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龐氏騙局”,中國股市沒有免費的午餐!

中國股市的現狀

偶然讀到一則非常有趣的故事,讀完後我笑了。如果沒猜錯,在我講述完這個故事之後,保準你也會莞爾一笑,笑完了或許還能體會到其他滋味。因為這則故事揭示的,不但是當前股市的現狀,更是將參與者的心態揭露得淋漓盡致。

故事是這樣的。在一個古老的村莊裡,村民們在山上發現了強盜所藏的寶藏,據說裡面金銀首飾、珍珠瑪瑙應有盡有。但是強盜的蠻橫霸道都是大家所知道的,因此村民對於這些寶藏只敢幻想,而沒膽子去挖。有幾個大膽的年輕人想豁出去了,結果真的挖到了寶藏。很多村民這時就坐不住了,但仍然不敢去挖,因為聽說強盜這兩天就要回來了,要是被強盜給逮住了,可就死得慘咯。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挖到寶藏的人越來越多,不少人甚至因此而蓋起了漂亮的房子,娶到了漂亮的老婆,買了漂亮的車子。村裡的那個傻子也挖到了,每天笑得花一樣。餘下的村民再也忍不住了,想自己種一輩子田都不一定有這麼多錢吶!於是,全村的人都趕去挖寶藏去了。(這也是當前股市的現狀了,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在討論股票基金的人。都說股市有錢揀,於是開戶數量暴增,就連那些連K線、每股收益是啥東西都不懂的人都來炒股了。)

挖是都在挖了,但是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萬一強盜回來了怎麼辦?強盜的心狠手辣很多人是親身體會過,這部分人都是像老鼠一樣萎縮畏首,挖寶的效率自然大大降低了。當然,一些沒有沒被強盜抓住的人,膽子特別大,把鋤頭揮得跟雨點一樣。第二個問題,村裡講究先來後到,可是挖寶的位置也有優劣之分啊!好的位置早被別人佔了。於是有些聰明人想了個點子,故意扯著嗓子喊“強盜來了!”然後裝著發瘋似地往外跑。那些膽小地村民嚇得馬上丟掉鋤頭,心驚膽戰地跑回家去了。而那些聰明的村民則留了下來,佔領了那些好位置,繼續挖寶。(股市裡的震倉幾乎跟這裡一模一樣,我們散戶對賺錢很貪婪,但對於風險又非常畏懼。終於壯了膽子買了一隻龍頭暴漲股,但被莊家和黑嘴一喊,拋得像夾著尾巴的狗。呵呵,這裡需要表態一下,我自己也是散戶,說自己是狗可能很多人會生氣,但這只是個比喻,請別介意。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被莊家震倉出去了!)

跑回家的村民到了家後才醒悟,自己原來被騙了!一邊咒罵那些喊強盜來了的人,一邊返回山上繼續挖寶藏。可是好的位置早被別人佔了,自己只能找個比較差的位置。但自己卻仍心安理得地挖著。為什麼呢?因為越是寶藏多的地方,離強盜就越近,風險也就越大。(在股市裡難道不是這樣?想當年,也就是在2006年年初的時候買中信證券還只要3元錢,自己可能在2元左右買了,可是到了4元就拋掉了。結果中信證券一路上漲到了100多元,回過頭來一看,傻眼了。可是沒辦法啊,現在可不敢買了,風險大著呢!於是隨便選了一隻低價垃圾股,在那裡重複“套牢”和“解套”的故事。一波大牛市,藍籌股翻倍不止,垃圾股卻怎麼也不漲,甚至還下跌。看看300元的中國船舶,中信證券的價格還嚇人嗎?自己嚇自己罷了!)

經過三番四次地被騙後,這些被騙的村民學聰明瞭,不但再也不理會“強盜來了”的嚇人話,自己有興趣的時候也扯著嗓子喊幾句“強盜來了!”於是整個山上都是喊強盜來了的聲音,像是一首交響樂曲。他們發現,膽小的人永遠不會發財,只有膽大的人才能成為富翁。(“死了都不賣”,這首改自信樂團《死了都要愛》的股市歌曲,應該是2007年5月份之前所有死多頭的聲音了。被莊家騙了多次,發現股票價格最後仍然在上漲,感嘆還是長線是金吶!於是打算再也不賣股票了,打死了也不賣,也不看自己買的是基金重倉的績優藍籌股,還是被機構遺棄的垃圾股,可笑地認為只要守一年就是叫做長線。結果,5.30大跌讓這些人虧得慘不忍睹!)

