛有度,維持一個動靜平衡。

舉一個很簡單的了例子,每一個只要跑的時間長了,就會累,站的時間長了,就會想坐下,躺的時間長了,就會想起來。

不管是動還是靜,在任何一個狀態都不能待得太久,否則我們的身體就會吃不消。不管你講多麼深奧的道理,談什麼科學原理,我們的身體反應是最真實也是最聰明的,既然身體在任何一種狀態的時間都不能太久,那就證明,我們要不斷在動和靜之間不斷切換。這樣我們才能維持一個動態的平衡。

運動和靜止都不是生命的本來追求,平衡才是本質,動態的平衡才是健康長壽的秘訣,不管是動還是靜,都逃不過“物極必反,過猶不及”的宿命!

相信大家對於“生命在於運動”這句名言,並不陌生,但也有人說靜止使人長壽。那麼,到底是“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使人長壽”?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動與靜對健康與長壽都十分重要,也就是說“生命在於運動”、“靜止使人長壽”不可偏廢。我們知道,人是一個有生命的活體,生命本身就是—個不停運動活體,即便是睡覺的時候,人體的心臟,血管,細胞組織從來都未停止過運動,當然局部性的,病態的供血不好則另作別論。

對於‘生命在於運動’的理解,應生命在於正確的運動。尤其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大多數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後,往往就在家打打遊戲,看看電視,這樣一天都沒有運動,久而久之,身體慢慢就出現亞健康的狀態了;然後就去健身房,大汗淋漓一場之後,認為自己鍛鍊運動的目的達到了,又週而復始之前的生活,身體又感覺異樣。所以不管什麼運動,貴在堅持且正確掌握一個度。

那麼,如何運動與靜止呢?如果白天人體靜息時心率低於每分鐘70次者,就需要多運動,否則心臟就無法滿足人體各器官的供血供氧,就容易產生身體不舒適感,人體內代謝就會不平衡而生溼氣,轉生出各種疾病。如人體沒有心率慢而供血供氧不足的情況下,少運動為妙,因為地球上的,每一種物體的運動,都會產生相對等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