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田间地头讲习所 乡音宣讲接地气

博罗:田间地头讲习所 乡音宣讲接地气

博罗:田间地头讲习所 乡音宣讲接地气

▲观背村讲习所开展讲习活动。

博罗:田间地头讲习所 乡音宣讲接地气

▲讲习所开在杨桃树下。

博罗:田间地头讲习所 乡音宣讲接地气

党员群众在讲习所开展活动。

村(社区)、古榕树下、老祠堂里、田间地头……在博罗县,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新时代讲习所,在群众最常集聚、最方便听讲的地方,用乡音、用最接地气的宣讲方式,传播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目前,博罗在全县378个村(社区)实现了新时代讲习所的全覆盖,并创新“互联网+”思维,形成线上线下互动,掀起全域全民“大学习”热潮。

关键词

在哪讲

党员群众在哪讲习所就在哪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家都出一份力。”“我们要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排头兵,为村民谋更大的幸福……”日前,一场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 “学习会”,在罗阳街道观背村的讲习所进行。讲习所位于村里的“一亩三分地”,村党支部书记郑国雄说,观背村从软弱涣散村蜕变成全国文明村,“一亩三分地”是源头,村干部、党员等经常在此交流心得,讲习所在此更方便学习、讨论。

在博罗县龙华镇旭日古村,村口的古榕树下是村民闲暇时拉家常的集聚地。参天古树下,微风徐徐,甚是惬意。在轻松、舒适的氛围下,该村的流动讲习所在此拉开序幕。村民陈叔说:“在聊家常的地方学习,学起来更轻松、自如。”

无独有偶,在泰美镇车村村,党员、村民围坐在古杨桃树下,听植物专家讲授农业振兴的知识。不仅如此,该村还在车氏宗祠和姚夫人庙,围绕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宣讲家风家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村中老党员车寿南说,车氏先祖车邦佑生于明正德二年 (1507年),勤奋好学,官至北京巡城都御史,奉敕册封崇王,是为官正直清廉的典范。车寿南说:“在讲习所讲述先祖车邦佑的故事,既传承家风家训,又为乡村文明注入新动能。”

博罗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群众小组聚居、分散居住的特点,该县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每个村(社区)建立固定讲习所和流动讲习所。固定讲习所一般选择群众经常聚集休息交流的地方开办,并在显著位置悬挂 “讲习所”牌匾,配备讲台黑板、书柜书籍等教学设施,定点举办讲习活动,指定专人跟踪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为讲习活动开展提供基础性保障。流动讲习所由村(社区)党组织结合实际统筹安排,主讲人携带“讲习所”流动牌匾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溪边树下,举办流动讲习活动。

博罗宣传部门还充分利用电视、电台、网络做好讲习宣讲。5月起,在当地电视台党建频道和电台开设 《学习进行时》专题栏目,让党员、群众学习突破地域限制。

关键词

怎么讲

身边人讲身边事

新时代讲习所如何让新时代最强音更好地传遍千家万户?讲课的内容和形式、授课讲师的安排是关键。博罗的新时代讲习所,结合新时代精神,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让宣讲更接地气、冒热气,让党员、干部、群众乐学、易学、爱学。

日前,一场以红色文化传承为主题的讲习活动在湖镇镇新作塘村讲习所进行,由第一任新作塘(八围)党支部书记之子、八围小学校长李艺威主讲。新作塘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40年中共博罗县委在此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基层党支部。在战争年代,“堡垒户”保护伤员的故事让人动容。李艺威从小就听父辈讲述,新作塘的红色文化熟记于心。在宣讲中,他以八围的红色故事为切入点,形象地讲述共产党员的初心,激励大家以先辈为榜样,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老师讲的是本村故事,有时还用本地方言,很亲切,很有感染力。”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黄志华说,“以前条件那么艰苦,先辈们都能带领大家取得胜利。现在条件这么好,我们更应该带领村民干出一番事业。”

在罗浮山管委会,由广东好人、葛洪博物馆和东纵纪念馆馆长曾庆香主讲的 《聆听东纵故事 传承东纵精神 做时代新人》已纳入辖区村(社区)讲习所的课题。该主题宣讲以东纵故事为切入点,将东纵精神与新时代思想有机融合,让学习更加有代表性和针对性,激励大家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4月28日,十九大党代表、横河镇嶂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玉英刚从福建学习培训归来,便第一时间在村讲习所与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们分享学习心得。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和村干部、党员分享学习心得,与大家一起谋划嶂背的乡村振兴之路已成为常态。“通过学习、讨论,我们确定了乡村振兴的路子。”雷玉英说,村里将以生态和畲族文化为主线,发展乡村旅游。“达成共识后,大家心往一处靠,劲往一处使。”

县委宣传部依托“罗浮大讲堂”平台,成立“1+10”、“10+N”重点面向基层受众的宣讲队伍,形成分众化、互动化、时代化和全覆盖、全方位、全领域的宣讲模式。目前,县委宣传部还正在建师资编教材,组织各宣讲队的骨干人员和专家团队共同编印分类宣讲的指导讲义教材,准备编印好后发放到各宣讲队,发展更多的宣讲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师生。

关键词

效果如何

宣讲入心入脑,群众凝聚力增强

“讲习所的每一次活动,我都不会错过。”嶂背村党员蓝锦平说,“学好新时代精神,才能在学习、工作中少走弯路。”他感觉参加讲习活动后,村民的凝聚力更强了。“现在,村里要干什么事,不仅党员积极参与,群众也乐于参与。”

通过讲习所平台,干部、乡贤、能人、党员、群众各个群体都能面对面交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村振兴战略、当前重要政策和重点工作讲给群众听、带着群众干,党员群众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明显提升。在省级贫困村——— 麻陂镇塘尾村,通过参加讲习活动,党员群众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不少党员群众舍弃个人利益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74岁的村民李田英在参加讲习活动当天,自行清拆影响村容村貌的废弃泥砖房;村民李振辉自愿将自家围墙拆除,让出土地用于村道扩宽。

泰美镇车村村亦是如此。该村党总支部书记钟锦康说,通过讲习活动,村风民风都有所转变,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目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村中建设,带头清理村里的卫生死角,建设美丽乡村;带头无偿捐出用于铺设自来水管网、道路硬底化等的田地。

5月初,博罗县龙溪街道结合“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在各村 (社区)开展讲习活动,让广大党员、群众充分认识“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如今,整治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同时,讲习活动还有力地推动了龙溪的水环境整治。

据了解,讲习活动在把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讲通讲透的同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发展问题。例如,长宁镇松树岗村党支部通过在村民议事厅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讲习,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引进了台资空中田园等一批农业休闲观光项目,振兴了乡村农旅产业,增加了村民的就业和收入。

可以说,博罗设在村(社区)的新时代讲习所很好地引导党员群众自觉学习新思想,践行新理念,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县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