這個時候,強盜真的來了,殺人不眨眼的強盜真的來了!有些眼力比較好的村民看到強盜來了迅速逃跑了;有些善良的村民走之前不忘叫幾句“強盜來了!”可惜這個時候沒人相信了,都以為這是嚇唬膽小鬼的。就這樣,他們錯過了最後的逃命機會,全部慘死在強盜的刀下。(在股市裡,這也叫“溫水煮青蛙”,把一隻青蛙放進一盆冷水裡,然後把這個盆子放在火上燒。水是冷的時候,青蛙是很適宜的。水慢慢加熱的時候,青蛙也是感覺不到。可是隨著水的溫度越來越高,這個可憐的青蛙毫無反應地在盤子裡死掉了。其實盤子很小,它只需要輕輕一跳,就能跳出去的。我們散戶為什麼在牛市裡都賺不到錢?一方面是這波牛市的確是“披著牛皮的熊”,另外一方面是自己把自己給“煮”死了。首先是選股的錯誤,選了那些低價垃圾股也拿來做長線,認為低價股要跌也跌得少,誰知道5.30跌得最多的就是這些垃圾股。然後是時間觀念和紀律性不夠強,本來是打算做長線的,可是一看見股價一口氣跌了40%了,跌得自己完全沒有主見和方向了,腦殼都跌懵了,哪裡還記得自己是想做長線啊!於是一口氣把股票給斬掉,斬得鮮血淋漓!為什麼在牛市裡還虧錢?)

故事講完了,讀到後來,輕鬆沒有了,剩下的全是深沉。痛定思痛,我們來回顧一下故事中的角色。故事中,村民對應的是全體參與炒股的人。而村民分為三種人:第一種人就是我們散戶,貪婪而又害怕承擔風險,但偏又風險意識淡薄而不知道止損,紀律性不強,思想觀念陳舊而難以更改,抱著不漲的低價垃圾股不放而不敢去追高價大漲的藍籌股,沒有系統的炒股方法和理論,就如無頭蒼蠅,到處碰壁;第二種人是莊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機構。他們對事情的變化掌握靈活,不但掌握了事態的發展方向,還知道去選擇更為優良的品種,同時還會嚇唬散戶,從而賺走了散戶的血汗錢;第三種人是股評家,也就是最後那群喊“強盜來了”的人,當然,他們之中有些人是為莊家服務的,幫著莊家嚇唬散戶。但是部分有良知的股評家還是會在關鍵時刻給散戶提醒風險。但是陷於水平問題,未必能夠分析得準確,於是在分析錯誤時誤喊了幾次“強盜來了”,卻仍給散戶的防備心理打了一定份量的麻醉劑。

而強盜呢,就是我們所說的系統性風險了。系統性風險光臨股市的時候,無論是散戶、機構還是股評家都要遭殃。這個我們不多講,大家都清楚。我們最後來講挖寶的整個故事的發展,其實就是股市的大盤。挖寶的綜合價值,基本和大盤指數一樣。很多股評人士在分析大盤的點位,其實就好比聰明的村民在分析“強盜什麼時辰會來”一樣,雖然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是猜的也是個概率,說得不好聽,那就跟算命沒多大區別。我們能夠分析的是什麼呢?我們能夠通過強盜的習性來分析強盜可能會回來的時間,比如說強盜一般晚上出去到市集去逛窯子,那麼我們晚上去挖寶相對是安全的。也就是說,分析大盤點位沒有意義,分析什麼時候可以做股票有意義得多。而我們散戶真正要能賺錢,除了能分析出什麼時候能做股票,還要搶在別人前面,不能輕信別人,要有自己的判斷原則和標準,買進股票是這樣的,賣出股票也是這樣的。

接觸了不少股民,有這樣一個總結:高手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而且非常注重規則。比如一位姓劉的朋友,他一般都是做超短線,今天買進,明天股票如果不是按照自己的判斷運行,堅決斬掉。週期稍長的短線,則是嚴守30%原則,只要利潤漲幅達到了30%,哪怕後面還有100%的空間,他都不要了,堅決走人。然後再換其它個股,繼續遵守此原則。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從去年的25萬,到今年9月已經有200多萬,將近10倍的收益;而相比於這些高手,大多數炒股不甚理想的朋友,則總是心存僥倖心理。賺了錢總想賺更多,虧了錢也不願意止損,在買股票之前都沒有想過自己是想炒短線,還是想炒中長線。甚至一位姓何的女性朋友,連適合做中長線的是哪些股票,適合做短線的是哪些股票都不知道,就把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了幾十年砸進股市,她甚至不知道權證尤其是認沽權證規則非常重要,最好不要過夜,她就是我在前文中所提到的在牛市裡從60多萬虧損到只有7萬多的朋友。認沽權證如果虧了20%,千萬不要幻想能在短時間內賺回來,認沽權證是個無底洞,如果在到期日都不止損出局,那麼只有等著自己的資產化為烏有。

警惕“龐氏騙局”,中國股市沒有免費的午餐!


