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看了《黑貓警長》,嚇得我至今不敢結婚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文 / 咳咳灰 熊太行

許多80後的人生中,有個謊言一直叫人難以釋懷。我們打小被忽悠過無數次,但是頭頂帽徽、代表正義之人的那句忽悠最為殘忍:

“請~看~下~集!”

1987年,戴鐵郎導演的《黑貓警長》動畫片第5集播出後,小朋友們再也沒有等來下一集。後來有了新的電視動畫片,但和從前的版本完全是兩回事。

這5集《黑貓警長》動畫裡,第4集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它就向我們揭示了婚姻的真相,好多人對婚姻的陰影最早正是出自這裡: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今天我們就來拆解一下,一部警匪動畫片,是如何造成80後意外恐婚的。

有家的人在家裡,沒家的人在路上。

經過糧倉一戰,一隻耳的弟兄們,死的死,關小號的關小號,只剩下他,踏上了孤獨尋找非洲舅舅的路程。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 請欣賞大合唱:《鐵窗淚》

老鼠家原本鼠丁興旺,而這集開頭就給了大家一記恐嚇:

“孤生的滋味”瞭解一下?

一隻耳餓著肚子走進一片玉米地,哈喇子直流,於是偷起了玉米。

要知道這是1986年製作的片子,那時候人們大都比較窮,農民手頭剛才寬裕了一些,“我xin思你不要了”還沒成為順手牽羊的好藉口。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 大概是受迪士尼的影響,所有小動物都戴著大白手套,作案不留指紋

螳螂姑娘發現一隻耳偷玉米,趕緊打電話報了警,然後用廣播通知村裡人來捉賊。

“各小組注意!大家快來呀!”螳螂姑娘可能是生產隊廣播員出身。

俗話說得好: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一隻耳才吃了幾口生玉米棒子,就遭到幾十隻手持雙刀的螳螂的圍毆。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太慘了。

黑貓警長接到報警,帶隊出動,不過一隻耳略施小計,溜了。

這時一大群蝗蟲向玉米地飛來,警長果斷放棄捉拿一隻耳。

“為了部落玉米!上!”集體財產當然要不遺餘力地保護才對。

警員們用火箭導彈射擊,螳螂們用雙刀砍殺,很快,蝗蟲死傷慘重。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 戴鐵郎當年訂閱了許多國外科技刊物,好多新式武器是從雜誌裡看來的

森林公民們取得了勝利。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螳螂姑娘楚腰纖細,和神奇女俠一樣戰鬥力強;螳螂小夥英俊瀟灑,還穿著大喇叭褲。兩人在與蝗蟲戰鬥的過程中好上了。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一地屍體就是我們愛的見證

這是那個時代的主題——在學習和生活中結下深厚的友誼,醞釀成醇美的愛情。

螳螂小夥決定向姑娘求婚。

今天看來,這一段相當夢幻:

彈著吉他唱歌: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吉他從此成為80後的撩妹神器

假唱是可以接受的: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畢竟那時候的春晚也假唱

單膝跪地的求婚: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在當年算很時髦的行為了

以死相逼的決絕: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 姑娘害羞推卻,小夥撲通跳河自盡,姑娘趕緊扔給他一隻鞋子做信物

“親愛的”的稱謂——後來被賣家省略成了“親”。

小蜜蜂還奶聲奶氣地問媽媽:“媽媽,什麼叫‘親愛的’呀?”

“你們還小,你們不懂。”

說完蜜蜂媽媽用手把孩子眼睛蒙上了。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太甜啦太甜啦,少兒不宜。

然而很快我們就發現,大家高興得太早了。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婚禮非常熱鬧,具有濃郁的中西合璧色彩。

有樂隊,蜜蜂、蜘蛛、知了一起動手: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有酒會,所有小昆蟲共同舉杯: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 注意最右第一個小蟲子,就是“為我們的友誼乾杯”的表情包本包

有結婚照,螢火蟲負責打光: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 其實螢火蟲完全可以開展“滴滴打光”業務

有倫巴華爾茲這樣的交際舞: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 就差依萍來唱《小冤家》了

噼裡啪啦的鞭炮提醒了大家,你們還在中國。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接著是入洞房。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 中國特色的剪影和聽窗

一聲慘叫打破了寧靜,橘貓班長帶著藍貓警員匆匆趕來。

新郎官死了。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情深不壽。

求愛的時候多瘋狂,死去的時候就多悲涼。

螳螂小哥就這麼掛了,屍體還被吃了個七零八落。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現場發現了一隻耳的腳印。

《黑貓警長》告訴小朋友們,沒吃完的點心別放在外面,會招老鼠的。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不過螳螂小哥的死沒一隻耳什麼事兒,新娘子不費什麼力,就足以把老公吃掉了。

