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徽州古城,是保存完整的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古城始建於秦朝,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徽郡、州、府治的所在地,縣治與府治同在一座城內,形成了城套城的獨特風格。

徽州古城分內城、外廓,有東西南北四個門。如今的徽州古城,依然還保留著甕城、城門、古街和古巷。

城內的景區有徽園、漁梁壩、許國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紀念館、新安碑園和太白樓等七處。覆蓋了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樸學,徽派建築、徽派版畫、徽派篆刻,還有徽劇、徽商、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以及徽州方言等獨特的徽州文化。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藍天下那高高的城牆,築起的是威嚴是氣勢,更有神秘;沿著城牆根一直走到了城門口,就好像是將要走進了歷史的畫卷,它會為我娓娓道來它的前世今生。徽州的歷史和文化,就像是這座千年不倒的城牆,源遠流長。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城樓上,掛起的徽州府,向我們說起了它的故事。那鮮豔的紅燈籠,就彷彿看見了曾經繁榮的徽州府;這裡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就猶如一座氣勢恢宏的歷史博物館,待人們欣賞和一探究竟。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城牆根,有它依稀可見的斑駁歷史;用手撫摸著它的痕跡,粗糙又真實,彷彿觸摸的是幾千年的時光。牆面上長著的青苔和綠草,就是生命的軌跡。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恰好遇上了首屆“旅發杯”歙縣徽州古城攝影大賽與三潭枇杷節的開幕,彙集了無數的攝影愛好者前來採風,更吸引來遊客們品嚐三潭的枇杷;你看,熱情的她們還登上了譙樓,一睹徽州古城的全貌。

清晨的老街小巷,居民們已經開始一天的生活;騎著車到市場買菜,站在門口與鄰居們拉家常,這裡的生活平平淡淡也樸實無華,但卻悠然自得,才是生活的本真。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城門下,人來人往;走過的是歷史,留下的是故事。幾千年的文化底蘊,讓這裡無時無刻不充滿著歷史的氣息。每一個過往的人,都曾在這裡生活或旅行,感受這裡的韻味。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陽光傾瀉下來,天空開始變得微藍,陽和門的遊客熙熙攘攘;我最愛這道城門,紅磚綠瓦,穿過這裡就像穿過了一條歷史隧道,我們去到了兩千年前的徽州。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栩栩如生的石獅子,造型各異的守護在牌坊之下;雕刻精緻,展示了它的雕刻藝術和觀賞價值。在中國,石獅子是最常見的辟邪物品,也是中國傳統建築裡常使用的建築裝飾物。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蜿蜒的石板路,看不到它的盡頭;只有那黑瓦白牆,飛簷翹角展現著它的獨特;停放的摩托車也反映了這裡的生活,沒有都市的快節奏,沒有都市的繁華也沒有那喧鬧和霓虹。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古巷裡,老街上,還保留著好些舊房子;坑坑窪窪的木門上,還是那把老舊的鐵鎖。門上的對聯,已經褪去了喜慶的紅色,剩下的是年復一年留下的紙屑與糨糊的痕跡。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據說徽派的篆刻也是一絕,漫步在斗山街,便看見了一個專研的匠人;他專心致志的把玩著手裡的材料,思考著篆刻的想法。我最喜愛走在老街裡,能尋覓到生活的蹤跡。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老街裡是攝影師們最愛拍攝人文的地方,而我卻喜歡看當地居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一家裁縫店裡,一雙滿是老繭的手,開始花白的頭髮與精細的做著手裡的活兒,都是對生活的熱愛。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樸質的棉衣,柔軟的布鞋,沒有山珍海味的生活,卻一起走過了多少坎坷,經歷了多少的是是非非。一輩子就過著簡簡單單平平凡凡的生活,這大概就是你們所說的與子偕老吧。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自行車緩緩的穿過一條條小巷,攝影師們撲捉著不經意的一刻;在徽州,才感受到原來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不需要華而不實的語言,也不用虛無縹緲的承諾,只是粗茶淡飯。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我們漫步在斗山街,長長的青石板長了些許青苔,更讓人喜歡這裡的自然。古城裡怡然自得的生活,吸引著我們這些在都市生活的孩子。小狗悠閒的走著,我拍下了這張照片,好愜意。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斑駁的老牆裡,發生過多少故事;小心翼翼的撫摸,生怕驚醒了它。這裡有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楊家大院、古私塾許家廳、世代商家潘家大院,讓我們感受古徽州的氣息。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古城裡最令人感動的總是哪些不經意的點點滴滴,我路過一家門前,自行車吸引了我,只是讓我想起了很多年前我路過西安回民街的某一個門口,也有這樣一幕。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高低錯落、雕鏤精湛,徽州建築的韻味和意境無論我用多少的辭藻都無法言表,有自然的情趣也有山水的靈氣,渾然天成,就是這樣的一派美景。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如今徽州古城內的斗山街已是江南第一街,三百餘米的老街,氣勢恢宏、雕飾精緻;汪氏家宅、楊家大院、民宅官府、牌坊古井,彷彿還聽得見它們娓娓講述著的古老故事。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古城裡,像這樣半開著門的宅子很多;綠色的植物點綴著老舊的古宅,門外的對聯格外的顯眼,倒是那青石板、木門與白牆變得低調起來,就好像沒有人走過一般。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陽光透過了樹枝將光影照在牆壁,有一種悽美的感覺。但有了陽光,老房子就似乎像有了生命。我便跟著陽光,好奇的走到了宅子的後院。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後院裡竟然沐浴著陽光,花盆裡種著我不知名的植物,但似乎是很久沒有人打理的樣子,不過它絲毫沒有氣餒,仍長得綠油油的,意氣風發的樣子。牆上的草啊,也快跟它差不多高了。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一路走兩旁都是徽派民居,隨處可見的老牆仍吸引著目光;畢竟還是老的、舊的更有味道,匆匆行程沒有遇到講故事的老人,但也正是這樣,徽州古城我還會在去。