中國股市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旁氏騙局

縱觀這幾十年中國股市的發展史,中國股市上市圈錢的公司越來越多,股市中平凡更新的政策,都是與民爭利的,基本目的是三個:一是幫助上市公司圈到更多的錢;二是收更多的交易手續費和稅收;三是消滅股民錢特別是中產階級的財產,防止通貨彭漲。

君不見多少股民前赴後繼,最後總結下來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不管是股民還是基民,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參與者虧損,中國股市成了財富粉碎機。而上市公司只知圈錢,從不知回報,現金分紅是鐵公雞,一毛不撥,最多搞個虛假的十送十甚至十送十五,中國上市公司今天再融資,明天增發,只見圈走越來越多的錢,從沒真正拿真金白銀來分紅。

一般來說的這麼大的風險回報總要高於銀行定存吧,可中國股市完全不是這麼會事。最後上市公司錢圈得差不多了,揮霍得也差不多了,資金轉移得差不多了,還可以打上ST,換一個莊家重新講一個故事再重新圈錢。中國股市在有關部門的主導下,表面上看現在是一片慮假的繁榮,是不斷髮新股的繁榮,其實本質上只是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不僅拿走你本錢並連利息也不還,而留下的是股民、機構間的血拼。

說到這裡,大家就明白,這不就是旁氏騙局嗎?是的,沒錯,這就是旁氏騙局,龐氏騙局的本質就是靠後面的錢去接盤前面的錢。

這次股市旁氏騙局最大的幕後操作莊家是券商。券商通過借錢給炒股的人和機構,讓這些炒股的人去買券商股。炒高券商股的股價,券商股的股價一高,又可以將券商股質押,繼續獲得更多的融資,券商又可以繼續高價增發,然後增加券商淨資產。

這樣又可以從銀行等機構獲得更多的融資,又可以將更多的錢借給炒股的人和機構,於是又繼續炒高,這樣週而復始,造就了一個很大的龐氏騙局,於是券商股成了龍頭。

當所有的人都在高呼中國的券商公司要趕超高盛的時候,這就和2007年一樣,一大幫廢物券商分析師高呼中國的銀行世界第一,保險公司世界第一,石油股要世界第一,等等,結果最後掉到連渣都不剩,套牢了無數中國投資人長達七年。

高盛賺的是全世界的錢,中信證券等賺的是中國散戶的錢,這就是差距,中國的券商連義和團都不如,中國的券商分析師只會叫人買進,只會說股價會更高,指數會更高,實際上就是騙子。

現在中國股市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旁氏騙局,而券商就是這個旁氏騙局的最大的操縱者,券商股蘊藏了巨大的風險,因為旁氏騙局不會總能持續下去的。

警惕“龐氏騙局”,中國股市沒有免費的午餐!


市場主力計謀,莊家怎樣讓散戶割肉的:

一般人在被套初期總有這樣的想法,我就相當於存銀行了,我不賣,就是不賣,打死我也不賣,這個股質地又不錯,業績良好,憑什麼讓我賣?過幾年肯定會漲回來的。這時候被套10%,20%,40%,但到了最後70%或者80%以上時反而說了聲:“莊爺爺,偶怕你了,給你行了吧。”喀嚓一刀,割個乾淨。

這種現象很奇怪,為什麼在套得少的時候不賣,結果到賬上所剩無幾時反而能痛下決心割乾淨呢?其實這就是市場主力的誘惑,因為幾年的牛市思維慣性,使你堅決相信牛市還存在,跌20%咱補倉,攤低成本,等它反彈到我不虧時我就出局。但情況卻不如你料想的,散戶大部分表現為兩種:一是到其成本位就不太願意出了,還想再賺一點;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股價到不了他的成本位就又下去了,散戶的補倉不但沒有減少成本反而擴大了虧損。

那我坐莊是怎麼做到這一步的?太簡單了,當跟風盤變少而拋壓增大時立即反做,我跑在大部分人前面。

這樣的反彈後面的幅度會越來越小,最後乾脆橫盤,到了最後期,一天跌個一分兩分,上下幅度只有幾分,你想做T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我把做T的成本計算好了,買賣的差價不夠手續費,再說了。因為不斷的下跌,你只要賣出去基本就沒什麼興趣再買回來了。

有人可能有疑問,既然都是那樣,我不賣不就得了。

其實,到了虧損70~80%以上的情況下是沒人願意割肉的,但為什又割了?這就是市場主力的誘惑,在反彈中,不斷的安排一些股走翻倍行情。你拿的股不斷陰跌,極長時間毫無起色,而不少股一反彈就是很快翻倍,並且那個業績是一天不如一天,你心裡是什麼滋味?