黑貓警長召開電視大會(可能是最早的電視真人秀),新娘子自我辯護,聽起來滿是血淚:

因為我太愛他了,才把他吃掉的。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 “請說出你的故事” “好的”

我的丈夫跟我說:


親愛的,如果你愛我,就請在結婚後把我吃掉吧。(沒有歪的意思)


我的奶奶吃掉我的爺爺,生下了媽媽。(戴鐵郎老師“奶奶”和“外婆”不太分)


媽媽吃掉爸爸,生下了我。


為了我們的後代能健康成長,請你把我也吃掉吧。

小時候看這段看得毛骨悚然,成年後重看,才覺得滿目瘡痍。

這是一個走向滅亡的家庭。

吃掉配偶,然後生下一個孩子,非常不划算,孩子很可能養不大。(想想那麼多失獨家庭……)

要吃掉配偶,至少應該生下幾十個、幾百個孩子,才是不賠本的買賣,否則這種生物會越來越少。(森林裡又不實行計劃生育)

你的吉他美妙,你心地善良,你熱愛生活,你們彼此相愛。

卻都敵不過繁殖的壓力。

看上去說的是螳螂,其實說的是人。

80、90年代出生的整整一代人。

所有人都哭了。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螳螂媳婦一邊擦眼淚,一邊對黑貓警長說:

如果您要抓我,希望您允許我先把小螳螂生下來,否則我太對不起孩子他爸了……

怎麼辦,人家的習俗就是這樣的啊,你能硬生生叫人母子分離嗎?

什麼法律和公正,都敵不過社會一風俗。

“我們尊重螳螂的傳統。”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黑貓警長宣佈螳螂媳婦無罪,但又說了這樣幾句話:

希望昆蟲學家能夠研究螳螂的習性,改變他們的習慣,解決螳螂婚後的營養問題,讓他們能更好地消滅害蟲。

不管什麼事,最後還是要甩鍋給專家。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短短十幾分鐘的電影,揭示了許多婚姻的真相:

  • 婚姻的起點可能是相互吸引;

  • 但最終目的還是繁殖;

  • 在實踐當中,情理會被法理考慮,風俗有時會高於法律;

  • 有的婚姻以一方崩潰或者死亡告終;

  • 這個過程可能出人意料的短暫;

  • 破裂的婚姻裡,兩個人也許都是無辜的;

  • 整個婚姻的全程,都有無數吃瓜群眾。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 撮合人家的是你,喊抓人的是你,最後哭唧唧感動得一塌糊塗的也是你。確認過眼神,是專業吃瓜人

還有一些細節細思極恐。

螳螂先生對妻子說螳螂必須吃掉丈夫,但是螳螂媳婦對這個習俗似乎一無所知。

螳螂媳婦的媽媽根本沒有教她如何吃丈夫。

也許有人說,這是中國的媽媽不做性教育,讓女兒一無所知就入洞房、上戰場,把屬於自己的肉體託付給男性的善意和慈悲。

但可能還真不是。

螳螂先生的媽媽為什麼要教兒子去死呢?

成年之後去翻閱一些資料,才發現真相特別嚇人。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黑貓警長@的各位專家,真的研究了螳螂的習性,發現好多種螳螂裡,吃雄性的只有幾種。

即便那些吃雄性的螳螂當中,也不是每隻都吃,大多數公螳螂都是拔出來直接飛走的。

而且,只要母螳螂吃飽了,公螳螂根本不會被吃!

專家的研究結果就是:

貧賤夫妻百事哀,螳螂先生家太窮了!

螳螂先生的媽媽弄死了他爸爸,就告訴兒子:這是我們民族的習慣,我們沒得選。

其實吃掉老公,就跟人類有些地區“女性不能上桌吃飯”的習俗一樣,就是因為窮。

但是沒轍,海誓山盟,你儂我儂,妻子只好把丈夫大卸八塊,吃了個不亦樂乎。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 “我死得好慘吶!”

難過不難過?

難過,當然難過。

不過,為了孩子……我還是……

這就是婚姻世界最大的謊言:

“為了孩子。”

想想螳螂先生的媽媽怎麼跟他說的吧:

孩子,

找個姑娘,

讓她吃了吧。

為了你,

當年我吃了你爸。

疼歸疼,

為了生娃,

不要害怕。

最悲慘的婚姻背後,很可能有一個指手劃腳、自以為是的老年人。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 要不然放著這麼香噴噴的結婚蛋糕不吃,非得吃掉自己對象,到底是為什麼啊!

— END —

30年前看了《黑猫警长》,吓得我至今不敢结婚

咳咳灰:喪文化愛好者,沒本兒老司機,「就叫熊太行也行」常駐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