新安江山水畫廊風景區在黃山市的歙縣深渡鎮,全長約百里,以中國獨特的徽文化與自然風光、古村落的結合著稱。這裡兩岸生態環境呈現“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魚”立體生態格局,徽派古民居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素有“東方多瑙河”之稱。

新安江山水畫廊一年四季裡,景色各異,似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故稱之為新安江百里畫廊。南源口作為起點,古村落點綴其間,三潭的枇杷尤為出名,而三潭分別是瀹潭、漳潭和綿潭。而這裡,最令我難忘的是漁趣。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走到村口,就被這自然山水給吸引。垂下的柳枝在風中盪漾,停泊的船隻在水中搖擺,就連這岸邊的雜草也在搖曳著,被最原始最自然的景色而打動,碧波盪漾,沁人心脾。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村落的點綴,讓青山下多了些情趣。白牆黑瓦,在青山下格外的美麗,這裡的美景果然如它的名字山水畫廊一樣,風景秀麗,景色宜人。而我卻沒想到,這裡的當地人個個有絕活。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魚樂谷,這裡的樂趣可不一般。用鐵叉“叉魚”這種遊戲可沒有玩過,但這裡不僅可以叉魚還可以免費烹飪,不過你得像個當地人,練就一身本領才行,不過樂趣卻只增不減。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雖不是第一次看見魚鷹,但卻是第一次看見魚鷹的表演,快準狠是它們的效率,為主人抓魚的本事可令人稱讚,確實是捕魚的一把好手啊。聽話的它們,不工作時也安安靜靜的梳理自己的羽毛。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發現竹筏上一隻孤獨的魚鷹,不過這裡的生活就像它的狀態一樣愜意無比。好喜歡在歙縣的生活,雖只是個小縣城,但不缺乏美,有著都市沒有的恬淡和靜謐生活。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正午,漁民們坐在岸邊休息,拉起了家常。我站在岸上拍下了這一刻的風景,他們就彷彿生活在從前,打漁為生的日子一般,不用為生活而奔波,就只是靠山吃山的日子才是多美。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悠閒的下午是坐在船頭任由江水拍打著船隻,上岸去摘幾個枇杷嚐嚐它的鮮美,若是沐浴著陽光依靠在船邊睡一個午覺該是多美啊。而我就這樣愛上了新安江。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淡藍淡藍的天空雲捲雲舒,微風浮動著樹葉,那遠處的山巒依舊;雖然沒有絕美的風景,但卻有令人傾心的畫面,一切都剛剛好。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下午的表演在熱情的掌聲中開始了,這是九姓漁風的表演,展現當年九姓族人用傳統方式和漁具捕魚的生動場面,都是我未曾看見過的精彩演出,其實也不如說是這個的民風民俗和生活,令我難忘。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踏盆捕魚只在這裡見識了,比起撒網捕魚更令人激動;果然是名不虛傳,九姓族人有獨特的捕魚方式,令你意想不到。不過背後的故事卻有些悲涼,他們有著殘酷的過往。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踏盆要說是技術,那獨竹水上漂更是無人能夠挑戰。僅僅是一根竹子踩在腳下,手裡拿著一根細細的竹竿用作平衡,便可以在水上自由的划動。更是在水上踩著竹竿做著俯臥撐,令人佩服。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韓世忠便是他們所祭的先人,是他解救了九姓族人。韓世忠臨去時下了四條禁令:禁止穿鞋、禁止離船定居、禁止與岸上人通婚、禁止與任何人講敘今日釋放之事。