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蟲害,單一用藥難治住!混配殺蟲效果好,配方公佈!

1、抗性桃蚜

說到桃蚜,使用單一的吡蟲啉、吡蚜酮、啶蟲脒、烯啶蟲胺等,基本都打不下去了。有些說不難打的地方,也都是各種混劑或者各種混用。好像還沒有地方反應非常好打的,在目前抗性區域化分外明顯的時代,這也算是一個特例了。在這裡面,既有蚜蟲抗性產生的原因,也有一些物理原因,仔細觀察的話,能夠看到桃蚜危害後,除了殘留有蜜露,還有就是葉片嫩梢等被一層絲網狀物包裹住了,藥劑很難在上面附著,這也是造成難打的原因之一。

推薦兩個經驗證效果還不錯的配方:阿維菌素+烯啶蟲胺+吡蚜酮;順式氯氰菊酯+吡蚜酮+吡蟲啉。

8種蟲害,單一用藥難治住!混配殺蟲效果好,配方公佈!

2、康氏粉蚧

在前兩年殺撲磷禁止在果樹上面使用以後,貌似就沒什麼物美價廉的產品能夠防治康氏粉蚧了,取代殺撲磷的是毒死蜱,現在也是由於抗性問題,用量逐漸增大,效果也達不到殺撲磷的效果。

就目前來說,也沒什麼特效的成分防治,使用比較多的混配成分也就是:毒死蜱、噻嗪酮、馬拉硫磷、氰戊菊酯、螺蟲乙酯、噻蟲嗪等各種混用,目前還真沒探明到底哪種組配比較好。

3、食心蟲

各種食心蟲,桃小、桃大、梨小、梨大、蘋小、蘋大等等,目前來說都比較難防治了。其實在食心蟲鑽蛀以前是非常好防治的,鑽蛀以後才是真正難以防治的時候,這倒並不是說鑽蛀之前就沒有抗性,其實抗性已經非常明顯了。

在鑽蛀之前,農民總是在考慮成本,基本上只用菊酯類、甲維鹽殺蟲劑使用,連年使用下來,抗性非常明顯了,不得不連年加大用量,造成的結果就是越來越防治不住了。鑽蛀之後,甲維鹽、菊酯之類內吸性非常差的產品理所當然的就不管用了,開始用各種康寬類產品,初始的時候效果確實不錯,連年使用下來也是每年都在加量,不然真防不下來。

在這裡推薦兩個還不錯的單劑產品:殺蟲單、氟蟲腈,雖然氟蟲腈被禁止噴霧了,但是在果園沒有蜜蜂以後,使用也是無傷大雅的。

8種蟲害,單一用藥難治住!混配殺蟲效果好,配方公佈!

 4、梨木蝨、黃粉蟲

相信大家都知道用阿維菌素與螺蟲乙酯防治梨木蝨,說阿維菌素產生抗性了,基本上連農民都知道,但是螺蟲乙酯的抗性產生,可能很多人都沒注意過。尤其在螺蟲乙酯專利到期以後,國產化的螺蟲乙酯大量上市後,這種抗性演變會進一步加快。

螺蟲乙酯的抗性倒不是體現在殺蟲效果上,而是在持效期上!農民接受螺蟲乙酯這麼高價位的產品,很大程度上在於它長達一個多月的持效期,相比阿維菌素20天左右,長了很多。現在螺蟲乙酯持效期相比之前已經短了兩三天,看似不明顯,其實已經表現出了一定的抗藥性了。

黃粉蟲主要是針對吡蟲啉的抗性增加,吡蚜酮跟噻蟲嗪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吡蚜酮相對成本比較高,而噻蟲嗪易光解的特性,又導致它持效期比較短。所以,農民大多還是選擇吡蟲啉,只不過濃度一再加大而已,並且含量越來越高。

5、葡萄綠盲蝽

綠盲蝽問題對於果農們來說,一直是件頭疼的事。尤其是葡萄區的小夥伴深受其害。綠盲蝽尤其喜歡危害嫩葉、嫩梢以及幼果,被它啃過的葡萄粒基本就算廢了,所以展葉期的防治尤為重要。

