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人”從養殖角度看豆粕

生豬養殖規模化生產

21世紀以來,國內生豬產業快速發展。2015年以來,國家新環保政策實施,生豬養殖面臨限養禁養政策。中小養殖戶加速退出,發展比較好的生豬養殖企業橫向整合、豬場收購合併、擴產,生豬養殖規模化。“豆粕人”關注到:截止2015年末全國生豬養殖戶數量降至4000萬個。2016年年出欄500萬頭以上出欄量佔比達到45%。

養殖規模化擴張增加產能,各大飼料企業也均有養豬計劃,生豬養殖由橫向發展向縱向延伸,進行全產業鏈覆蓋,從產業鏈獲取利潤並分散風險。豆粕是生豬養殖的飼料原料之一,其採購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飼料企業和養殖企業的效益。

“豆粕人”從養殖角度看豆粕

近幾個月生豬養殖虧損

這段時間,豬肉幾乎成了百姓餐桌上必備的一道菜。原因很簡單:價格便宜。從春節期間的七八元每斤,跌到目前的不足5元每斤,生豬出欄價已明顯低於盈虧點。

豬肉價格終見回升

近幾日豬肉價格終於開始回升,飼料價格也因貿易戰和平解決和養殖戶施壓而走低,雖然生豬賣出去仍是虧損,但豬市行情已有好轉跡象。只是馬上要到夏天,進入豬肉需求淡季,中美貿易戰的和平解決又可能使美國豬肉進口量增加,後期豬價走向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前期豆粕價格高位、養殖嚴重虧損時適量調整了飼料配方(用其他產品代替豆粕,降低成本),如果後期養殖狀態好轉、豆粕價格走低,飼料配方自然要換回來;但如果養殖效益仍然虧損,豆粕價格居高不下,料想對豆粕的需求仍然有限。

相比而言,國內蛋雞和水產養殖狀況較為樂觀,雞蛋和水產價格平穩,原有飼料配方尚有盈利,對豆粕的需求相對平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