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人”履霜堅冰至!(操作乾貨系列十)

“豆粕人”履霜堅冰至!(操作乾貨系列十)

夏蟲不可語冰的故事

孔子的弟子在門外打掃,一個人走過來問他:你是孔子的弟子,那我請教你一年有幾個季節呢?弟子莫名其妙的說:當然是四個季節了。那人卻說:明明是三個季節,你怎麼能說是四個呢?於是兩個人爭論起來……最後鬧到孔子那裡去理論。孔子對兩人說:一年確實是三個季節。那人就開心地走了。孔子的弟子認為老師糊塗了,孔子笑了笑,對其講:那人渾身是綠色,其實他是一隻螞蚱,春生夏長秋死,他一生就經歷了三季,哪會知道還有冬季呢?你跟他又能爭出個什麼來?弟子頓有所悟!

2017年底,唐山一則撤銷收費站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收費人員一夜間丟了崗位,他們說:“我的青春都耗在了這裡,我已經36歲了,除了收費我什麼都不會!”同年5月青島港全自動碼頭投入商業運營,12月深圳無人駕駛公交車上路, 今日國內第一家無人銀行在上海開業……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全自動化模式讓我們感嘆社會進步之快的同時,稍有鬆懈,就會被動體驗深深的冰冷!

事物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更為先進的方式推動著人類社會和貿易形式的轉變,那些曾經輝煌的,沒落的,在滾滾時代車輪的碾壓下,成為歷史畫卷。夏蟲不知有冬季未曾體會冰雪寒冷。很多“豆粕人”在購銷的忙碌中,也有許多未知風險,因為未到眼前,而不去警醒。

以豆粕購銷來說,一代“豆粕人”順應經濟開放潮流,憑藉膽子大和油廠的代理優勢,財富得以快速積累,而隨著形勢發展及上游規則的再製定,2014年後基差合同盛行,很多“豆粕人”發現生意日益難做,在市場雜亂信息的調動中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豆粕人”履霜堅冰至!(操作乾貨系列十)

履霜堅冰至(腳踏在初秋的輕霜上,預示著寒冷的冬天就要來到!),“豆粕人”在基差合同購銷模式下,必須認識到過往的現貨操作經驗不足以應對新形勢的發展,進行不間斷的學習、進步、創新,才能避免新形勢所帶給自己的冷意。

“豆粕人”在購銷新形勢下當知不足而奮進,日日三省吾身:

01

對於現貨、基差、期貨、期權配合操作,有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

02

對於錯綜複雜的市場信息,有沒有相應的蒐集、辨識、加工處理及應用能力?

03

對於豆粕採購管理體系,有沒有相應的專業人才、戰略規劃、操作實施、風險化解等規範的運作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