在葡萄區考察一圈,基本上防治綠盲蝽的都是氟蟲腈,各種劑型,微乳劑、懸浮種衣劑,全都用來給葡萄噴霧了。不是馬拉硫磷也能防治?但是架不住有抗性啊,用完藥還有危害症狀,反倒是氟蟲腈用完沒事了。其它也不是完全沒有很好的,復配也是可以的,但是成本接受不了,所以只能繼續讓氟蟲腈稱雄了。

6、芒果薊馬

海南的芒果薊馬問題,可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國產的不說,即便使用乙基多殺菌素防效也不理想,從一開始的一包,直到現在的三包乃至更多,抗性一步步增加。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打不死,而是持效期太短,不管怎麼用藥,都只有三天左右的持效期。目前還未找到,標明成分的,效果與持效期都比較好的產品。

8種蟲害,單一用藥難治住!混配殺蟲效果好,配方公佈!

7、蟎類

蟎類的抗性趨勢有那麼一點點規律,基本就是從南到北,抗性逐漸降低,從北向南則是抗性逐漸增加。比方說螺蟎酯在南方很多柑橘區域,抗性非常大,幾乎要打不死蟲了,只能用乙蟎唑,但是乙蟎唑用了幾年,不管是有登記還是套證、隱形成分的,現在效果都在逐漸降低,而北方很多甚至連螺蟎酯都沒有用過,乙蟎唑更是連聽都沒有聽說過。炔蟎特號稱30年沒有抗性的產品,目前對部分有害蟎已經殺不死了,最典型的是大棚,其次才是果樹。

其實,害蟲抗性的產生歸根結底就是不合理用藥導致的,認準一個特效藥,農民使勁用,反覆用,廠家超量生產,經銷商重點推薦,最終導致抗性產生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殺蟎的話推薦一個配方:螺蟎酯加點橙皮精油,非常好使,防控效率在90%以上。但是橙皮精油得選好。

8、粉蝨

粉蝨為害蔬菜,表現有二:一是由於其自身分泌蜜露,常造成茄子等蔬菜葉片發生煤汙病,影響蔬菜葉片的光合作用,從而導致產量降低。二是粉蝨為刺吸式口器,是傳播病毒病的重要媒介。當前使用的噴霧殺蟲劑,大多以觸殺作用為主,少數農藥兼具燻蒸、拒食作用。粉蝨依附葉背吸食葉片的汁液,容易形成農藥觸殺不到的死角,在植株生長茂盛的情況下更是如此。而且,粉蝨受到驚動時,會飛動躲避,從而使藥液的觸殺效果明顯降低。因而,粉蝨一旦暴發,僅靠噴霧難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由於粉蝨生長髮育、繁殖還與溫度關係很大,所以應採取噴藥結合提溫或噴燻結合的方式。

8種蟲害,單一用藥難治住!混配殺蟲效果好,配方公佈!

菜農經驗

前期:穴施藥劑驅蟲+其他作物吸引+噴藥防治,後期:粘蟲板+噴藥。

穴施的驅蟲藥必須內吸性藥劑,比如噻蟲嗪,而且要經過緩釋處理,一般做成片劑,不然效果也是不太行。在行間種上一些粉蝨喜歡的“食物”,誘引後集中防治,效果也不錯。比如在棚的立柱或後牆上栽上甜瓜、西紅柿、芸豆等,一來可以觀察粉蝨發生情況,二來可以誘集粉蝨,集中滅除。煙粉蝨對黃色有強烈趨性,可在溫室內設置黃色粘蟲板誘殺成蟲。黃板可誘殺成蟲,但更重要的作用是提供粉蝨發生情況的監測。發現粉蝨增多時,及時噴藥。可用啶蟲咪、苦參鹼、氟蟲氰、烯啶蟲胺等配合撲蝨靈,輪換用藥,避免粉蝨較快產生抗藥性。

【肥料圈】小圈子大農業 我們為世界種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