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肥行業進入新發展週期 營銷模式呈現新特點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 由農資頭條主辦的2018中國(海口)全球特種肥料大會於5月17—18日,在海口盛大召開。大會由16位實戰專家參與分享,為行業打造了一場特肥交流學習盛宴!

特肥行业进入新发展周期 营销模式呈现新特点

農資頭條主編周邱林在其《2018特種肥行業發展報告》中指出,2018年農藥化肥零增長依舊強勢推動,有機肥替代化肥、土地休耕政策、環保高壓等多維因素影響,傳統農化企業已經進入到白熱化存量競爭時代。透過2017年上市農化企業財報,資源優勢性企業持續利好;復配式生產廠家正遭遇銷售額與利潤同步下滑。農化龍頭企業競爭力凸顯,其它廠家探索轉型及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透過農業農村部公示的登記數據分析,各個企業加速特肥產品登記,尤其是近三年呈現翻倍增長,農化企業正在快速佈局。

特肥行业进入新发展周期 营销模式呈现新特点
特肥行业进入新发展周期 营销模式呈现新特点

還有一個主導因素,就是農產品品質時代已來。農資頭條創始人周邱林從2014年起開始深度研究農產品和互聯網,農產品從當年下半年開始出現跌勢,從玉米逐步擴散到各個作物,大家發現很多作物開始不賺錢。周邱林主編表示,農產品上行,大家關注的都是產量;農產品下行,大家必須關注品質。未來種植業,賺錢與賠錢將是市場主流形態。同時,以百果園等為代表的精品果園通過快速線下店面覆蓋,品質生鮮水果消費已成為城市消費常態,消費倒逼種植者關注品質種植。

對於特肥營銷趨勢,周邱林主編表示,營銷已經從作物本身到關注環境脅迫;從根莖葉花果到關注商品儲運、貨架期。很多營銷工作逐步從地上轉入地下(營銷遷移),從單次用肥轉變為全週期用肥。

特肥行业进入新发展周期 营销模式呈现新特点

周邱林主編同時對專業類特肥企業和經銷商、農藥類企業和經銷商、傳統化肥類企業和經銷商做競爭優劣勢分析。多個數據顯示,很多特肥類經銷商剛剛起步。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果蔬種植面積,未來市場前景自然值得期待,隨著消費紅利到來,品質農業倒逼農業種植,特肥需求一定會呈現爆發式增長。

由於生存利潤導向和各種盲目引導,特肥行業中商品和產能已出現過剩趨勢,“進口”現象蜂擁而上。海南綠生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牛楠輝預測,這種現象還會持續至少5年以上。那麼,特肥究竟是賣給什麼作物?不是經濟作物!而是賺錢的經濟作物。同時,他指出,在未來區域農資特肥營銷的兩大趨勢一定是“立體渠道”和“深度作物”兩個模式並存,實現圍繞渠道做服務商或者圍繞作物做環節承包商。未來廠商聯合也一定不是簡單的勾兌式合作,而是需要經過市場調研、試驗示範、客戶分析和模式選擇,最終實現醞釀式合作。提到當下特肥營銷的新趨勢,牛楠輝分別從產品、模式、團隊、廠商的層面來詮釋出“過剩、並存、比拼、聯銷”這四個關鍵詞。

特肥行业进入新发展周期 营销模式呈现新特点

雲南四角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和林對特肥定位做了精彩解讀,張和林指出,成功的產品定位包含三大特徵:一、反映消費者利益訴求,其是產品定位的核心;二、遵循領先法則,客戶的心是產品定位的依據,在消費者心中佔據領先位置是產品定位的關鍵。三、差異化。他以四角田多個特肥產品為例對以上理論做出精彩解讀,例如,某硅肥增產新方案,防空心縮葉是關鍵,通過大量的實驗,找到了不同於常規硅肥的賣點,一舉成名。

特肥行业进入新发展周期 营销模式呈现新特点

此次大會還進行了2018中國特肥品牌力量頒獎,來自全國的19家經銷商、21家企業分別獲得中國特肥發展貢獻獎、中國特肥品牌大單品獎、中國特肥領航力量獎、中國特肥新銳經銷商獎。名單如下:

特肥行业进入新发展周期 营销模式呈现新特点特肥行业进入新发展周期 营销模式呈现新特点
特肥行业进入新发展周期 营销模式呈现新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