從忍耐、懷疑到絕望,最後痛下決心調倉換股。當市場大部分人都這樣做時,主力就獲得了成功。

調倉換股錯了嗎?不錯,不過你很難買到那些反彈中很快翻倍的股,為什麼?一個它是逆市而行,大部分人因為害怕把籌碼早早的就拋了;第二是仙股,那籌碼都在主力手上,做多少都是給你看的。第三是你買到了,並獲得了利潤。不過,這是你撞大運了,在這個市場裡比例極低。


常見的三種莊家洗盤規律

規律1:橫向整理洗盤

莊家成功完成建倉計劃後,股價漸漸向上走高,然後形成橫盤整理,股價震盪幅度漸漸收窄,成交量出現明顯的萎縮。這種洗盤方式看似非常溫柔,但洗盤效果非常好。不少散戶看到股價長時間沒什麼起色,就會及時了斷,另覓他股,而部分場外散戶看到股價不跌,便會擇機入場,從而實現籌碼換手,提高市場平均持倉成本。

這種洗盤方式大多是長線莊家所為,莊家持倉比較重。需要提醒的是,橫向洗盤不能單純地理解為水平移動,有時會出現上移或下行的走勢,只要波動幅度不大,都可以理解為橫向洗盤。

這種洗盤方式的特徵是,股價在某一區域形成時間較長的橫盤格局,莊家利用散戶缺乏耐性的弱點,用時間去消磨散戶的意志和信心。在橫盤期間,成交量呈萎縮狀態,偶爾有脈衝式放量出現。這種洗盤方式,側重於用時間去消磨,以時間換空間,平臺橫行的時間越長,波幅越窄,洗盤越徹底,後市漲幅就越大。這種洗盤方式,較多地出現於大市上升的時候,因為大市上升,市場相對比較活躍,股票出現普漲。面對個股牛皮盤整的走勢,很多跟莊者有強烈的換股慾望,往往會失去持股耐心,使莊家達到洗盤震倉的目的。

莊家就是防止降低市場平均持倉成本,因此將股價維持在一個較高的價位上進行洗盤,讓散戶將所持的籌碼在這個平臺內完成充分自由換手。莊家將股價控制在一個很窄的範圍內,形成長期的牛皮沉悶走勢,從而消磨散戶的持股信心,同時又讓一些眼光遠見的投資者進入。這樣就能完成籌碼換手,提高市場平均持倉成本,消除後市股價上漲的壓力。

遇到這種情況時,散戶的操作方法以多看少動為宜。在先前底部介入者,若耐不住橫向整理的話,可擇高先行退出。在股價放量突破盤整區域時,重新考慮介入,或者成交量不斷放大時,設法在低價買進股票。對於向上突破平臺整理的個股,重點應注意:第1次放量向上突破平臺時,可重倉或加倉買入;第2次放量向上突破平臺時,可適量參與;第3次以上放量向上突破平臺時,謹防假突破,應做好隨時退出的準備。

規律2:震盪回落洗盤

這種洗盤方式就是在股價經過小幅上漲後,盤中出現了一定的獲利盤,這時股價向下回調,形成一個階段性頭部,讓低位獲利盤出局,場外散戶進場,實現籌碼成功換手,同時莊家自己也進行高拋低吸。大多數莊家都喜歡採用這種方式洗盤,這種方式對於各種類型的莊家都適宜,股價起伏比較明顯,波峰浪谷清晰。

這種洗盤方式既運用了打壓震倉的原理,又運用了長時間消磨耐心的技巧,是洗盤最常用的手法。其特點在於:跟橫向式洗盤相比,可以縮短洗盤時間;跟打壓式洗盤相比,可以避免低價籌碼的損失。有時候出現上下大幅震盪走勢,股價起伏不定,莊家利用高開低走、拉高、再慣低、再拉高,通過反覆上下震盪的方式進行洗盤。在股價長時間頻繁上下震盪中,擾亂投資者的跟莊步伐,讓跟莊者捉摸不定,常處於追漲殺跌之中,根本無法搞清股價的運行方向。弄得投資者迷惑不解,買也不對,賣也不是,從而被迫離場觀望。而能夠忍受這種莊家洗盤的投資者,往往是市場中的佼佼者。

這就是莊家根據散戶的追漲殺跌心理而進行的洗盤方式。散戶買進股票後,遇到了股價回落時,往往選擇退出觀望。當股價下跌了一定的幅度後,此時場外散戶又入場了,從而抬高市場平均持倉成本。

遇到這種情況時散戶的操作方法是:在股價放量滯漲時,擇高先行退出;在股價縮量整理時,保持觀望;在企穩回升時,重新介入;在放量突破前期高點時,再度加倉買入。

規律3:快速打壓洗盤

這種洗盤手法非常兇狠,中短線莊家用得比較多,一些遊資莊家也喜歡用這種方式洗盤。長線莊家可能在底部區域時會使用這種手法,一旦進入上漲通道後,一般很少採用這種方式洗盤。

打壓式洗盤的特點是“快”和“狠”,其打壓股價的速度非常迅速,而且打壓手法非常兇狠。這樣既節省了洗盤的時間,又達到了洗盤的效果。莊家在大幅拉昇股價之後,盤中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利用投資者較強的獲利回吐慾望,以兇狠快速的方式向下突然砸盤,使股價大幅回落,形成一根長長的陰線。針對投資者容易產生恐懼的弱點刻意打壓,製造市場的恐慌氣氛,從而動搖投資者的持股信心,使他們最終無法接受股價大幅下跌的事實而拋出股票,達到將獲利籌碼震盪出局的目的。