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九姓漁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也為他們的身世及命運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定居綿潭村的後裔依舊延續九姓捕魚的各種工具及其部分的生活方式,直至解放後才逐漸消亡。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過去漁民們的艱苦生活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新一代綿潭漁民秉承著最堅韌的精神為新安江山水畫廊漁文化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財富與價值。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漁人們世世代代用超脫的達觀與世俗的喧譁保持著距離,用他們的智慧和勤勞積累著生活的碩果,用他們寧靜安詳又歡騰美好的生活創造著奇蹟,他們用新的漁歌續寫著“九姓捕魚”的傳奇。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如今的表演,以古代“九姓捕魚”作為故事的背景,展現了當時的九姓族人的捕魚方式和生活習慣,讓我們如今能夠在這裡感受到曾經九姓族人的生活場景。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在山巒連綿、群峰疊起、秀水粼粼的新安江畔,曾經有九姓族人在此過著不一樣的生活,魚叉捕魚、魚鷹捕魚、踏盆捕魚、撒網捕魚,都是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智慧。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在表演的最後,大網捕魚令我看到了震撼的一幕,九姓族人的後裔為我們演繹了曾經九姓族人生活捕魚的場景,不得不感嘆漁民的智慧與生活的樂趣,魚樂谷就是如此。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漫步了徽州古城感受古韻氣息,瞭解了九姓漁民捕魚的背景,一頓原汁原味的徽菜又滿足了味蕾,徽州的美便是在這邊方方面面,令人回味。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油炸的小魚非常鮮美,新安江清澈的江水養育了一方水土一方人,還有這些肥美的小魚小蝦。徽派的菜講究原汁原味,不像我們重慶用非常多的佐料調味,原來這樣也別有一番風味。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吃慣了重慶的麻辣,徽州菜也有另一種滋味。喜歡這裡滿滿都是生態的感覺,原始的流露著這一切。在這裡,正午吃飯時還有唱戲的表演,令人滿意。徽州,來了就會愛上的地方。

歙縣飯店是歙縣最為豪華的酒店之一,這裡交通便利,舒適安全。歙縣飯店距離汽車站僅僅100米,火車站1公里,黃山機場27公里,地處與國家5A級旅遊景區徽州古城內,距離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黃山風景區55公里,距西遞、宏村50公里左右,同時距棠越牌坊群、花山謎窟、屯溪老街等景區均在半小時車程內。

在安徽徽州期間,入住的是歙縣飯店;這裡交通便利,距離徽州古城僅有十多分鐘的車程,與新安江山水畫廊,也僅是四十分鐘。這裡舒適安全的環境,是我選擇這裡的理由。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品味徽州古韻 賞新安江漁趣

夢裡徽州——歙縣,感受徽州古城的韻味,欣賞新安江畔的漁風;徽州有我吃不膩的臭鱖魚、看不完的青瓦白牆,獨特的徽文化也吸引著我。

來到徽州,不妨你也聽聽古城歷史的聲音,漫步在古巷與老街,聽當地人講這裡的故事;也一定要去到新安江山水畫廊,看古老的捕魚方式,瞭解九姓漁民的前生今生,欣賞這裡優美的自然山水,在魚樂谷看人魚共舞,這樣,你才算來過徽州,玩過不一樣的徽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