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一個陰雨天 在黃牆灰瓦下 觸手斑駁雲煙..

一桌老火鍋 在消逝的記憶裡 吃出舊重慶..

故事,從湖廣會館開始。

如果感受一座城市的厚度,自然是先觸摸它歷史的模樣;新重慶人知道湖廣會館的位置,而老重慶人知道湖廣會館的故事。

我不是第一次走進湖廣會館,但並不覺得熟悉反而陌生;幾年之後,有熟知重慶故事的人帶路,重來湖廣會館,它再不僅是清代時重慶繁華商皋的歷史見證,而是在這黃牆灰瓦之下,我觸摸著每一寸牆壁,都彷彿是聽見了歷史的迴音......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三百年前,移民運動;三百年後,斑駁雲煙。

我記得在湖廣會館,最引人駐足的一定是戲樓;齊安公所的那座戲樓,是專供貴賓的,廣東公所的戲樓,在四座戲樓裡保存最完好。我覺得這座戲樓最精緻也最氣派,彷彿就好像還能夠聽見咿咿呀呀的聲音一樣......

我甚愛湖廣會館的一草一木,紅燈籠似乎飽經滄桑,石獅子又歷經風雨;湖廣會館,在這三百年來,不知道經歷了多少。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以前的湖廣會館,我看它像一個景區;如今的湖廣會館,裡面還有一個非遺文化的交流空間——“感懶樹”。讓我覺得,這不再是一個景點,而是一個故事的起點......

在這裡,還可以體驗到榮昌夏布的紡織和草木的染工藝,親手去感受漢代的布文化;原來在湖廣會館,每一處都是在手中、在腳下,看得見或看不見的繁華或滄桑。

而故事,還在繼續,我們走到了東水門、人和門,去看那護衛重慶556年的城牆歷史印記。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重慶的城牆,你知道它的故事嗎?

二十餘年,我生活在重慶,竟不知道,這一段段的城牆,曾護衛了城牆556年。

古時的重慶,三面環水,一面依山;重慶的城牆,九開八閉,十七座城門。八座關閉的城門,都離江較遠,九座開放的城門,則都是水門。

東水門,就在湖廣會館下,東水門大橋的腳下;過去這裡是城內人乘坐輪渡去到南岸的口岸,繁華一時間。如今這裡,保存完好卻鮮有人知道這裡的故事。

人和門,是重慶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座閉門,如今它的上面已經修復了曾經的銀行、住宅等建築,只能說,歲月流轉,慶幸還有斑駁的城牆,讓我們有機會撫摸歷史......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歷史,可能會被遺忘;老城,可能會被代替。

白象街,這裡就一直訴說著老重慶的故事...... 讓在記憶裡都消逝的時光,在注入新的活力之後,重新讓世人記得重慶的歷史和故事。

上半城、下半城,白象街就是下半城一抹色彩;曾經大清郵局、藥材公會、美國大來公司,都曾在這裡。周恩來、老舍等風雲人物都來過於此。

如今這裡,還有濃濃的民國風,雖然不再是老重慶,但也延續了重慶曆史的生命......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讓我記起從前哪些耀眼的地方。

解放碑、洪崖洞、朝天門,鵝嶺公園、二廠文創、國泰劇院,讓我感到,生活在重慶就是一種確幸。

當重慶這座城市開始在網絡上爆紅,當重慶湧入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我開始瞭解這座城市;解放碑,不再只是跨年的狂歡,洪崖洞也有它的吊腳樓文化......

我不再路過重慶,只想感知它所有的美麗。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魯祖廟,它的名字就代表了重慶的市井,老重慶的生活;那是重慶,不可複製的山城文化。

曾經,魯祖廟山手工藝人來朝拜的地方,如今魯祖廟,是重慶民俗生活的寫照。白天,這裡是沸騰的花市,夜晚,這裡是美食的天堂。

大隱於市,魯祖廟就像是一種傳奇,存在於重慶;江湖、喧囂,是它的代名詞。

酒館、社戲,是這裡的一種生活;民國時期的留聲機、蔑竹作籠的開水瓶,是多少老重慶人的記憶。這裡的社戲,有一種穿越時光的魔力,帶你從新重慶,走進了老重慶。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撫摸著黃牆 去尋一段老重慶時光

生活在重慶二十餘年,我以為我足夠了解重慶;其實,我的母城,有太多的故事和歷史,等待著我們去了解去關心。

不可忽略的,是自己的家鄉;是火鍋店醇厚、是歷史的嚴謹,是人情味與市井,是老重慶悄悄流逝的時光......

記一次記憶巴士 時光之旅 深度體驗渝中母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