莊家的手段就是針對那些投機性強、沒有實質性投資價值、短線有一定升幅的個股進行猛烈的打壓。因為這些股票本身的不確定因素就多,散戶的持股信心容易產生動搖。股價回落砸破某一個重要的技術支撐位時,極易使跟莊者產生“大勢已去”的錯覺,繼而迅速將手中的股票獲利了結出局。但一般在低位停留的時間(或天數)不會太長,一般在一週內甚至第二天跌勢就停止了,讓前日拋股者莫名其妙。打壓洗盤的最佳時機是在大盤調整的時候,個股向下打壓效果更好。

遇到這種情況時,中長線投資者可以不理會股價的一時漲跌起落,免得從馬背上摔下來。短線投資者應根據移動平均線、成交量、阻力位和支撐位等技術要素進行綜合分析。比如,股價放量上漲遠離移動平均線時,預示洗盤將要出現,為短期賣出時機;當股價縮量回落到移動平均線時,預示洗盤將要結束,為短期買入時機。


主力常用“滾倉手法”

警惕“龐氏騙局”,中國股市沒有免費的午餐!

警惕“龐氏騙局”,中國股市沒有免費的午餐!

有看明白的嗎 這波主力是怎麼玩的

這個品種大家應該很熟悉了 這是主力慣用的一種“滾倉手法”

所謂滾倉,就是主力利用資金滾動向上拉昇 今天買明天賣 然後再買回多家主力聯合滾雪球擊鼓傳花

警惕“龐氏騙局”,中國股市沒有免費的午餐!

通過主力成本系統 我們可以看到主力成本一直在緊貼著股價跑 這就是滾倉的最好證明

這種拉昇一般會一氣呵成 在一個波段內完成這一輪漲幅 把股價抬升到高位然後邊拉邊出跑路

這種特徵的品種大家不要和他糾結做中線 順趨勢做波段即可 看到K線組合出現滯漲或者趨勢破位堅決離場

這個主力在滾倉的途中還玩了一個小花招

警惕“龐氏騙局”,中國股市沒有免費的午餐!

該品種主力在8月份經過一次出貨 當時股價從8元上漲到將近40元 完全具備了出貨的空間 8月上旬主力做了一個放量射擊之星 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出貨信號 稍微懂點技術的人都能看明白這還是出貨

警惕“龐氏騙局”,中國股市沒有免費的午餐!

主力壞就壞在這裡 如果只是這樣簡單的結束那麼恐怕不會有太多的人給他們買單 所以主力在如此明顯的下跌信號出現後跌了幾天 隨後主力又將拋出的籌碼買回進行了二次誘多。

第二次誘多的頂部是一個“高位射擊之星”頂部信號,但是由於第一次主力出現下跌信號之後股價又上漲了,所以這次的頂部信號會使很多技術派麻痺大意 認為該股的頂部信號不準,認為這是一個股市版的“狼來了”

然而狼肯定回來 即使這次不來下次也會來

警惕“龐氏騙局”,中國股市沒有免費的午餐!

而標的B就不一樣了 標的B是非常穩健的鎖倉控盤 成本線並沒有隨著股價快速波動 而是鎖定一個方向不動 這類主力的操盤手法趨於長線 總是在悄悄的上漲生怕別人注意到 一旦短線漲幅偏大時會主動回調 儘量不走進公眾視野

警惕“龐氏騙局”,中國股市沒有免費的午餐!

標的C 多少年來股價一直被主力鎖倉 總是在悄悄的上漲 這種票就適合做長線

我常說:要和主力做朋友 怎麼才能和主力做朋友呢 首先要摸清楚主力的脾氣和秉性 然後再根據他的手法適應他的操作

滾倉控盤和鎖倉控盤 是兩類常見的主力控盤手法 再遇到這樣股票的時候各位要注意識別。


股市裡的人性

不是一天兩天就跑的,牛也不一天兩天就回來的。你可以清倉或減倉等待大盤企穩後再殺入,也可以留著不斷做波段調節成本。但是拿著股票還整天罵罵咧咧的,這種行為反應的人性就是弱點。炒股就是和自己的人性的戰爭。

股市,是人性弱點最好的檢閱場

人性最大的弱點是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建議有心的粉絲閱讀一本書:毛姆的小說《月亮和六個便士》。它講的是100年前股市裡人性的故事。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快一個世紀了,但正如胡雪巖所說的:“人性是進化得最慢的東西,今天的人性和100年前的人性沒太多的變化。”或許,它對您深刻理解股市裡人性的弱點多少有些幫助。

我以為人性的弱點:首先是絕大多數的人,付出之後,想馬上就有回報;或者是想付出很少,收穫更多;還有就是,夢想著不必付出就有回報;

人性的弱點還在於:每個人都想活得舒舒服服。所以,他們就不想違背自己感覺到已經很舒適的狀態去思考、去生活。他們不想否定自己,因為否定自己的後果是,必須對既定的抉擇,進行重新的思考並另作抉擇;

人性的弱點還在於:他們很少意識到,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所有選擇的第一和最終的責任人。為了避免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要麼他遲遲不做出選擇,要麼依賴別人的意見做出選擇,缺乏獨立思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人性的弱點還有:他即使錯了,也不願意承認,而是去尋找各種可能的藉口,來為自己的錯誤辯解。他們骨子裡不願意承認世界的基本規律是“易”,也就是變化,並與時俱進。因為停留在固有的狀態裡,他會感覺活的非常舒服,且心安理得; ……

股市,就是和平時期人性弱點最好的檢閱場。它是一個公正無私的審判官,會很快檢閱出你的對錯、能力、決斷力、智慧等等一切的高下。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人們一直過著事實上沒有“對錯”、自己總是正確的日子。可惜的是,生活和工作中的聰明,到了股市裡,立馬就變得沒有了用武之地。股市是一個需要智慧,而非聰明的地方。生活和工作中的大多數“經驗”、“知識”、“技能”……到了股市中,立馬不再管用。如果說世俗生活的經驗都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的話,那麼50歲的人,肯定比40歲的人更能在股市裡賺得到更多的錢。很可惜的是,股市不認世俗的那一套。這也間接證明了,世俗生活中的不少經驗和知識,其實是錯誤的。

也正是因此,習慣了按照世俗生活中的經驗和知識去生活的大多數人,其實都是不會取得成就的,也難以因此而獲得平靜、安寧、快樂和富足。那些獲得了平靜、安寧、快樂和富足的極少部分的人,都是克服了人性弱點,“逆著人性”去選擇去判斷的獨立思考的人。而股市,正是一個需要“反人性”思維的戰場:越是人多的地方,成功的投資人越是不去湊熱鬧,因為人多的地方,價值已經被挖掘得差不多了(對此,馬克吐溫說過一句十分深刻的話:“當你發現自己站在多數人一邊時,你就該停下來思考了。”);他們更願意去尋找適合於股市的規律,而非個案,因為規律是可以複製的,而個案是不可重複的;他們知道,種下一粒種子,是需要耐心來等待它長大的,而不是去拔苗助長;他們知道認錯,關鍵是他們知道什麼是對與錯的標準,他們知道什麼是該堅持的,什麼是不該堅持的;他們知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他們善於識別風險,知道什麼是真風險、什麼是假風險……

那些在去年下半年開啟的大牛市裡賺到錢,又虧了錢的人,最大的原因是他們不知進退、不善取捨,他們不懂得“易”--所謂的“易”,就是改變,就是因勢利導、因時利導、與時俱進。即使是規律、公理、真理,時間、地點和人物改變了,它們也是需要改變的--這是常識。其實,在股市裡面搏殺,需要的更多的是常識,而非真理,比如,漲得多了,勢必要跌;跌得過頭了,勢必會漲。有時暴跌的原因僅僅只是因為它們長得過了頭、漲的時間過長而導致的,其中並非有什麼陰謀或者陽謀。

股市還很可能是一個過濾器。它將人性進行了極為有效的過濾,那些性格有明顯缺陷,心理陰暗,凡事用陰謀論來看待世界的人,註定是不會在股市裡獲得獎勵的。股市裡沒有陰謀,一切事情遲早都將暴露在陽光之下,並反映在股價和指數里。因此,在股市裡,理性從來不會缺席,只會遲到。那些積極的人、進取的人、陽光的人、善良的人、正直的人、學而習之的人,才是可能在股市裡得到獎賞的人。


偉大投資者最重要的特質:無情

記得幾個月前朋友圈裡面有一條非常火爆的文章,大意是偉大的投資者最重要的特徵是獨立性。筆者認同獨立性對於投資的重要,特別是在今天信息無邊際擴張的年代,市場上能夠獨立思考,研究的original thinker越來越少。然而,如果說最重要的特徵,筆者卻並不認同。獨立性應該是優秀研究員最重要的特徵,而作為偉大的投資者,筆者認為最重要的特徵是“無情”!

巴菲特是當今被認為最偉大的投資者,他的名言就是“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

然而有多少人能擺脫恐懼和貪婪,這兩樣當我們出生上帝就賦予我們的弱點。所以筆者認為巴菲特在投資上能做到這兩點就是因為他的“無情”。

對於買入後繼續下跌的股票,他沒有任何的恐懼。1987年美國的黑色星期一,當華爾街大部分投資者的身家在一天內被消滅了30%以上時,巴菲特卻能夠安靜地坐在辦公室看報紙,研究財務報表。

2008年金融危機時,當所有人任何投資銀行的時代要過去時,巴菲特可以毫無恐懼的買入高盛的股票,並且告訴世人“Buy American, Iam”。那時筆者身邊也有朋友跟隨巴菲特抄底。然而,熊市最後一波下跌永遠是最慘烈和絕望的。朋友們看著自己的賬戶每週以超過10%的速度虧損,最終受不了那種絕望的感覺而割肉離場。同樣,許多人把對抗貪婪與恐懼認為是簡單的逆趨勢操作:在股價下跌中買入,在股價上漲中賣出。卻發現這種操作正是許多人的虧損之源。

筆者認為,偉大投資者的“無情”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他們在買賣股票的時候,專注於未來,而不糾結於一個股票過去的走勢。我們很多人在買賣股票時,總是抱著“等股價再跌一些買入”的心態。卻發現真正的好公司股價難以下跌。特別是許多強勢股在啟動之後,會開始快速的上漲。如果因為這個股票在過去一週已經上漲了20-30%而不敢買入,可能會錯過強勢股未來更大的行情。許多人也因為放不下這種心理障礙而和牛股擦肩而過。同樣的道理,我們同樣不能因為持有的股票已經下跌20-30%而不去糾錯。許多人明明意識到買入的公司在基本面出現瑕疵,但面對已經出現的20-30%,甚至更多的虧損,而不忍心斬倉出局。通常情況下,最終的結果卻是更多的虧損。

其次,偉大的投資者對於投資的無情表現在每天都能在腦海中清空自己的組合。不會因為捨不得賣出自己持有的股票,而不去買研究下來更好的公司。而這一點恰恰是許多人難以做到的。很多時候,當我們研究發現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投資標的時,卻因為不捨得賣出組合裡沒有上漲的弱勢股而錯過了牛股。投資中最痛苦的莫不是看著自己挖掘的牛股天天漲,而自己卻沒有任何持倉。最後,“無情”的投資者在市場認錯面前毫不保留。如果買錯了,他們就會賣出,而不會太固執於認錯的羞愧。而如果賣錯了,或者錯過了,他們也敢重新買入。筆者曾經認識一個很有效的投資者。他曾經在底部賣出某個牛股,然後在這隻牛股上漲了50%後毅然決然重新買入,又享受到了50%以上的漲幅。光這一點,對於大部分投資者都是無法做到的。

而更深一次的無情是冷靜面對壓力,同時看到機會能夠重倉出擊。筆者印象最深的就是索羅斯在做空英鎊的那一段:當德魯肯米勒告訴他做空英鎊將是一個多麼正確和誘人的機會,並且建議他逐步做空時。索羅斯突然不解的說,既然這麼好的機會為什麼要逐步建倉?我們必須重倉出擊。

同樣,在1987年黑色星期一之後,索羅斯賣在地板上之後,他馬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手做多市場。這同樣需要多麼強大的果敢和決心。而大部分投資者這個時候可能正在傷心地“舔著自己的傷口”。所以,偉大的投資者在對和錯前面,沒有感情,有的只是行動力。

投資最後是一種和自己人性弱點的對抗。

在這一場對抗中,我們會孤獨,會遇到失敗和挫折,也會因為正確而喜悅。然而最終,筆者認為那些最偉大的投資者就是戰勝了內心的弱點,做到了投資上的真正“無情”。這是一種非常難以達到的境界,也是區分偉大和優秀投資者的鴻溝。希望朋友們有一天都能跨越這一天鴻溝。


為什麼大部分人無法控制頻繁交易

多數股民都知道不能頻繁交易,都知道,頻繁交易是大忌,是錯誤的,是應該避免的。但是,我們一次次告訴自己,不能再頻繁交易了,再頻繁交易就剁手,但一次次,我們又繼續著頻繁交易。許多人,都把頻繁交易,歸因到自己貪婪,太貪,是心態不好。真的是這個原因麼?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因為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都有疑問,所以來解釋解釋。

大部分人之所以無法控制頻繁交易,根本原因是沒有明確的交易規則;或有交易規則,但模糊、不夠細化,導致許多看似是自己機會,但也好似不是自己機會的機會,在價格上下波動、人容易情緒化的背景下,就通通當成了自己的交易機會。

我們知道,市場每時每刻都有漲,都有跌,所以人極容易感覺每時每刻都有機會,漲也是機會,跌也是機會,反正只要你想,滿屏都是機會,你就無時無刻都在想賺錢,於是出現頻繁交易。

實際中,會體現在:人的情緒是極容易受到市場的影響,當市場跌,人容易轉為悲觀,行情漲,人又容易過於樂觀,人情緒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很大,所以容易出現追高殺跌,或者抄高摸頂。這就是所謂的衝動型交易。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特別對於做交易時間不長的新手而言,這個是主要原因,是根本原因,無法可依,無章可循,自然社會就會亂,你的操作就會亂。如果沒嚴格的規則,無論你發多少誓,砍掉多少手指,下一次該犯還是犯,在沒有規則的條件下,你去發誓要減少頻繁交易,那無異於痴人說夢。

所以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在他們的世界中,行情只要有漲跌,那就是機會,因為只要有漲跌,就有差價,有差價就是利潤,而市場時刻都在漲跌,所以時刻都有機會,為何不能時刻操作?因此和他們談少動倉,減少做單頻率,本身就是偽命題,因為他們本身沒有規章、規則、系統,如何能讓他們減少?即使減少頻率,也無法提高他們的成功率和風險收益率,頻率低了,成功率仍然很低,盈虧比仍然很低,失敗是必然。

對於許多老手而言,雖然他們多少已經建立起了交易規則,但不夠細,不夠明確,不夠清晰,因為市場也會出現很多很多看似屬於你、又不屬於你的機會,所以站在當時而言,你很難清晰地知道是否是自己的機會,大部分人都害怕錯失機會,天生都有追逐利潤的衝動,在瘋狂的利潤面前,人會忘記風險,選擇利潤,所以會出現過於頻繁的交易,因為擔心錯失行情,例如做了多,行情上漲,結果沒多久行情下跌,觸發止損,此時人心老想著繼續多進去,如果行情繼續上漲,心理特別癢,想怕錯失這波上漲,等等。總之,在交易中,明確、不屬於自己的機會,自己會不去碰,但人總不肯放過模糊、不確定是否屬於自己的機會,總害怕錯失機會。

頻繁交易的毛病,從根本上來,也是首要原因,那就是缺乏一個有效、詳細的交易規則,新手們最容易犯,老手也容易犯。對於新手,恰恰最喜歡的就是頻繁交易,老是想著掙錢,哪個品種或者股票漲跌就想去買哪個,沒有買就會產生擔憂錯失利潤的心裡。


決定盈虧的十二條炒股真經

1、股市永遠是心理和資金的博弈場所,沒有好的心態,沒有資金保護意識,必然要在股市中慘敗。

2、“忍不住買股票,捨不得賣股票”是我們散戶虧錢的最大原因。我們散戶在資金量方面、消息渠道方面、研究分析方面、人脈關係方面都比不上機構,那麼我們只能完善自己——買股票之前忍一忍,賣股票的時候果斷一些,“貪”和“怕”是股市最鋒利的兩把尖刀。

3、交通事故的發生,大部分都是由於不遵守交通規則。不是色盲,就能看到紅綠燈,然而悲哀的是很多人都“視而不見”;股市中大部分虧損不是因為技術不過關,而是因為不遵守紀律,給自己定的止損位和止盈位多半是形同虛設。

4、任何時候都不要依賴別人,股市裡最可靠的是自己。與其為機構折腰,不如自己好好去學習研究,完善自己。

5、股市嚴格來說就是一個大賭場,只不過被國家允許罷了。那麼對於我們這些股民來說,既然進了股市這個賭場,願賭就要服輸,股市賺錢虧錢很正常,最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的心態給弄壞了。大部分賭徒就是因為心態變壞,從而陷入不斷虧錢的惡性循環。

6、股市裡面沒有專家,只有輸家和贏家。專家也未必是贏家,不是專家也未必是輸家。

7、不要盲目學太多的分析方法,因為盲目地學習只會讓我們喪失最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知道了什麼是黃金分割,什麼是波浪理論,知道怎樣看報表,知道了分析市場消息,卻容易忘掉“止損保命”這個最基本的原則。

8、我們對於陌生的東西總是充滿好奇,所以總是頻繁換股;然而陌生的東西充滿著未知的風險,很多個股我們都不知道它們是屬於哪個行業,不知道是否已經是高位,不知道上漲背後的原因,就盲目買進,結果損失慘重。因此,頻繁換股是不可取的,頻繁換股增加了我們對於股市的陌生感,頻繁換股的結局是“一買就跌,一賣就漲”,而且錯過主升浪,頻繁換股是我們虧損的最大原因之一。

9、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股市裡也存在物極必反的道理,因此,按照這個理論,我們可以理性地在大漲後退出,在大跌後搶進。逆向思維,是股市中一個非常有用的思維。我們要知道,股市是反人性的。

10、大盤分析固然重要,但我們買賣的是個股,我們不能買大盤。因此,少花點時間分析和討論大盤,多花點時間瞭解自己買的公司,瞭解公司的經營情況,瞭解公司的發展情況,瞭解公司的股東情況,瞭解股票的技術面,瞭解股票有哪些機構參與……這些直接關乎到我們盈虧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11、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父,會空倉的是師爺。

12、散戶的實力是無法和機構比的,因此,我們需要靈活作戰。第一,我們要用游擊戰,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第二,我們要用持久戰,盯住一隻股票後,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隻股票每一年都會有一到兩次主升浪,只要能抓住主升浪,賺錢不是難事。

警惕“龐氏騙局”,中國股市沒有免費的午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